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券平台怎么做(电商平台优惠券的前后端设计)

每次逛网上商城,总能看到这样那样的促销活动,同时总会往账户里“塞”一把优惠券。推广是所有电商平台日常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达到带新品、促销活动、卖库存、制造爆款、提高客单价、扩大品牌知名度目的的手段。本文将重点介绍优惠券的前台和后台模块。



由于业务方向和运营推广的原因,优惠券的类别和规则往往以不同的维度和多种形式呈现。

在设计优惠券系统的前后台时,作为一个产品,我们不仅要了解市面上大部分的优惠券(跨店满减券/Plus会员无门槛券/推送定向券等。),还需要知道各种繁琐的规则,而且我们还需要因地制宜,根据产品经营实体进行分析,找到推广公司产品的新途径。

下面是一些我经常用来买B2B的图(其他考拉/国美/小米此处不展示):



在了解了各大平台的电商优惠券的特点和用途后,按照规则进行不同维度的划分,也有助于梳理产品规则和产品流程,防止一场备受期待的促销活动因为规则碰撞或流程疏漏而变成“黑天鹅事件”

17年有几个典型案例。某天猫商家的电视价格放错了。60寸4K只卖1999,一小时损耗高达400W。JD.COM某商家优惠券叠加,100串珠子放在一起下单2元;猫、商城、品牌店等错价更是数不胜数。羊毛群的大佬们会让你怀疑自己的人生。(Ps:关于优惠券的漏洞,可以参考作者的另外两篇文章:《从产品流程,重复拼多多的风控漏洞》和《重复淘宝双十一,我用产品想薅羊毛》)

一、分配方式

这里的优惠券分发方式有两种,系统分发用户收集



系统支付是根据行为操作来判断的,我们分为系统自动支付和人工支付。

  • 自动系统支付:制定规则,系统程序设置满足规则后会触发发放凭证的逻辑。满足条件后,用户主动或被动触发获取优惠券,可以是主动触发(短信链接/销售定向优惠券发放),也可以是被动响应。被动回应有以下几种形式:1。进入页面时,新用户条件或遇到场景触发弹窗通知用户获取xxx课程优惠券;2.用户数据行为分析。判断对应的用户需求,有针对性地推送对应的需求券,适时弹出促销。(PS:条件触发,弹窗已收到,饿的时候有人送饭到你嘴边,太美妙了)。两种方式的效果,作者倾向于被动触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自然的方式比不引人注目的方式更能向用户传递优惠,而短信通知的方式不仅要花钱而且经常被误认为诈骗信息。
  • 人工支付:当有对用户的奖励或补偿时,可以由客服或运营商人工支付。在这种我们具体指的补偿机制下,发送特定的补偿凭证,对用户进行关怀和安抚。
  • 用户是按照获取级别来划分的,我们分为一级和二级。

  • 一级集合是指活动页面的直接集合。
  • 二级收集是指通过“任务”达成条件,大致分为三种方式:共享收集、签到奖励(签到系统)和积分兑换(积分系统)。其中,分享和领取的内容可以多种多样、灵活多样,包括固定金额通用券、定向券、随机金额券、n次最大等。具体实施需要和策划部沟通。
  • 一级收藏简单粗暴,二级收藏增加用户粘度,哪个更有效?个人认为还是要通过数据说话。毕竟不同的产品品类不同的用户群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年轻人可以接受很多招数,但是如果你让一个50+的大叔去计算各种淘宝优惠规则,他肯定是不耐烦,不愿意做的。二次元收藏通过与用户的互动提升生活,缩短用户之间的距离。个人建议这种收藏可以提高优惠券的价值。

    第二,规则的运用

    发了优惠券之后,当然是给用户用的。这里需要制定严格的使用规则。使用规则分为三个部分。内容显示优惠券规则和优惠规则

    根据内容,简单来说,优惠券可以分为交易前/交易中/交易后三种状态。

    交易前:前端部分需要一个优惠券库,存储用户获得的所有优惠券。事务:即事务选择规则。有三种默认交易选择逻辑:默认使用折扣最大的优惠券/默认使用时间先过期/手动选择。其中最大的优惠会涉及定向券和通用券的大小对比。

