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独立人身保险代理人的元年。
10月13日,人人人寿在北京举行了首家保险公司挂牌仪式。自今年探索独立人身保险代理人制度以来,人人人寿独立代理人设立的保险公司已达342家,其中90家获得公司评级和奖励。
以前,一提到保险代理人,人们就会想到挨家挨户“拉客户”的保险业务员。现在保险代理人可以成立自己的事务所,可以称之为保险企业家,确实是一大进步。
中国寿险业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发展,也培养了一支百万人的保险代理人大军。而保险代理人基本都要靠“团队”成长,靠保险公司这颗“大树”成才。“金字塔”式的团队薪酬机制也将很多有志青年挡在了行业之外。
去年底,银监会发布《保险代理人监管规定》和《关于发展独立个人保险代理人的通知》,明确加快建立独立个人保险代理人制度,支持有意愿、风险控制到位的公司实施独立个人保险代理人模式。
与传统保险代理人不同,独立个体保险代理人是独立开展保险销售的个人,不隶属于团队。如果你是金融行业的人才,目前正在找工作,你会对“保险代理人”这个职业感兴趣吗?
接下来麻辣姐给你梳理一下。也许看完这篇文章,你也可以成为一名独立的保险代理人。
问题一:为什么传统的代理制需要深度改革?
1992年,保险代理人制度引入中国,从此开启了中国保险业个人营销大发展的时代。个险渠道即代理人渠道迅速成长为最大的保费贡献渠道,有效带动了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保费收入在过去30年呈指数级增长。然而,随着市场的发展和消费者的成熟,传统代理商制度的局限性凸显出来,一些问题备受诟病。
——专业技能欠缺:传统代理人队伍虽然规模可观,截至去年底已有900多万人,但由于准入门槛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技能薄弱,大进大出流失率高,销售误导,理赔不畅等问题频频出现。
——利益分配不合理:传统营销模式中,金字塔等级制中,金字塔顶端的代理商通过发展团队获得更高的间接利益,基层营销人员仅获得少量直接佣金,普通代理商留存率低,未能体现按劳分配原则。
——业务发展不可持续:传统个人代理人更注重短期利益,提供的长期保险服务不足。很多代理人不具备持续发单的能力,做完熟人业务后很难开展新业务,也就是在保险公司挂了人力。
——社会价值感和社会尊重感低:代理人缺乏明确的市场主导地位,因销售误导和产品错配导致理赔效率低下,保险代理人社会形象差,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卖保险等于骗子”之类的误解和歧视屡见不鲜。
这些问题日益突出。随着人口红利的减少,拉人头的“人海战术”难以为继,传统代理模式的发展遇到了越来越明显的瓶颈。《保险公司销售从业人员注册情况报告》显示,目前保险代理人总数约为770万人,今年上半年代理人总数较高峰期下降20%以上。
虽然代理人人员减少有保险公司主动淘汰人力、“挤水”等原因,但也有代理人人员难以增加的原因。这进一步表明,传统的代理营销模式必须改变。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要加快建立独立的人身保险代理人制度?
独立保险代理人,起源于美国等发达保险市场,是指直接与保险公司签订代理合同,独立开展保险销售的保险销售从业人员。成熟保险市场的独立人身保险代理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其“独立性”体现在没有层级关系,可以同时代理多家保险公司。
业内分析认为,加快建立独立的个人保险代理人制度,是解决我国传统保险营销体制诸多弊端的关键举措。
从代理人的角度来看,独立代理人制度设计的核心优势在于打破了传统的结构和保险代理人团队层层抽成的薪酬计算方式。少部分不再处于金字塔结构的代理人间接利益更高。独立代理人可以独立开展业务,根据代理销售的保险费直接计提佣金,有助于增加收入。这也有助于推动保险代理人向专业化、职业化、精英化转型,从而改善行业形象,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从保险机构的角度来看,这一制度在组织层面节约了大量的运营成本和管理成本。在传统的营销模式下,保险公司要承担大量的人力和管理成本。独立代理人的扁平化结构、高素质人才的配置和专业化的销售模式,将大大降低保险公司的运营成本,促进代理人队伍从低素质的“人头”向高素质的“人力”转变。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独立代理展业对个人的专业能力和素养要求更高,能够更精准地挖掘和匹配客户需求,更好地为消费者提供风险保障服务。此外,独立代理人对自己的保单和客户拥有更大的主动权,有利于代理人和保险公司之间形成更加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也有利于代理人和客户之间建立长期的共同利益,从而有效减少传统营销体系下代理人的销售误导和公信力缺失。
三问: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独立保险代理人?
那么,做一个独立的人身保险代理人有哪些“门槛”呢?
要求大专以上学历(从事保险工作5年以上者可放宽至高中学历),并通过保险基础理论和保险产品知识的专项培训和测试;诚实守信,品行良好,如从未因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秩序而受到处罚;具有承担经营风险的意识,较强的业务拓展能力和创业意愿。
满足这些基本条件,就可以向已经实行单代模式的保险公司申请合作,签订代理合同后就可以独立开展保险销售。
10月16日,由中国平安主办的2021中国平安新锐创业大会在深圳举行,平安“人才招聘季”正式启动。招聘季是中国平安推出的人才招聘计划。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将为代理人提供优培训、优待遇、优发展、优平台,打造专属寿险代理人培训体系。
其中,“卓越培训”将为“卓越+”保险代理人打造为期12个月的专属培训体系,帮助代理人走向“只敢做自己能做的事”的道路。“优待遇”将为代理商打开收入空室,代理商可以通过绩效津贴、培训津贴、专项津贴、开发津贴等方式获得项目收入。在“卓越发展”方面,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为代理人提供全面的晋升路线和清晰的职业规划。代理人成为正式业务员后,可以自由选择组织发展路线或营销发展路线,最终成为“保险企业家”或“保险专家”。
在寿险单代模式探索中,代理人也可以成立自己的保险公司。今年,人人保险启动个险业务,开始探索独立代理人制度。它吸引了4,084个独立代理人,建立了342个独立公司。
四问:独立保险公司可以设立自己的保险代理机构吗?
今年7月,深圳保险业发布了全国首个《独立个体保险代理人注册指引》,简化了独立代理人注册流程,独立代理人可以注册为个体工商户或个人独资企业。
不难发现,在独立的保险代理人制度下,更多的代理人可以有更大的职业发展机会,在这个行业大展拳脚。
“得益于独立的保险代理人制度和人人保险的支持,我获得了一个新的身份——保险企业家!”独立保险代理人庞月涵告诉记者,不久前她的专属代理店在深圳注册成功。“这意味着我可以以‘商人’或‘商人’的方式经营保险业务,自主权更强,成为真正的保险企业家,同时依法享受小微企业社保、税收等优惠政策。”
有了新的身份,庞月涵的客户对她的服务更加认可。“我自身的法律知识背景和人人险的养老业务资源,可以更好地为客户提供退休、养老等综合服务。”庞月涵说。
人人险临时负责人余华介绍,人人险独立代理人模式采用扁平化核算方式,消除传统代理人的组织层级,打破传统代理人模式的佣金制,可以直接快速计提佣金。具有一定经营水平的事务所负责人和合伙人还可以享受经营盈余分配等激励,分享企业发展红利。
独立代理模式受到越来越多保险代理人的青睐。独立代理人制度下不仅职业前景更广阔,利益分配机制改革后收入也更丰厚,让职业营销精英更有信心以保险为终身事业。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麻辣财经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党媒信息国家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和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