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呗怎么全部还款全部结清(一个月内负债总额1.7亿,那些欠钱的年轻人还有救吗?)






“房贷每月21000元,房贷还30年。”


在字节跳动健身房猝死的员工万万没想到自己会死在28岁,更没想到自己留下的房贷会逼着妻子回老家生活。


借一段时间的钱,在火葬场还贷。


虽然负债不应该被妖魔化,但很多人认为房贷、车贷是资金的合理运用,花坛、信用卡等信贷产品也是有金钱观底线的,但很少有人能意识到这条线始终在被考验。


超前消费、行业缩减、投资失败、欺诈、家庭疾病...无数的意外,随时等着把谁的生命拉向失控。




通过互联网字节查看猝死员工妻子的聊天记录


尼尔森《中国年轻人债务状况报告》显示,18岁至29岁的年轻人中,86.6%的人在使用信贷产品。


这个数据听起来有点夸张。如果扣除使用花呗、信用卡等信用产品但按时还清的人数,年轻人中实质性负债的比例为44.5%。


换句话说,将近一半的年轻人处于债务失控状态或处于债务失控边缘。


正是这些人,催生了“骗子联盟”——一个加入只是为了退出的豆瓣群。





“不管是什么原因让你陷入债务,欢迎你加入这个群打卡还债,慢慢让你的存款由负转正。大家一起努力,早日退团吧!”


这个债务人互助小组,在某个月,所有新海报的债务总额超过1亿元。


2020年双十一前夕,“骗子联盟”冲进微博热搜,引发了关于年轻人债务问题的热议。


一年多过去了,欠债的人并不会随着热度的消退而减少。今天,5万多人聚集在这里,像抓住最后一根稻草一样抓住无数“前辈”的经验总结,试图让失控的生活重回正轨。



#1

债务人



“贷款即将完全过期,我正遭受……ing……”


发帖人罗母在事业单位工作,月薪9000,却背负189万债务。


这笔债务包括7家银行的135万贷款,9家银行的20万网贷和34万信用卡贷款。每个月的利息很快就会超过他的工资。任何一家公司只要降薪,就完全是雷霆万钧。


2017年,P2P风暴浪潮拉开序幕。直到2018年端午节,被曝迅雷的P2P机构从13家增加到264家,涉案金额达到1000亿,其中560万由洛木投资。





他几乎把家里所有的积蓄都投入到这个集资骗局中,甚至为此借了几十万的外债。情急之下,他开始做副业“回血”,不断被踩在微信生意和虚拟币的坑里,然后又遇到疫情,资产无货可卖。


罗很着急,但帖子下面的评论很平静。


第一条评论写着:“吃喝玩乐睡吧,什么都不用管,反正也补救不了。”


现实中像洛木一样,没钱还,甚至连生存都无法保障。除了各方协商,申请延期,做好被起诉的准备,能做的不多。


而且在群里,189万的数额也不是特别大。





哈哈,他是“骗子联盟”里的“研究员”。在群里热搜了一下,他统计了一下新成员的帖子。


2020年10月30日至11月30日,588人贴出了自己的债务贴,欠款总额17724万。


最低的可能是两个同学,分别欠430元和500元,最高的是婆家负债600万。


“超前消费和游戏”是新会员负债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创业、破产、投资失败”,以及“炒股、期货、原油等”导致的负债。属于第三类。



#2

"受害者"



小鱼儿是超前消费的受害者。最初的网贷从几百块钱起步,滚到了现在的27万。


四年前,小鱼儿刚谈恋爱,出去玩,逛街买东西。她开始网贷。刚开始还能很好的平衡,但随着结婚买房,她开始借钱,负债高峰时达到4万元。





后来,随着她的工作变得正规,挣的钱也多了,她开始膨胀。夫妻俩几乎不在家吃饭,在任何一家网络名人餐厅吃饭。到了2019年,她统计了一下,自己欠了6.8万元的网贷,但即使是这个数字,也没有成为她的压力。


但是后来,疫情来了。受工作影响,房贷压在她头上,但小玉还是大手大脚花钱。直到去年6月,她的债务翻了一番,短短半年时间,就达到了27万,这是一个她还不起的数字。




图片来自时代数据君


转贷是高级消费的绝佳伙伴。与信用卡和额度审核不同,近年来盛行的是路网贷款和小额贷款。


网贷的广告里,摇摇晃晃的农民工借钱升级阶级,40岁的包工头父亲借钱给女儿办生日会。但是,这些借钱制造美好假象,已经偷偷中标了。


群里一条评论抱怨网贷平台:“这两年消费主义盛行,尤其是今年的疫情(2020)。可见这些平台是急于让你花钱的。”


一旦你接受了这种“好意”,不还钱只能逾期,各大平台“迫不及待抢”让你还钱。





许多团队成员都遇到过暴力或非法收集问题。


有些人会在帖子里用很多缩写,比如xyk(信用卡),wd(网贷),cs(催收)...不知道是为了躲避网站审核还是这辈子的伏地魔。


“不是闹钟每天叫我起床,是催款电话,不是闹钟每天阻止我偷懒,是催款电话。”





