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花呗、贷吧、微贷都在降低用户额度,引起热议。降低额度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年轻人过度消费。
相比降低贷款额度,这些平台的高利率对年轻借款人的影响最大。这些公司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下调贷款利率的?这是贷款人最关心的。
我查了一下现在知名的正规平台利率。小额贷款1000元一天利息0.5元,支付宝的贷款利息0.55元,京东。COM的金条利息达到了0.7元,这三家公司的年利率都达到了20%左右。而且这些都是最低的平台利率,实际利率一般都高于这个最低利率。有网友反映,JD.COM的金条年利率甚至高达30%以上,是正当的高利贷。没有部门监管吗?普惠金融,利率这么高,是“普坑”金融吗?
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最新基准利率为4.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为1.5%。民间借贷受法律保护的利率是基准利率的4倍,也就是说网贷最高年利率只能是17.4%。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网贷平台的利率都超过了法律保护上限。
为什么这些网贷平台的利率这么高?从这些平台的资金来源可以发现,其资金全部来自信托平台,信托一般用于为资产较多的富人理财,为富人资金提供年化25%左右的稳定收益。从资金来源看,网贷平台实际上是从富人那里借钱给穷人,并收取高额利息。当然,结果是穷人更穷,富人更富。
这些网贷平台为什么不降息?以一年期存贷款为例。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差是4.35%-1.5%=2.85%,要交一笔保证金给央行。但是,众所周知,上市银行每年盈利很多,是a股市场最赚钱的行业。从这里可以看出,放贷其实是一个很赚钱的行当。
为什么银行可以以2.85%的年利率差赚取高额利润,而网贷平台有大数据和风控优势,却不能降低成本?答案只有一个,就是这些网贷平台要暴利。
此前规定“信用贷款利率不得高于央行公布的基准利率的2.3倍,最低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0.9倍,任何贷款机构的年化利率不得超过24%”。但利率市场化后,这一规定被取消。利率市场化实际上是变相鼓励了高息高利贷的盛行,严重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加重了企业家的负担,剥削了资金短缺的民众。
所以普通人吸血的不是额度,而是利率高。降低额度不应该是关注的重点,但我们更应该关注这些高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