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定投的好处对银行(我们为什么要给客户推荐基金定投?)

不信,这其实是一个触及灵魂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面临的困境总是“我们已经走了很长一段路,却忘了为什么出发”。

基金定投是一个很小很简单的业务,但是因为小,所以经常被忽略。因为简单,真正的问题往往被忽略。

1。“微笑曲线”实际上是一个循环论证

在解释基金定投时,大家总喜欢用“微笑曲线”:曲线下行时,定期认购更多份额也摊薄了成本,曲线上行时,最终获得收益。我觉得这个比喻很特别的形象,非常适合客户理解定投。但如果你多想想,你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个伪逻辑,因为你预设了一个前提“这条曲线一定是微笑的”。那是胡说八道。如果它注定是一条微笑的曲线,那么如果你投它一票,你肯定会获利。不用说了。

其实这是我的一个私人客户很久以前告诉我的。当时我跟他沟通了一笔大的投资,他说你所谓的微笑曲线是循环论证。从根本上说,你需要告诉我的是,为什么这条曲线一定会回升。我说,从过去的历史趋势来看,肯定会形成微笑曲线。他说,那你应该和我争论为什么这个市场中长期会涨,而不是和我争论为什么微笑曲线会赚钱。他的逻辑很清晰,所以在我的脑海里,一直有如下画面。



2。基金的远期投资没有“摊薄成本”

华泰有个报告,挺简单的:平均投资成本经过几个定投期就会“钝化”。一般来说,超过20个定投期后,与一次性投资的确定性投资成本趋于一致。通过实验和实证研究,我们发现在周期较少的定投中,定投的波动性与一次性投资的波动性明显不同,定投可以降低波动性。但是,定投期限越长,两者差别越小。



其实这也是被客户打脸的观感。很久以前有个客户问,你说我做了20期的定投,每期投一万。然后我投第21期的时候再投一万,前面20期不投。和现在投21万有明显区别吗?

哦...你猜怎么着?

所以,既然定投和单投没有区别,那么这个问题就回到了本质,那就是基金的价值在哪里,为什么要卖?(点击我)



3。基金定投战胜不了人性

很多人说基金定投是一种科学的投资方式,因为定期定投可以让我们避免追涨杀跌,所以在别人害怕的时候我们还在不断买入,所以我们很贪婪。但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的。

做久了你会发现,客户做基金投资很容易,但是客户坚持下来特别难。投资了几个月,客户发现还是亏损,就问,你不是说投资这里比投资那里好吗,怎么还亏损呢?你说了半天,客户说好吧,那就再忍一次。然后忍受了几期发现,还是亏了。最后客户说算了,TM都是骗人的。这是大家做定投时经常遇到的“停止键”。如果你没遇到过这种情况,只能说你定投做的还不够...

我很好奇,因为我经历了太多这样的场景。那么谁能坚持下来并赚钱呢?根据基层调研,我发现总共有三种人:一种是真正知道为什么要做定投的人(比如理财经理本人);一种是投资金额小,完全不在乎的人;最后一种是懂的不在乎的人。



所以结论是,用定投硬捧“怕”只是理论上的。你打不过人性,或者说打不过人性的性价比太低。真正管用的,会是“理解”+“不在乎”。这不是克服人性,而是顺应人性。

那么,为什么要向客户推荐基金定投呢?

我的理解很简单,凯撒归凯撒,神归神。营销归营销,专业归专业。



基金定投不是目的,而是工具,是我们必须在客户心里,在客户的投资组合里种下的种子。我们不可能跟客户长谈半个小时,然后客户被我们的诚意感动了,拉着我们的手说,你说的很好,我已经跟家里人商量好了,这次我彻底下定决心,决定每个月投入200元,谁也别拦着我...

我们每天能有几个小时?所以做基金投资要注意速度、小额、数量、铺面。基金定投的最终目的是让客户低成本地感受、理解、学习基金投资的逻辑和精髓,最终更好地做好家庭财富的资产配置。

简单来说,定投是面子,资产配置是里子;定投是“诱惑”,资产配置是“洞房”。



所以问题又来了。你厌倦了这样零敲碎打吗?我们不做吗?从事零售理财业务多年,这份工作给我最大的启发——慢就是快。言下之意,这个事急不得,但也不能日日和尚撞钟。今天的工作一定要留给第二天,下个月,明年,否则只能永远在同一个地方。这就是公私合营的根本区别——公私合营关系再好,如果股东变了,决策过程变了,指导政策变了,那你就只能哭了。对于私人来说,你可以用时间来积累信任。只要努力,就一定有结果。

综上所述,做基金定投的目的是

1.了解基金盈利的原理。

2.尽可能减少损失

3.让客户有赚钱的记忆

最后,让客户开始资产配置。

本文来自基金观察网。

更多精彩资讯,请访问财经网站(www.jrj.vip.cn)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暂无相关文章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