飞飞遇到了奇怪的代收,当时明明没有订单,快递小哥却来取件。开门后,代收人通过快递小哥的手机给她发了最后通牒——因为飞飞黑了代收电话,代收人提交了有她地址的送货单。


这件事让她恍然大悟,她不知道自己的地址是什么时候被泄露的。从此,她再也不敢给陌生人开门了。


她形容那段时间是“睡在悬崖边上,翻个身都能让你掉下去。”



#3

新手和老手



为了在巨额债务和暴力的压力下生存,50498人在群里死记硬背法律条文和金融知识,分享管辖权异议申请模板,交流谈判技巧,互相提醒花园合同中那些不会被注意到的条款。





但它们的敌人不仅仅是“催狗”,还有那些闻风而来的“渔夫”。


上次热搜之后,群里出现了一些“钓鱼贴”。


“还好有APP,不然每个月都还不完信用卡。”


像这样的发帖人,一般都是骗债务人的骗子。表面上看,他们帮你还债,实际上,他们能让你的债务从一万飞跃到十万。


所以,除了会计技能和还债经验,群里还有一些“反诈骗岗”。





“骗子联盟”的成员大多已经成年,但在消费和金融方面,他们仍然像一群手无寸铁的小学生,在闹市里挥金如土。


前期消费的浪潮,网贷广告的炒作,社交、生活、购物app……排队等着借钱给你...


有时候只是一个错误,就能导致人生完全失控,就像蝴蝶效应一样。


很多人离家独立很久了,但是逾期了还是不知道怎么办,也还是不确定什么时候跟家里人表白,只能当个“学生”,在群里学习,谈心,求助。





两三年后,他们不一定能还清债务,但一定会成为骂“讨债狗”的老手,直到收麦子。


幸运的是,肖是小组里的“老手”。


她发的一系列帖子:“反通讯录爆炸”“文字问答合集”“谈心理问题”都是管理员提炼的,评论都是新人求助。




一些经典帖子


她没有详细讲述自己的故事,只提到自己早就过了“挖新坑填旧坑”的阶段。


群里也有一些像肖吉星这样的人。他们熟悉什么样的催收可以投诉,什么样的套路是骗局,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维护自己的权益,技术娴熟的让人心疼。


就像片名来源的漫威漫画电影一样,这些“老兵”是一群“消极”的敌人,他们拿起一切能找到的武器,对诱惑他们的消费主义和网贷进行报复,要求暴力报复,也对过去的自己进行报复。



#4

购物者



在“骗子联盟”里,人们把成功还清债务称为“上岸”。


大家的目标都是把钱还上岸,重新掌控自己的人生。


虽然欠款总额能过亿,但这样的聚集地几乎没有老赖,或者说老赖不会进入这个群体,大部分债务人暂时没有能力偿还和处理。


很多上岸的人在离团前都会留下一点“遗产”,有时候是很详细的经验笔记,有时候是去过的人的一句忠告。





兰楼前两天成功登陆,她在最后一个帖子里写道:


“再见,女士们,先生们,我能给你们的启示是远离渣男,永远不要借钱给男人或担保别人。


女人的霉运通常是从爱男人开始的!提升自己,做好自己的事业,多存点钱,永远未婚不育,从此只爱自己!"





另一个下船人单还债5年了,还有5万多的债务,今年8月份全部还清:


“事实上,损失远不止这笔钱。我简单估算了一下中间损失的利息。如果不是这五年掉进这个坑,我现在至少有近40万存款...这辈子都不会借一分钱。”


在他的留言区,有人留下了这样充满希望的评论:


“我现在一心打两份工挣钱,争取上岸。我晚上不失眠,睡得很香,也不掉头发。”





随着纸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财富成为账上的数字,明星逃税上亿,现代人的金钱观逐渐被搁置。


但是赚钱会改变一个人的金钱观,欠钱还钱也会。


在《骗子联盟》中,我们可以看到绝望的一面:因为“对金钱和金钱观念的误判”,陷入了一个深坑,想要把一切搞定。


也能看到希望的一面:面对巨大的压力,依然保持正能量,不逃避,积极规划自己,积极还债,积极生活。





当你退出群体,回到现实,你会发现:


四天前有个网友说今天股票亏了八万,然后发了12个郁闷表情包。


三天前,艾伦因逃税被追缴,罚款1.06亿元。


两天前,债务人联盟增加了129名新成员。


或许,在这群“失败者”中,我们比碎片化、悬浮化的现实更能看清世界的真实。

花呗怎么全部还款



参考资料:

中国年轻人真实的债务情况是怎样的?

豆瓣集团-债务人联盟




本文的创作团队

作者|崇山

规划|打扮

编辑|崇山

*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有疑问请联系。



你有没有因为什么原因越过「借贷底线」?

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经历,故事或者金钱观。

让我们用故事品味生活吧~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