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Tik Tok现在发展很快。对于很多创作者来说,内容创作越来越难,破圈之路越来越难。随着创作者的不断涌入,短视频的人口红利基本消失,这是内容创作者不得不接受的事实。但是,短视频领域真的没有赛道和机会吗?本文作者统计了500个账号,分享了他为我们发现的一些机会。
最近很多朋友在后台留言,表示越来越看不懂Tik Tok的内容生态了。隐隐约约,年后没有代表账号崛起,内容创作之路似乎延续了去年的热潮和趋势。可以简单概括为:内容创作权利平等、内容素材和表达的日常使用、以人为本的下沉、内容创作的职业化和专业化。
经过三年的高速发展,内容创作从高潮转为相对平缓的增长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也是在创作者不断涌入,短视频人口红利基本消失后,内容创作者不得不正视的事情。
但除了温柔,真的没有隐藏的潜在轨迹和创作机会吗?带着这个问题,卡斯盘点了一季度涨粉最快的500个账号,试图为大家找到更多答案。
一、是谁?走上一季度涨粉快轨我们来看看增长最快的20个账号(注:不包括媒体、明星/名人、政府机构、综艺节目、官方字节等。),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增长最快的账号分布在很多内容领域。
与去年相比,相同的是:搞笑故事和美食账号依然以创新的内容和差异化的人群赢得用户青睐,在20个账号中分别占据6席和5席;不同的是,高粉账号的面孔都出现在了母婴亲子、动漫/二次元、天赋技能、美颜、教育/培训等赛道上。
他们的出现给看似平淡无奇的内容赛道注入了更多的期待。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去年表现不错的账号,凭借优质的“打”内容和稳定的产出,今年依然可以保持强劲的增粉趋势。分别是@疯狂姐妹、@毒舌电影、@大logo吃北京、@梅斯尼尔、@疯狂小杨哥。
打开视野,关注在Q1快速增长的500个客户的内容类型。我们可以发现,搞笑故事的账号占比明显下降,从27.4%下降到16%。相反,影视娱乐类(主要是电影剪辑和评论类账户)的账户占比大幅提升,达到11.6%。
显然,在整个Q1,这些可以在短时间内满足用户娱乐需求的账户并没有受到4月份打击行动的影响。
除了影视娱乐数量的大幅增长,我们还可以看到,在颜值、音乐、体育健身、三农等领域也涌现出了不少优质创作者。颜值和音乐曲目似乎有回潮的趋势。这背后隐藏着什么原因?我们也将在文章的下一部分重点分析。
此外,有两个趋势值得我们关注:
知识账号的快速增长,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用户的消费需求从娱乐层面延伸到了实用的信息获取层面,而且相比娱乐账号,知识内容的生命周期更长,长尾传播价值更高,也是各平台都急于布局的重点领域。
最后,我们来看看增粉快的TOP1000账号的增粉区间分布。与去年同期相比,可以看出1-3月TOP1000账号的增粉势头明显放缓,多集中在200-300w和150-200w两个增粉区间。
这与2021年用户提前回归工作,内容创作领域没有特别惊艳或创新的账号,当然还有短视频人口红利消失,但竞争对手快速增加等客观因素有关。
总而言之:内容之路留给创作者一夜爆红的机会越来越少。
二、从数据后,我们看到哪些赛道制造惊喜?
