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尺7是多少厘米怎么计算(你的体型决定了未来患心血管病风险,快来测一测)

众所周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世界首位。心血管疾病不仅大大降低了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今天我们从体型的角度来讨论一二。


01

超重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更高


说到体型,我不得不提到体重指数身体质量指数,这是评价一个人是否超重的重要指标。身体质量指数=体重的平方(㎏)/身高(米)。这个公式诞生于19世纪。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亚洲标准,中国人评估肥胖风险时的身体质量指数正常范围为18.5~22.9,超过23为超重,超过25为肥胖。





肥胖与冠状动脉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较高死亡风险有关,还会导致其他疾病,包括血脂异常(高胆固醇)、二型糖尿病、高血压和睡眠障碍。目前,全球约有30亿人超重或肥胖。


02

不胖却大腹便便更危险


瘦子放心了,身体质量指数正常了,但不代表你以后就不会得心血管疾病了,因为还有一个关键指标——腹部脂肪。


美国心脏协会(AHA)全球心血管领域顶级期刊《循环》(Circulation)(IF = 23.603)发表的一项最新科学声明指出:


即使身体质量指数(身体质量指数)的测量值在健康体重范围内,有“大肚子”的人,即身体中部有多余脂肪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也较高。该声明证实了腹部脂肪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过多的内脏脂肪是一种明显的健康危害。


也就是说,即使你很瘦或者体重健康,也会因为腹部脂肪过多(腰围大,腰臀比低)而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更高。


[S2/]03

如何测量内脏脂肪是否超标?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的腹部脂肪是否在合理范围内呢?


这里引入增值税的概念。大桶通常由腰围、腰围与身高的比例(考虑体型)或腰臀比决定。


腰围超标多少?


2016年《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指出,男性腰围> 90 cm (2尺7)、女性腰围> 85 cm (2尺4)为中心性肥胖,只有身体质量指数和腰围不超标,才算正常体重和体型。






如何科学准确地测量腰围?

2尺7是多少厘米


世卫组织建议:受试者站立时双脚分开25至30厘米,体重均匀分布。将软尺水平缠绕在脐上方0.5-1cm处一周。肥胖者选择腰部最厚的部位测量腰围。


不要忽视腰臀比这个重要指标[/s2/]


此外,腰臀比也是评估肥胖风险的重要指标,即腰围除以臀围,反映腹部脂肪的堆积程度,与内脏脂肪有很大的相关性。


如果女性腰臀比超过0.8,男性超过0.85,就是肥胖的高危人群。腰臀比大的人,在整体减肥的同时,需要重点锻炼腰腹。


因此,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心力衰竭中心主任张亚军提醒,管理好自己的体重和体型对预防心血管疾病非常重要,也是除了吸烟之外的第二个可控危险因素。而且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减少腹部脂肪,控制体重,也有助于改善血糖、血压、甘油三酯、胆固醇的水平,从而缓解疾病。


生活方式干预对减少体脂的作用可能类似于药物。这包括少吃多运动。限制热量摄入可以显著减少内脏脂肪,但在大多数研究中,与饮食干预相比,运动干预对减少内脏脂肪更有效。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暂无相关文章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