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2022年已经悄然度过了整整一周的时间。在过去的七天里,全国各地又发生了许多事。
这其中你最关注的新闻人物是谁?又有哪些值得被记住的人和事呢?
今天我们来一起回顾,本周都发生了哪些大事吧!
2019年轰动一时的湖南怀化“操场埋尸案”,本周终于有了结果。
2003年,在新晃一中后勤工作的邓世平,和往常一样去学校上班后,就再也没有回过家。
随后,邓的家人先后向当地到公安机关报案。
接报警后,市县公安机关迅速组织力量开展工作,却并未和邓世平有关的任何线索。
直到2019年,新晃一中操场挖出一幅人类骸骨。后经证实,正是失踪了16年的邓世平。
因为举报学校操场偷工减料,负责该项目的包工头,同时也是前校长外甥的杜少平,残忍的将邓世平老师杀害后,埋尸于操场下。
1月3日,在这起尘封16年之久的恶性案件中,失职渎职的5名司法工作人员被立案查处。其余24名涉案人员,也均被判处有期徒刑及以上刑罚。
而本案里罪该万死的杀人犯杜少平,在去年1月份已经被依法执行了死刑。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这起牵动无数人心弦的案件,迎来了正义的曙光。
本周另一起备受各界关注的刑事案件也走到了二审。
1月7日,“货拉拉女乘客跳车坠亡”案二审维持原判。司机周阳春犯过失致人死亡罪,被判处1年有期徒刑,缓刑1年。
二审中,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周阳春因为等候装车时间长等事而心生不满。运输服务过程中态度恶劣,与车某发生争吵。无视车某四次反对偏航的意见,执意将车驶入人车稀少、灯光昏暗的偏僻路段。这都对车某造成了心理恐慌。
并且,周阳春在发现车某探身车外、可能坠车的危险情况下,却未及时采取制止等有效措施,导致车某坠车身亡。这完全不符合,有多年驾龄的职业司机行为。
也正因如此,周阳春的过失行为与车某某的坠车死亡结果之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可周阳春却大声喊冤,他觉得自己根本不能预见车某的跳车行为。更无法阻止,自己和女孩跳车身亡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为了还自己一个公道,他将对此案申诉到底。
纵观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我们不难发现,正是因为近两年女生独行而接连遇害的新闻,促成了这起本不该发生的悲剧。
一死一判刑的代价,也让两个家庭背负难以承受的后果。
实在可悲可叹!
说完了这些沉重话题,不妨把目光聚焦到杭州一起特殊的“寻人”事件。
“我是西南民族大学的在校生,想请你们帮我找一下恩人,他把我拉黑了”
1月2日,某电视节目平台收到了一份简短的求助私信。
正在西南民族大学读大四的谢洋(化名),想通过媒体寻找一名资助了七年的“恩人”——冰哥。
原来,出生在贵州黔东的谢洋,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则在家照料几亩薄田。收入拮据的家庭,供不起他和妹妹的学费。
谢洋的求学之路,也显得异常艰辛。
幸好,在读高一那年他偶遇了徒步游的“冰哥”。
了解到谢洋家的困难和他内心对求学的渴望后,冰哥当下就给了他1000元钱。
此后,冰哥寄来的几百几百助学金,成为了谢洋高中学费的重要来源。
为了不让谢洋为学费发愁,一次在昆明和谢洋爸爸碰面时,冰哥直接给了对方一个鼓囊囊的信封。
沉甸甸的信封里,除了8000元助学金外,还有冰哥对谢洋满满的期许。
4年前,谢洋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南民族大学。“冰哥”对他的助学资助,也改为了每年固定两次汇款。
为了不让谢洋因为家贫而被人轻视,冰哥每次寄钱的时候还会贴心的寄来衣服和日用品。
这种犹如雪中送炭一般的助学行动,整整持续了4年。
