看到这个词的时候,我对照了一下,发现自己是彻头彻尾的“社交牛逼症”:工作中,遇到上台演讲的机会,心里不是害怕,而是雀跃。生活中,呼朋唤友,最喜欢凑热闹,也喜欢成为人群中的焦点。
但是我很忙,每天除了上班还要写东西、带孩子,能够闲下来和朋友们一起玩的机会不多。这时,微信朋友圈就成了我展示自己生活的平台。
无论遇到什么事我都想发朋友圈,我自己统计,2021年8月,一共发了35条朋友圈,不包括分享的文章和音乐。
我是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频繁地发朋友圈对我的生活造成不好的影响的呢?是今年9月初的一天,我回了一趟老家,发了几条朋友圈,之后开始频繁关注朋友们的评论留言,那一天我刷了七八十次手机,我猛然惊醒,频繁发朋友圈彻底影响了我的心情和行程。
我立即关闭了朋友圈功能,到今天已经是第7天了,
关闭朋友圈功能的这7天,我发现了一个残忍的事实,那就是根本没有人在意我。
这7天,我已经消失在了朋友圈里,既没给别人点赞,也没有发自己的动态,但是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个人问我发生了什么事,也就是说,这7天里,根本没有人关注到我。
一开始我会频繁地想打开,后来慢慢地也就习惯了,把精力投入当下的工作和写作中。我做了以下三件事:
一、写手账。
每天早上8:00把这一天要做的事情写在手账上,贴上漂亮的贴纸,下午下班后抽十分钟复盘这一天做得好和做得不好的地方。
二、买花。
我买了很多花,把办公室和家点缀得很有生机,上班和回家以后心情都很好,元气满满。
三、陪孩子。
陪孩子阅读、做作业、玩耍,才发现女儿又乖又懂事,这种体验真的是太棒了!
有时候,我们总觉得自己特别重要,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中心,事实上,我们所谓的朋友、同学当中,只有10%的人在意我们。而这10%的人他们会通过电话、短信等联系我们,我们的生活与他们也分不开,日常聊天、分享生活、吐槽工作,这才是我们人际交往中的最重要的那一部分。
而另外的90%的人,根本不在意我们的生活,不在意我们是离婚还是结婚,生病还是健康,甚至某一个人的死亡也不过只能在他们的生活中激起一层涟漪,之后就归于平静了。
所以我们成功或失败、幸福或快乐,只是和那一部分人相关,与他人无关。
在意自己在意的人,关注自己想关注的事情,尽量简化生活,这才是获得幸福的根本。想通了这一点,也许你也会关闭朋友圈功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