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定义判断题,无论从题量来看,还是从分值来说,在判断推理的板块中占比都比较高,但从难度来说,这一类型题目却没有那么难。其实,定义判断的题目,很多情况下,通过在理解句义的基础上,关注题干中的核心要素,都可以帮我们选出答案。
定义判断八大要点分别是:1.主体(行为动作的发出者)
2.客体(行为动作的承受着),主体和客体可以是国家、企业、个人、社会组织等
3.原因(因为....由于...)
4.目的(为了....)
5.方法(通过....)
6.条件(在....条件下)
7.结果(实现了....导致了....)
8.性质(....是....)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题干的要点整理出来,然后跟选项的要点比对再筛选答案即可。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一个例题一起来尝试一下用分析论证结构解题。
【例题】斡旋受贿罪,也称间接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职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存在斡旋受贿罪的是
A. 民办学校校长张某收受了某学生家长的红包,委托本校老师伪造该生的成绩单
B. 李董事长送了审计司司长太太一部轿车,成功使得自己的企业逃过审计审查
C. 海关负责海外货品清关的小赵,时常收到海外代购商的礼物,并帮他们逃税
D. 警察孙某请交管局的老同事帮小李删除违章记录,并向小李索要一笔好处费
【答案】D 本题是规则型定义,对于这类型的题目,要对题干进行要点勾画,不如划出它的主体、客体、方式等。本题的定义要素中主体为国家工作人员,方式是利用其职位便利通过其他的工作人员进行间接的犯罪,目的是为别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同时从中收取请托人的好处。
A选项和B选项“民办学校校长”,“审计司司长太太”并非国家公职人员,所以主体不符;
C选项中海关工作人员小赵,收礼并帮代购商逃税,中间并没有经过其他工作人员,属于直接犯罪,所以方式不符。
D选项,警察孙某是是间接的通过老同事,即其他工作人员帮小李删除违章记录,属于间接犯罪,同时最终收取了小李的好处,所以目的也符合。
故本题选择D选项。
但是在众多要素中,最为重要的,可谓是“主体”和“客体”。所谓“主体”,也就是事件的发起方,而“客体”,则是事件的承受方。在下定义的题目中,关注“主体”及“客体”两个要素,有时甚至可以帮助我们在第一时间准确选出答案。接下来,我带大家通过两道题目感受一下。
【例1】南南合作,是指发展中国家基于共同的历史遭遇和独立后面临的共同任务而开 展的相互之间的合作,是这些国家之间为摆脱发达国家的控制、发展民族经济,开展的专门的经济合作。
下列属于该定义范畴的是:
A. 中国开展了对非洲的一系列援助项目
B. 印度新公布了一批与美国合作的经济项目
C. 法国进一步加强对非洲国家的援助
D. 美国政府表示将进一步遏制朝鲜的核问题
【解析】A。题干中“主体”要素为“发展中国家”,而通过基础常识可以判断BCD三个选项均涉及发达国家,都可排除。故答案选A。
【例2】行星生态学,指由于人工空间的不断扩大,人们对自然协调的关心在增强,认识到资源有限,自然净化能力有限等问题,开始认真研究包含人类社会在内的生态系统循环机制,将地球这颗行星的总体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
下列属于行星生态学的是:
A. 科学家研究在火星上实行大气改造工程,希望藉此改良火星地表环境,为人类移居火星做准备
B.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全球生物群落的变换,世界各国呼吁共同行动起来,实行节能减排
C. 某研究小组试图通过分析综合海洋中发生的碳循环过程中的正、负反馈作用,探讨海洋碳循环系统的复杂性
D. 整个宇宙是一个行星生态系统,每时每刻都有行星在诞生、在成长、在衰老、在死亡
【解析】B。根据题目尾句可知,“行星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这颗行星”,关注四个选项的“客体要素”,A、D项的研究对象分别是火星和整个宇宙,C项研究的只是“总体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海洋碳循环系统。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
通过这两道题目,大家可以发现,定义判断的题目,在众多要素中,“主体”及“客体”要素尤为重要,同学们一定要重视。希望大家能够牢记技巧,多多练习,为省考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