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淘宝读取不了相册视频(媒体胡评微信淘宝读相册是侵犯隐私“惯犯”,也不该“惯着”)

网友“Hackl0us”提出,IOS升级15后,使用系统“记录APP活动”新隐私功能,发现微信、QQ、淘宝等国内APP在后台频繁读取用户相册。这引发了各界对隐私的担忧。





网友的图中包含了腾讯、QQ、淘宝对相册的阅读起止时间。比如淘宝:




用户的担忧可以理解,官方应该及时回应。微信确实回应了:



主要内容:

1.IOs系统为APP开发者提供了通知相册更新的标准。相册内容更新时会通知APP提醒APP可以提前准备,APP的准备行为会被记录为读取系统相册。

2.此前,用户已经授权微信读取“系统相册权限”。为了方便用户在微信聊天中按“+”时快速发送图片,微信已经利用了这一系统能力,让用户发送图片更加快捷流畅。

3.以上行为只是在手机本地完成。

4.在最新版本中,微信将取消系统能力的使用,并优化快速发送地图的功能。


有基本认知能力的人应该看清楚:

1.这是操作系统的“标准能力”,不仅微信和淘宝在用,大量app(包括国内和海外)也在用。

2.这种“标准功能”形成了相册和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相册通知APP“我更新了”,但不构成实际的相册阅读。“每次阅读时间”实际上是该功能触发的通知从“开始”到“结束”的时间。

3.这种行为只是在手机里完成的,并没有窃取用户隐私(其实对于微信、淘宝这种同时拥有数亿在线用户的应用来说,是无法远程全面读取相册的)。

4.从微信的体验来看,这个操作的直接体现就是用户刚刚拍摄或下载了一张照片或图片,在微信聊天中按“+”就会出现一个有小图片的小窗口,一点点就可以发送。这是一个非常方便的聊天、购物评论等操作。这种操作并不新鲜,不仅在iOS,在Android 也是如此。

5.这种做法是否合适可以讨论,比如原网友提出的是否是过分的要求,是否构成不必要的功耗和内存占用。在微信、淘宝等非使用状态下(只在后台,甚至是关闭状态下),这种阅读有必要吗?应该在APP还是操作系统中修改?

6.但媒体在了解事实后直接打板子,就有点过分了。


例如,论文《立即评论》:





手机淘宝读取不了相册

比如新京报:





事实上,隐私和便利之争并不是第一次,最经典的莫过于2017年华为荣耀Magic和微信之争。荣耀Magic为了方便手机用户使用,增加了智能分析,包括分析用户微信中的数据,将这些数据在不同APP之间打通,用户确实可以更方便,但微信认为,荣耀Magic侵犯了用户隐私,而华为认为已获得了用户的授权。



相比微信、淘宝等被举报的“窃取用户相册”,那才是真正的用户隐私之争。


其实这种隐私之争一直存在于操作系统、手机、应用中。虽然都是为了给用户更好的体验,而且操作系统、主流手机品牌、头显手机应用都非常重视用户隐私,但是信息是属于用户的,如何保持适当的信息利用度和便利度取决于用户。用户的能力是有限的,相关机构和媒体应该集合专家的力量,促使其向合理的方向发展,而不是直接给APP扣上“什么时候学会尊重用户隐私”“老问题习惯不了”的帽子。尤其是这个“窃取用户相册”只是系统相册和应用之间的一个“通知”,并不涉及用户隐私。也许“外行评论”也是某些媒体的“毛病”,不该习以为常?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