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怎么算(存定期一年,结果忘了,5年没有取出来,银行是怎么核算利息的?)

现实中,很多人存了之后,因为各种原因忘记了这笔存款,直到几年后突然想起,或者在某个大扫除的日子发现。那么,这种常年沉寂的存款,银行会如何计息呢?会比每年续保的话少很多吗?



未转存

如果不同意银行在银行办理定期时自动转存,那么一年后基金到期时,自动转为活期,未来四年按活期计算利息,损失不算太大。

例如:目前央行现行基准利率为0.35%,一年期定期基准利率为1.5%。因为不同银行利率的定价会略有不同,我们假设你行一年期利率为基准利率加50 BP,即利率值为1.5%+0.5%=2%,假设你存1万元。

第二年到第五年,按活期计算利息:10200 *(1+0.35%)4 = 10343.55元,也就是说五年后,如果你去银行取钱,这笔存款可以支取的本息合计:10343.55元,相当于利息合计只有343.55元。



自动转存

目前商业银行自动转存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按照原存款利率浮动幅度转存,一种是随着浮动幅度递减转存。

1。原利率上调比例的转让:

原来的浮动比例是多少?根据上面的案例分析,你现在的年利率是基准+50BP,原来的浮动利率意味着后面的值都固定在50BP。假设央行的基准利率没有变化,那么你的存款利率就固定在2%。以此计算,5年后10000元本息合计为10000 *(1+2%)5 = 11040.81元,利息相当。

如果在此期间基准利率有所调整怎么办?假设前两年央行基准利率仍为1.5%,在+50BP的情况下,你前两年的本息合计为:10000 * (1+2%) 2 = 10404元;第三年,央行将基准利率下调至1.2%。此时你的执行利率仍然是1.2%+50BP=1.7%。如果第四年和第五年没有变化,你未来三年的本息合计为10404 * (1+1.7%) 3 = 10943.67元。

如何计算利息



2。下浮比例倾销:

浮动利率下调是指当您自动续存时,第一次存入时,浮动点值低于原始值。比如你在柜台的存款,第一年的利率是2%(+50BP),到期不在柜台再存,自动存款的利率就变成1.8%(+30BP)。如果是这样的话(有些银行会有线上线下不同的利率),那你就是第一个。

第二年到第五年按1.8%计算利息:10200 *(1+1.8%)4 = 10954.45元,也就是说五年后可以提取10954.45元的本息,五年后收益略低于原来的浮动利率。



总结

一般来说,存款到期后不超过以上三种情况,看你当时和银行的约定和银行自己的规定。随着电脑的普及,目前大部分银行都会默认自动同意转存你的存款(90年代及以前,因为电脑还没有普及,不能手工记账,所以无法自动转存你早期的存款,如果没有自动转存,那就要尽早去银行)。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