1.运动和健身跑道
在TOP500的账号中,运动健身的账号有17个,这也是卡斯数据分析短视频内容生态以来,看到的运动健身内容的最高光瞬间。
通过分析榜单上的17个席位,我们可以看到,有10个席位专注于健康、瘦身和形象管理。
分析其上市原因:
以涨粉最快的账号@ Si薛教主文化传媒为例。三个月,粉增475万。每天思贤老师都会进行两场直播,分别是下午的体能训练和晚上的气质瘦身训练。每次直播时长约2小时。
直播过程中,思贤和她的助手不仅会贴心地告诉哪些用户可以参加训练,还会在直播间主动与用户互动,询问他们跟随运动以来的瘦身成果。
用户在屏幕上弹出的正面反馈,会拉动更多有围观的用户加入当天的训练,从而有效提供用户的关注度和在直播间的停留时长,增加直播上的受欢迎机会。
因为直播过程是免费的,所以这些专注于陪练健身的账号也会挑选一些商品帮助变现。
从带货的商品来看,食品、饮料、服装、美容都偏高,此外还有一些健身工具、书籍等。以@思薛领航文化传媒为例。在过去的30天里,其直播销量达到2512万,平均人气峰值达到7.3万。
2.颜值,乐声道
这两年,似乎成熟赛道的颜值和音乐类都没有什么精彩的账号,就算有也只是个人账号的昙花一现。
本质在于,这些曲目并没有太多的内容。但在1-3月快速涨粉的TOP500账号中,我们发现颜值和音乐曲目都榜上有名,而且排名靠前。
以颜值赛道为例,500强榜单上有35个账号。分析一下这些账号上榜的原因,有颜值真的很尴尬,比如@小透明,甜氧美女,微笑,连女生都会谈恋爱;凭借成熟的直播技巧,与各大主播PK,粉丝无数,比如@娜美;在内容上与各大头部账号的创建联动,从而逆袭上升粉,比如@穿刺草莓粥与@河马君、@锅盖等的联动等。
除此之外,以装扮(化妆)为主的账号比较多,在装扮人物和内容风格上也有一些取舍,比如@小橙,以古风装扮为主;@Real- wit张,专注仿妆;@吉汉汉昂会设计一些虚拟形象反串,通过换妆前后的对比来吸引用户的关注和喜爱。
看音乐曲目,也有28个账号上榜。涨粉最快的账号是@田二白,3个月累计涨粉476万。其内容的一个特点是会挑选粉丝的评论,然后谱曲唱成歌曲。这种KOL翻转品牌的中奖体验,相信没有粉丝不买单的。
在盘点其他快速增长的音乐账号的同时,你可以看到:有人在人的设定上下功夫,比如@中中中,在音乐风格上下功夫的人,比如@中中中中中中中𰵍中中𰵍𰵍中
可见内容赛道不存在绝对的拥挤,内容足够优秀,KOL基础足够硬,拥挤的赛道也蕴含着蓝海。
3.泛知识轨道
这个内容这里就不描述了,但是如上所述,当用户的短视频消费需求从娱乐需求延伸到信息获取的时候,各行各业实用的、泛知识的账号都可以借助精准的算法推荐找到自己的独立受众。
当然,中国社科院看好泛知识账户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前几天,Tik Tok在搞搜索业务。最新数据显示,Tik Tok搜索的月用户已经超过6亿,月搜索量也超过了200亿。
在巨大的搜索需求下,过去一些不易出圈的小众知识账号,除了获得推荐流量外,还有望获得搜索流量的长尾加持,从而获得持续曝光和涨粉的机会。
除了上面提到的四个内容赛道,内容来自三农、天赋技能、生活方式、生活记录等领域。,显示从1月到3月的显著增长。
三、2021年,风往哪吹?通过这些快速增长的账户的数据,卡斯还可以为你发现以下三个创作趋势:
1.虽然以@河马君、@陈辰为代表的“日常纪实”故事依然占据流量峰值,但“精致派”故事账号也有“年轻化”的趋势
只不过比起19年大火的逆袭剧和反转剧,现在大火的精品剧号在选材、人物设计、内容演绎上更有诚意,少了些套路,其中,@中中中中中, @ 中中中𰵍𰵍𰵍中𰵍𰵍20013
2.内容是垂直的,成熟赛道内容“深垂直”的趋势不可逆转。
以食品领域为例。1-3月快速增粉的账号有主打美食溯源的,比如@【寻找真味】老美,主打新鲜治愈的美食制作分享的,比如@-肥猪的日常,也有以美食为载体记录情侣生活中的小美好小幸运的,比如@両両両𰵁両𰵁両𰵁𰵁2
当然,也有专注于某类食品生产,或者做食品商店和挑战的。各种内容也为拥堵的美食赛道增加了不少有趣的点。
3.当地的风越刮越大,蔓延到所有的领域。
如情感领域的@三葱,美食领域的@牛爱芳小春花,音乐领域的@五叔,剧情领域的@川哥等。
这种带有“乡土气息”的内容才能赢得用户的喜爱。一方面得益于Tik Tok的用户下沉。在创作权利平等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视频创作者。另一方面,这些内容的火也寄托了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对家乡的向往,对家乡的思念,对回归乡村的希望的美好情感。
作者:卡斯数据,微信官方账号(ID: caasdata6)
本文由@卡斯数据原创发布。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