今年1月1日,“冰哥”照例在微信上转了一笔6000元助学金后。留下一句“我的任务完成了”,就把谢洋拉黑了。
面对着恩人的不辞而别,早就决定毕业后要好好向“冰哥”年终成绩的谢洋,一时间不知所措。
为了报答“冰哥”的恩情,也为了当面向他说一声谢谢,谢洋开始了漫无目的的寻人之旅。
没有家庭住址,没有电话号码,甚至不知道“冰哥”的全名。一筹莫展的谢洋,最终在只能求助于媒体。
仅凭着人在杭州且是飞行员,两个关键词。
媒体记者和全网网友,开启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人肉搜索”。
最终,在各界好心人的帮助下,谢洋找到了这位资助他七年的“恩人”冰哥。
和所有人想象中,出身富裕家庭,衣食无忧的富二代身份不同。1990年出生的林振冰,也是从偏远县城走出的“穷”孩子。
自小和奶奶生活的他,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学业屡次差点中断。
那时,也是在好心人的资助下,他才得以靠学业走出困境。
参加工作后,林振冰也开始资助贫困学生。
在他的帮助下,先后有七八个孩子圆了自己的大学梦。甚至,还有一个孩子考上了清华大学。
和资助谢洋一样,除了每年固定两次汇款以外,为了不让被资助者有心理压力。他都会屏蔽彼此的朋友圈,努力做到互不打扰。
在大学毕业时,也会选择拉黑对方,相忘于江湖。
而让谢振冰意料之外的是,谢洋是第一个毕业后主动联系他的。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才想为别人撑把伞。
冰哥善意的“拉黑”,值得被所有人看见。
还是在杭州,另一位寻找恩人的女士也得以圆梦。
1996年,辽宁沈阳下岗待业的王女士,带着自己全部的积蓄4万元,准备乘火车去厦门创业。
没成想,火车进入江西境内时,全副身家被小偷偷了去。
当时车厢的七八位乘客,建议王女士和他们一起在杭州下车,报警并等待结果。好心的招待所老板,也让她免费住了进来。
因为急火攻心,王女士当天就发起了高烧,整个人昏迷不醒。
同住一个房间的魏秀萍,主动担任起了她的临时家属。不仅给她买饭买药,临别前还给她了300元路费,让王女士去舟山试着做一点小生意。
1996年的300元,在当时不是个小数目。也正是这笔救命钱,让王女士在舟山开了自己的水饺店,并在当地组成了自己的家庭。
因为当时没有留具体联系方式,王女士这么多年对魏秀萍的寻找,一直杳无音讯。
今年年初,在余姚公安局的帮助下,王女士终于打听到了魏秀萍的下落。
当年挑着担子做小买卖的魏秀萍,自身并不富裕。一路担着货从舟山到杭州卖虾皮,一个月都赚不了两三百块。但在紧要关头,她却能倾囊相助,称得上是“侠肝义胆”的巾帼英雄。
很多网友都被知恩图报的王女士所感动。
巧的是,王女士在舟山定海居住,魏女士则生活在舟山嵊泗,两人相隔距离并不远。
阔别了25年的姐妹,终于能够相见了。
接下来的事件,依然和寻人有关。和上面两个事件不同的是,最终大团圆的结局却让人笑了之后鼻子又有些酸。
前几天在山东高密家里看电视的刘先生,从一闪而过的镜头里发现了一个再熟悉不过的身影。
“是咱妈,一定是咱妈!”
在这段烟台招远救助站的新闻里,刘先生看到了自己走失13年的老母亲。
在电视台的帮助下,沿路交警一路为这个孝顺的儿子保驾护航。
很快,在招远救助站内,13年没有相见的母子终于得以团聚。
网友纷纷表示:“太好了,也太巧了,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演。”
大家也不禁感叹:世间最美的相遇,就是久别重逢。
这一周,新闻上还出现了很多带给我们无数感动的普通人:
餐馆老板用2万个馒头支援西安;
“中国好房东”一棵白菜砍下一半也要送给租客;
的哥锁住车门,用30分钟劝回轻生女子……
疫情艰难,生活不易,但是每当你感到灰心的时候,别忘了,这个世界上还有其他人跟你一起在努力;
也别忘了,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中,依然充满了许许多多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