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詹通讯员寿
今天(10月14日)上午,杭州市上城区丁岚街道白马庄社区长木锦苑2号楼下有一家店铺。
狭窄的店里,整齐地坐着两排女工,低着头,手里在修剪布料。这是白马庄社区“乔大姐”姐妹手工坊的姐妹们。
手工艺作坊的负责人于亚军在店里打包送货。桌子上有几双崭新的棉鞋。
“这是我自己做的空。今天重阳节,只想做几双棉鞋。过一会儿我就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去给一个独居老人送温暖。”于亚军说。
一旁的老姐忍不住插嘴:“玉姐真是好心肠,逢年过节总惦记着老人们。平时大热天,下雨天,冬天冷,她看到环卫工人在外面扫地,就会喊他们进来坐坐,夏天分西瓜,冬天倒热水给他们喝。大家都很感激她!”
阿姨刘国湘,57岁,家住安徽阜阳。2019年起,她带着儿子住在白马庄九牧苑小区。平时刘阿姨负责接送孙子上小学。中间/[k0/]她无事可做,就来手工坊赚“零花钱”。
“像我的国家,我不认识几个字。外出打工的儿子怕我被骗。只有一些体力活要做,但儿子觉得我太辛苦,叫我不要做。是我的邻居告诉我在这里工作的。如果我说一个月能挣1000块钱补贴家用,我就试试。”
刘国湘去年七月来到这里。起初,她不擅长手工,于亚军耐心地教她许多种针线动作。
如今,手工艺作坊的业务不仅限于服装加工,还包括手工艺品、集成电路等。姐妹俩的技术和眼界越来越宽。
随着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周边很多社区都想复制“乔大姐”手工艺作坊的模式,纷纷前来参观学习。经过于大姐的指点,半山、笕桥等地开办了几个手工艺作坊。
这家由于亚军经营的手工艺作坊自2013年8月成立以来,以来料加工为主,已帮助近400名妇女实现就业增收,创造经济效益400多万。被授予丁岚街道妇女创业就业基地、区妇女文明岗,创始人于亚军还获得了杭城最美创业带头人提名奖。今年9月,于亚军又获得了一枚重磅奖章——杭州市女红巧手示范基地。
“于姐是人,也是我们街老乡的代表。她在社区热心公益出名,巡河、孝亲、慰问都有她的身影。”白马庄社区书记张毫不犹豫地表扬了。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抄、改写、传播网络上所有作品的版权。否则,本报将通过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