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慢悠悠妈妈聊天,聊到携程最近推出的“3+2”办公模式。相比她每天花在通勤上的2-3个小时,她表示羡慕。
所谓“3+2”混合办公制,就是每周三、周五允许员工在家远程办公。这种模式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不分性别、职位、降薪。
携程并不是第一家实行远程办公模式的公司。2021年初,硅谷的互联网公司开始无限期在家办公。
对此我也不意外。工作近十年,经历了饮料行业第一家公司,粮油行业第一家公司,体检行业第一家公司,再到当地第一人生的互联网公司。之后从兴奋、优越感到焦虑、不安,挣扎了几年,然后毅然决然的退却了。
因为我隐约感觉到,世界的很多角落,无论是经济组织还是个人,都在以一种我们不易察觉的形式发生变化,而且这种形式是颠覆性的,是整个社会形态的变化,也就是从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的变化,而且趋势越来越差,越来越快。
工业化社会向信息社会、知识价值社会演变的特征是从大规模、大批量生产向多样化、个性化发展,这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
2
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资源开发和竞争的过程。
工业发展的过程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和生产材料的方式。
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中,经常可以在小学课本、公共区域、电视广播媒体上看到和听到节水、随意关灯的宣传,因为在那个年代,工业化进程还不够深入和全面,节约缺失的物质才是当代的伦理观念和美学思想。
进入21世纪,随着工业发展的加速,国民经济的腾飞,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媒体上常见的新闻变成了中国大妈在全世界买买买,人们的生活审美变成了大量消耗物质,电视冰箱得大手笔买,房子车子得有才体面如果别人有我。
因为巨大的市场需求,最大限度地生产出足够多且价格低廉的物资,成为符合全社会所有人利益的正义事业。
所以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人们通过产品标准化、设备大型化和高速化、劳动力机械化和现代化来加快实现,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诞生了很多大企业,这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
工业化时代的同时,还有一种教育模式是适应工业化生产的需要,进而培养出工业化的社会人。时代要求他们遵守规则,服从命令,整齐划一。
就这样,同一个时代的工业化产品和工业化社会人,相互合作了几百年。
3
然而,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技术的发展,以及工业社会全民对物质使用的飙升,战后的石油文明已经接近尾声,资源供给不足已经悄然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观念,人们对大量资源的消费欲望下降,转而注重心理需求的满足。
同时,随着信息时代大潮的涌动,人们的意识和行为开始发生先于产品的变化,于是就有了8090后的现象,也就是当时所谓的非主流少年。他们被认为不守秩序,不守规矩,到了工作场所也不服从命令。不是老板炒员工,而是员工炒老板。
因为在新的社会形态下,他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变得更多、更快、更广,所以他们的思维更自由、更个性化、更有创造性。
而工业社会诞生的追求标准化、规模化的大型公司,更注重共性,忽视个性。为了适应社会和员工的内部变化,他们也开始做出调整,标榜自己的“以人为本”和家族文化,这不过是公司在新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下做出的无奈之举,为了解决新时代员工忠诚度下降的问题。
4
然而,大公司所谓的“以人为本”的做法并不是长久之计,而是股权解决方案。每一个公司,尤其是大机构的公司,都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的员工正在成为我们的客户,就像生产和消费已经不能粗略分开。如果公司不能为员工提供个性化的工作时间、空房间和企业文化,就有必要。
遗憾的是,现有的大型公司大多是通过标准化分红发展壮大的,路径依赖的弱点使得他们很难在新的形式下为消费者和员工的个性化做出调整。那么,一场逃离大规模公司的运动必将悄然而广泛地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