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3567字,内容运营部分预计分三次发布。本文简要分析了PGC和UGC平台内容运营的区别,带点科普。
一、内容运营的冰山一角
1。内容操作
无论我们什么时候浏览一个网站或者使用一个app,无论是陌生的新闻还是丰富多彩的产品,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无论是视频还是文章,吸引我们注意力的都是内容。不同的是,根据平台属性的不同,不同的平台有不同的内容类型和不同的呈现方式。
我们能看到的都是内容运营的工作呈现。
那么,内容运营是做什么的呢?
内容运营是对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内容的生产或辅助生产,通过收集、创作、编辑、推荐、推送等过程最终呈现给用户。,从而满足用户的某些需求,提高用户粘性和活跃度,改善网站或产品数据,为网站或产品盈利提供支持。
互联网内容分类说明
排名说明
模式差异
UGC和PGC的区别在于是否具备专业知识和资质,在分享内容领域有一定的知识背景和工作经验。PGC和OGC的区别相对容易,以是否获得相应报酬为界限。PGC往往是出于“爱好”,义务贡献自己的知识和形式内容。而OGC以职业为基础,其创作内容属于职务行为。UGC和OGC一般没有交集。在一个平台(网站)上,用户和提供商永远是相对的。在他们之间,平台的用户和提供者的角色可能存在,但他们属于极少数群体。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PGC OGC UGC分析(全文见原文阅读)
从内容运营的角度,我个人倾向于从平台的角度简单的划分直接生产的内容(PGC(专业生产内容)类型和间接生产的内容(UGC(用户生产内容)类型),在这两类平台做内容运营有很大的区别。
2。PGC(专业制作内容)类型
这类平台主要包括新闻机构和非新闻机构的网站或平台。基本上走的是媒体的路线,可以做原创作品,伪原创稿件,专题专栏等等。PGC平台的内容运营对内容有严格的把控,内容以点评+推荐或专题收藏的形式展示。工作就是尽力满足大多数用户的口味。基本思路就是给用户需要的,只要不过分。
首先,新闻机构。
新闻机构主要包括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杂志、新闻图片社等。,以及上述机构的网络服务平台,此前分别属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2013年,国务院整合新闻出版总署和广电总局后,划归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这里来做一点科普。以前我们习惯去四大门户浏览新闻。现在我们通过各种新闻客户端、社交平台或者自媒体接收信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把我们接触到的信息称为新闻。其实很多信息不能叫新闻,应该叫信息。新闻和信息之间有严格的区别。
根据我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新闻信息是指时政新闻信息,包括对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社会公共事务的报道和评论,以及对社会突发事件的报道和评论。新闻应当由新闻单位发布,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的商业网站在取得新闻单位版权后,方可转载报道。
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Qianlong.com等网站是具有国家一级资质的新闻网站,可以发放记者证采编新闻,而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百度等较为知名的商业网站,则获得了国家二级新闻资质,不能发放记者证,只能在获得版权后转载新闻单位的稿件。一般他们只能修改标题,不能增删内容。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在浏览各大门户网站的新闻频道或新闻客户端时,总能看到一篇来自XX报、XX网站等信息的新闻。如果一篇新闻通稿在你经常访问的商业网站上没有报道,但在其他网站上有,很有可能这个网站没有得到新闻单位的授权,不能转载,否则会被起诉要求赔偿。
所以记住,遇到各种事情,想寻求媒体报道,首先要联系报纸、电视台等新闻机构,或者曲线救国。上各种社交平台,首先要把自己的经历发出来。形成舆论后,新闻机构自然会跟进,然后新浪、网易等商业网站可以转载报道。
二是非新闻机构的网站或平台,这是大量内容运营聚集的地方。
这些平台也走媒体型平台的路线,比如各大门户网站,可以转载新闻信息,开设新闻资讯频道,同时可以对新闻事件进行专题报道;新闻资讯以外的其他领域或行业,如时尚、体育、科技、汽车、房产、自媒体等垂直领域,我们常见的新浪体育、搜狐娱乐、乐居、汽车之家、各种自媒体平台等。严格来说,这些平台的内容应该叫资讯而不是新闻,这些领域和平台的内容运营也可以直接参与内容生产。
在PGC平台的内容运营中,转载的新闻信息或原创信息要经过编辑发布,然后根据新闻价值判断推荐到不同的位置。推荐什么稿件,放在哪里,都是人工操作。同时也可以对一些事件进行专题报道,比如两会、高考、各种节假日、苹果发布会等。,只要内容运营觉得对平台数据有价值,有用。媒体平台的优势在于,通过内容运营充当把关人,筛选出高质量或意义重大的内容呈现给用户,让用户享受到重要的新闻或信息。缺点也是因为内容运营,用户无法自主选择自己想要接受的信息,无法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PGC平台最常见的盈利模式是广告和推广,用流量换金钱。但是由于各个平台入口有限,很多都依赖于搜索引擎,这就催生了另一个各种竞价排名和内容运营的相关工作——SEO。
我们都知道,一直为人诟病的百度搜索竞价排名,已经成为百度稳定的收入来源,不多说了。另外SEO可以人工做,不管是原创还是转载,都需要用到。SEO对一个网站和稿件的数据影响很大,以至于很多公司专门招聘SEO人员来做这项工作。网上有很多关于SEO的内容,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搜索。对于内容运营,SEO最重要的要求是学会设置关键词,以及关键词在标题和内容中的分布,掌握网民的搜索心理和习惯,设置合适的关键词,以便在各种搜索引擎中寻求更好的曝光位置。
雅安地震前一天,我成功把握了一个事件关键词的设置,发布的稿件被搜索引擎推荐,直接创造了专栏流量的历史新高,比平时高出几十倍。
想要改善这一点,就要经常看看百度热搜、搜狗热搜、微博热搜等热搜榜,揣摩网民的心理,想象自己会如何去搜索一个事件。设置关键词也是对你数据收集能力的一种锻炼。
3。UGC(用户生产的内容)类型
先说内容运营不直接生产内容的情况,也就是UGC(用户生产内容)类型。
UGC(用户生产内容)产品或社交平台一般采用个性化注意力定制和机器算法推荐,将实际的内容生产任务分散化,让用户生产内容供自己消费。UGC平台的运营方更倾向于产品运营。他们要做的就是明确规则,引导用户群体自发生产适合的内容,维护符合产品价值观的内容氛围。他们负责部分内容运营。更重要的是,现在很多所谓的新媒体运营都是依附于这些平台的,这里简单说一下。
下面我要讲的其实是两种运营:UGC平台的产品运营和新媒体内容运营。
我们常用的产品如微博、朋友圈、知乎、趣闻百科、贴吧、论坛、SNS等。都是UGC(用户生成内容)类型。用户通过自己的关注列表形成自己的信息流,用户生产自己的内容供消费。
另外,像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和各种自媒体平台,从这些平台来看,也属于UGC类型的平台。不同的是,他们把内容制作任务委托给所有自媒体账号,而不是所有用户,有一定的门槛。从媒体账号来看,都属于我们上面说的媒体化运营。除了微信微信官方账号需要用户主动关注外,代表性的自媒体平台都是利用机器算法,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喜好进行个性化的内容推荐,满足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
UGC平台个性化关注定制和机器算法推荐的优点是用户接触信息时平台内容运营者的干扰很小,可以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缺点是平台上的内容质量良莠不齐。运营商往往通过审核、推荐、降级等手段限制垃圾内容,防止劣质内容驱逐优质用户,导致目标用户难以在产品中找到归属感和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