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骗一刻也不能放松。最近几天,很多网友发来消息,说收到医保诈骗短信,有人真的中招了。
海口居民徐先生:(6号)12: 08收到信息,医保局的前几个字。平时我从来不看这些短信。昨天,哪里来的巧合?昨天正准备出门交医保费。如果我昨天不交这个钱,今天医院就拿不到慢病药,就卡在这个节点上了。我刚才说没必要出去。没有关注这个号码,只是点击链接打开了。
徐先生收到的短信中,写着“医保局”和“您的医疗账号已停用,请在3月7日前申请电子版,以免影响使用”的字样,并附有链接。徐先生说,他是因为担心影响8号慢病的交流才点开链接的,然后就进入了一个写有“国家医保局”字样的页面,还提示徐先生目前的电子医保是旧版,需要办理新版电子医保。随后徐先生按照提示,输入了自己的姓名、银行卡号等信息。海口居民徐先生:(填)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填)余额,我当时就懵了。我说这可能是一个规则。差不多过了三四十秒,验证码才出现。结果我输了验证码之后就说我办的是电子医疗卡。我是怎么转账的?我立刻意识到不对劲。我拨打了999,不到一分钟钱就被转走了。我想我作弊了。
好在徐先生给银行卡设置了每日1万元的转账限额。如果没有限制,后果将更加不堪设想。徐先生分析,自己平时非常注重信息安全。这次之所以“中招”,是因为时机太巧合了。将银行卡内剩余的钱转到其他卡上后,徐先生赶紧到辖区红岛海岸派出所报警。海南省公安厅海岸警察总队第一支队红岛海岸派出所副教导员易梦龙:收到一条关于完善医保卡信息的短信,比较混乱。很多本来不知道该怎么办的人,一看到就会点进去,不知不觉就掉进了陷阱,和目前这种情况有关。现在我们已经正常受理这个案件,移交给我们分局反诈骗中心,全力侦破案件,帮助我们的人挽回损失。假医保局诈骗案件高发。当您收到这些初始消息时,请务必小心!随后,记者前往海南医保局查询,短信中医保局发布的所谓医疗账户停用信息是否存在。
海南省医保局信息处负责人王艳:我们医保部门从来没有发过这种短信。我们发现这种情况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我省也在发现后第一时间上报国家医保局,并在我局官网紧急公告。在此提醒被保险人,我们医保部门发送的任何信息都不会附上任何不明网址,推送的短信也不需要输入个人信息、金融账号等个人信息。海南省医保局提醒,参保群众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海南医保APP、海医办、椰城民运、海南医保微信小程序查询个人参保信息。此外,记者还注意到,在被骗的过程中,徐先生填写了个人信息,他也收到了银行的验证码,但徐先生当时没有仔细核对,就直接填写了。海口居民徐先生:验证码是银行发的。你在交广西电网的电费。为了防止诈骗,不要把验证码告诉别人。金额9999元。到时候验证码只会出现在你手机的顶部,整个短信都不会显示。一般我们只是简单的复制一下,直接粘贴到过去。
海南省公安厅海岸警察总队第一支队红岛海岸派出所副教导员易梦龙:现在我们的手机大部分是智能手机。收到短信验证码后,会直接弹出默认验证码让你直接点击,相当于一个愚蠢的操作,导致我们很多市民没有点击短信全文查看,导致我们的损失在瞬间发生。记者贾:我告诉你,中午10点13分看小贾的手机。不是海南省反诈骗中心的。有些不法分子冒用医保局,就说我们刚才说的,提醒大家注意防范。所以,提高防骗意识,养成永不报警的习惯,才是防骗六脉神剑中最神奇的一剑。
海口市公安局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队长于小飞:最近海口发生了多起办理就诊卡诈骗案件。市民收到的短信主要是8210开头的,也有008210开头的短信。这个号码属于一种海外网络电话。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海口的诈骗案件呈断崖式下降。警方再次提醒大家,不要信、看、点、转、盖自己的。警方建议,如果市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收到疑似诈骗的短信或电话,请及时向110举报或就近派出所查询诈骗套路,这将有助于你做到诚实。
诈骗手法层出不穷。除了我们刚刚看到的诈骗手段,冒充医保局,还有哪些新的电信诈骗手段值得我们关注和防范?
2021年3月15日,海口市公安局美兰分局接到郑女士报警,称其在网友的引导下,下载了一款名为田瑞娱乐的APP,并在平台投资进行刷单返利。她想取现,但被告知要继续充值才能取现。随后郑女士在该平台分25次存入105万元后发现被骗。6月下旬,海口警方成功抓获多名涉案人员。
2021年9月26日,15名小学生家长向海口市公安局琼山分局刑警大队报案。经查,嫌疑人通过QQ与本班一名学生取得联系,要求该学生操作其家长手机,将诈骗嫌疑人的微信拉入班级家长群。然后,嫌疑人将微信头像和昵称换成班主任,以支付教材款为由,在群里发送订购教材的支付宝付款码。
如今,除了“杀猪菜”、冒充熟人等诈骗形式外,比特币等虚拟产品、区块链、元宇宙等新兴概念以及“共享屏幕”等功能作为新的诈骗手段,正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常州市公安局经开区分局鹿城派出所民警卜亚倩说:骗子让受害人点击“共享屏”后,再引诱我们受害人到各个贷款平台进行贷款,然后转账。在这种诈骗中,一旦受害人使用了“共享屏幕”功能,即使诈骗者没有主动询问,他仍然可以看到受害人手机上的所有信息,包括输入密码时跳转的字符和收到的验证码,从而转移受害人卡内的资金。
警方介绍,与传统的电信诈骗手段相比,一些利用当下热点的诈骗手段往往更具迷惑性,如“办理电子社保卡”、“利用疫情订机票”、利用春季兼职广告进行实战培训等。但根本原因无非是通过各种方式套取受害者的个人信息甚至财产。警方提示,防骗一定要遵循“三个不同的方式”
记者:贾
生活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