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寒石做客南湖讲坛
寒石:书法是一种什么艺术?
观众:书法是传统文化,体现中国文化精神,书法和其他艺术有共同点,提高人类精神文化层次。
……
一开场,寒石就面向观众抛出了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有着多重涵义,多种解读的书法艺术概念,在观众的积极互动中,寒石以一挥而就的现场书写开始了这场名为《品味书法——书法与其他艺术的通感关系》的讲座。
在讲座中,寒石将文字讲述与书法作品欣赏结合起来,讲到兴起,他铺开宣纸,笔走游龙,现场挥毫,同时,穿插短视频,邀请现场观众互动,或进行现场问答,吸引观众的思考与共鸣,或用方言朗读诗文,体味中国汉字之美,或邀请观众现场舞蹈,生动呈现书法与舞蹈的共感……给禾城百姓贡献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书法艺术欣赏课。
寒石,师从已故国学大师、西泠印社社长饶宗颐先生,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化管理系主任、国防大学教授,被誉为“国礼书画家”。
9月5日,“铸魂时代——公益中国寒石书画艺术全国巡回展(第18回·嘉兴展)在嘉兴市文化馆开展。展览由中共嘉兴市委宣传部、中国书画家联谊会和嘉兴市文联主办,展期8天,展出寒石书画精品百余幅(组)。
9月11日,寒石做客南湖讲坛,给大家讲述什么是书法以及书法与文学、音乐、舞蹈、绘画的关系。
书法是什么
寒石现场书写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深深地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之中,深刻地诠释和体现着中国人特有的文化精神。
书法是国粹,只有中国的书法是书法艺术,并且传播到了其他的国家。中华文化大系统中,有很多文化艺术,书法最具有多层次文化品格。
一、书法是书写汉字的艺术
没有汉字的载体,就没有书法的生成,几千年来,我们一直遵循这个规律,才有几千年来书法的发展。
中国汉字生成书法有三个特点:
汉字的象形美,构筑了书法;汉字与书写的关系人有情感要表达;毛笔作为独特的工具,由毛笔生成中国汉字的书法艺术。
汉字的创作是中国最伟大的创作,正如东汉王充所说,“光照日月、功盖天地”“天地为图书,仓颉作文字,业与天地同,指与鬼神合”。
汉字是中华文化之根,中华文化之母,没有汉字的传承很难看到历史的典籍,我们5000年文明不断,汉字是头等功。
汉字对书法的贡献是直接的,是载体,汉字是书法的基石。
1.汉字的六法
东汉许慎十分了不起,在《说文解字》中基本上把汉字的造字方法整理归纳汉字六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虫”是象形字。其古文字像一条虫。古代所说的虫,含义比今时的虫要广泛得多,凡是昆虫、鳞介、爬虫、小动物等都可以说是虫。甚至老虎都说是大虫。
“正”是指事字。止是脚掌,止上的一横表示目标,所以 正的本义指脚直向着目标走去。引申指各种“正”的事 物,与“歪”相对。
“解”是会意字。由牛、角、刀三字构成,本义是用刀剖牛。剖牛之时,先砍掉双角才好操作,所以解字左边有角。
“更”是形声字。其古文字由丙、支二字构成。支形丙声。支是手持工具,用工具劳作就可以改变事物的面貌,所以更的本义是改变,常常连称为“更改”。
2.汉字的思想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蕴含着汉民族思想文化的精髓和审美意识、伦理道德及哲学观念。
汉字与我们的思想生活、伦理道德息息相关。
中国汉字多来自生活,画个房子就是家,加个女就是嫁,家里有猪就是财富,就是家,都来自我们民族的习俗,我们的汉字建构的是民族思想伦理道德。
3.汉字的美韵
正如鲁迅所说,“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
中国人创作的汉字形美,震撼着我们,汉字的声音也美,你看中国汉字南北东西,读音都有差异,但各有韵味。汉字更有意思的美,你看“春华秋实”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飞流直下三千尺”多么美。
汉字的美构筑了书法表达的空间,丰富了书法的语汇,生成了书法艺术的表现价值和意义。
4.汉字的书写
汉字和书法是中华民族创造的独特的二重奇观。
书画同源,在符号化的时代,画和字几乎是一样的。
甲骨文
从古朴的甲骨文开始,奠定了中国汉字的线性特征。汉字是线性艺术,线条构筑了汉字的基础。
也是从甲骨文开始,书和画走向不同的方向,书抽象,画具象。
石鼓文
富有意蕴的篆书则奠定了书法里的第一个最核心的用笔方法,中锋用笔,篆书必须是圆润的中锋。
隶书《曹全碑》
遒媚的隶书的出现,汉字由单一用笔愈加丰富,有了波折,隶书一波三折,蚕头燕尾。
楷书《多宝塔碑》
庄严的楷书,奠定了汉字笔画的丰富性。都说楷书的永字八法,一般是指楷书有八种笔法,其实远不止如此。
楷书的字与字都是静态的,从灵动的行书开始,汉字动起来。
行书《列字帖》
如果说行书是“走”起来,到了草书就“跑”了起来。
草书《肚痛帖》
恣肆的草书的出现,书法实现最后一跳,是辉煌的一跳,也是美丽的一跳,真正走向艺术的顶峰,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
二、书法是抒发情感的艺术
用笔墨技巧完成情感的述求,我想表达什么,我要表达什么。书法要投射情感,没有情感的字没有生命力。
但最核心的是书法要有法。
线的虚实轻重,墨的浓淡干湿,线的刚柔飘逸,墨的黑白变化,丰富了书法的情感语汇。
1.书法有法度要求
“书”是投射情感 “法”是汉字书写的规定性。
艺术要有正大气象,几千年文明大国,在新时代更要正大气象,要弘扬正统和经典,学传统,连坐都坐不住就想跑和飞?
书法要有法。
笔法
中国书法传统的高超的用笔技巧,用笔到位,要有味道,味道不是设计出来的,是修炼出来。
笔法,是中国书法用笔的基本方法,是书法最核心的技术,是书家达到高度最重要的途径。用笔千古不易,善书者擅用笔。
墨法
老祖宗创造毛笔,创造了黑墨白纸,承接两者的就是一支笔,干湿浓淡的变化,用墨千变万化,构成了书法的交响乐。
墨法是依附于笔法生成的用墨的方法,是创造书法线条美和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墨法中的知白当黑,一画生万物的思想丰富了书法艺术的表现力。
章法
章法体现一个作品完成之后的一个完整状态,是书法艺术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幅作品谋篇布局的基本方法。
正如朱和羹《临池心解》所说,“凡作一字,上下有承接,左右有呼应,方为尽善尽美。”
字型组合,篇幅构成,体现书家的个性特点,彰显书家抒情造意的动因。
王铎扇面
王铎,虚实变化,笔墨线条形成了一种节奏。
黄庭坚《廉颇蔺相如列传》
黄庭坚的草书如将军排兵布阵,将军点兵,虚实相映,用线条谱写的交响乐。
2.书法有寄情的功能
书法是书家内心世界的外化,更是书家情感的投射。
寄情笔墨,从心而欲,才使书法有了鲜活的生命力。
岳飞《还我河山》
岳飞《还我河山》,作品激昂文字,收复山河的气势和情感,怒发冲冠,气吞山河,“武穆”壮怀激烈的爱国情怀。
王羲之《乐毅论》
王羲之书《乐毅》帖,多郁;《画赞》帖,多奇;《兰亭》帖,多逸。
王羲之《兰亭序》神龙本
3.书法有审美指向
东汉钟繇说,“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唐代张怀瓘也说,“文则数言乃知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
书法有形象的美、节奏的美、意蕴的美,如宗白华所说,“书法是最能代表中国人思维特性的艺术,是高级艺术。”
所以,人(情感诉求)+书写(技法表现)+汉字(造型基础)=书法(艺术形象)
人是书法的主体,书写是技法的动态表现,是灵魂,汉字是造型基础,最后的结果是书法的物化形态。它包含了性格和观念的存在,建筑在这个层面的书法,才具有文化、艺术的品格。
书法与其他艺术的通感关系
王羲之《中秋帖》
一、书法与文学——书文同脉
书法与文学密不可分,书法表达的内容是文学,文学承载着书法的灵魂。
书法通过笔墨技法表达内心诉求,“心中有千秋 笔底洒风云”“心中有丘壑 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方可作书。书之为学,包含广大,圣经贤传,诸子百家,无不相通”等都表达着类似的观点。
二、书法与音乐:黑白世界的无声交响
书法和音乐有节律、韵律、表情等相似性,更关键的是书法与音乐相似的是时间性,书写和音乐都是一次性的艺术。
书法是无声的音乐,书法是有形的音乐,旋律是音乐的线条,线条是书法的旋律,音乐是用耳朵听的书法,书法是用眼睛看的音乐。
书法要有节奏,写字的时候自身要有节奏感,草书最容易表达节奏,但不是说楷书和隶书就没有节奏,篆书也有节奏,写的时间、速度都是节奏,审美的时候更要有节奏。
三、书法与舞蹈:纸上芭蕾的独特风流
书法是纸上的舞蹈,舞蹈是舞台上的书法,书法和舞蹈都是在运动中造型,都是在节奏韵律中表达情感。书法用笔墨语言表达生命的投射,舞蹈用形体语言反映生命的状态。宗白华曾说,“中国书法里面贯穿着舞蹈的精神。”
张旭就是看了公孙大娘舞剑,对书法顿悟,舞蹈和书法有共同性,舞蹈和书法共性都必须在运动中,有通感关系,杜甫《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行》就讲述了这个故事,“耀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四、书法与绘画:同源同构的增益附丽
书画互通,取象的一致性;书画同器,工具的一致性;书画同线,用笔的一致性;书画同法,取法的一致性。
元代画家赵子昂曾说,“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
总之,书法是孕于文字的艺术,是基于书写的艺术,是据于法则的艺术,是筑于文化的艺术。
品味书法就是体味传统的人文意蕴,理解中华的民族精神,弘扬中国的正大气象。
最后,寒石还归纳了自己的艺术态度:
对自然我取认同与回归的指向
对自身我从生命本体出发显现自身力量
对传统我做继承与发展的双重努力
对直觉与理性我崇尚前者深化后者
对中西文化我努力于纵向与横向沟通
在新潮中保持自己的独立流向
本文来自【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