    交易后:即订单完成后所有凭证的变更。首先,无论订单交易成功还是取消或退款,都意味着订单完成了最终状态,所以券的状态必须发生变化。如果是完成订单或取消订单的退款,根据开发进度考虑是否增加一个退款逻辑,即将使用过的无效券重新设置为无效券(或者一刀切,没有这个逻辑,使用就无效,需要售后补券)。



    规则是运营中最重要的。

    说到钱,一不小心可能就要卷铺盖走人了。所以,定制优惠券逻辑,做好后台沟通尤为重要。参考目前世界上数不胜数的优惠券,我粗略整理了一下,分为三类:叠加法则、满减法则、提前还款法则。



    叠加规则可以分为两块:相似叠加/全额累计减少/唯一使用。

    这里同类产品的叠加比较复杂。购买一个产品可以使用的优惠券有很多种,就是通用的通用券或者运费券。你可以参考JD.COM。比如手机原价2000元运费6元,可以用100张移动优惠券,可以用6元运费优惠券,那么结算就是2000+6-100-6=1900。

    另一种是购买两种或两种以上同一品类的商品归为一个品类的商品,该品类的商品总和如果符合优惠券的品类,可以减免。

    举例:电器A的价格是200元,电器B的价格是400元,电器的通用优惠券规则是600减100。然后买电器A和电器B结算200+400-100=500元。全累计还原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达到总量时减去多少量,有点类似类似叠加全累计还原,但逻辑要简单很多。

    优惠券平台

    《出埃及记》:任何参加活动的商品满1000减200,就像逛商场买衣服的活动一样。最后是唯一用途,没有其他优惠的叠加是不可行的。

    满减规则这里我们分为三部分:额度折扣/指定折扣/优惠券折扣。

    限额通常适用于折扣通用券,如9折券,上限为200折。

    《出埃及记》:我有一张全场9折券,最高优惠是200元,所以如果我买一台2万元的电脑,实际最高优惠只能是200元。优惠是指特定产品的优惠券,只能用于一定数量的产品。优惠券折扣最容易理解,就是优惠券上的折扣金额能有多少就有多少。

    提前还款规则,和我们说的万能券不一样。

    它类似于万能券,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预先固定的金额可以从更高的金额中扣除。我不建议预付费和通用券叠加,需要在业务类别进行预判隔离,往往会造成巨大的业务漏洞。

    优惠券规则分为三个部分-状态、范围和时间。

    状态可以分为四类,已用/过期/过期(退款取消订单生成的优惠券)/未用。范围分为两类,整体类和指定类(指定类可以用于很多不同规则的派生,此处不展开)。时间分为两类,收藏时间和使用时间。



    三、背景设计

    通过第一、二个组块的陈述,程序员可以对优惠券后台建设有一个初步的架构方案,个人建议后台设计一定要灵活多变。否则,当业务影响到产品,改变运营形式时,开发成本会异常高。

    后台设计主要有三个组成部分:制单、验证取消、凭证取消[/s2/]。购物车逻辑和合并支付逻辑的难度相对较小,可以参考市场上现有的很多逻辑进行开发。



  • 作为优惠券诞生的第一步,一套复杂的规则往往是运营的噩梦。比如,当优惠券适用于商场、店铺、单品、组合产品,再与优惠券本身的规则叠加,就很容易看出优惠券的漏洞。在制定经营价格时,你不了解业务,不熟悉规则和具体的产品价格,很容易让你出现“乌龙”事件。所以有些电商平台在设置业务后台的时候就做了价格提醒。
  • 核销主要有付款场景。这时候就需要后台两次核对用户优惠券信息,匹配相关用户优惠券,订单完成后及时更改优惠券状态。另外,还有优惠券过期的情况,后台也需要及时更改过期状态。
  • 退订优惠券处理主要针对用户完成订单并进行售后(退款或退货)时的优惠券返还机制。简单来说,有以下几种情况:
  • 订单取消优惠券不予退还;
  • 订单取消券等额返还(使用规则不变);
  • 取消订单优惠券,全额返还。
  • 在这里,我建议第三种,即全额退款。但是遇到特殊情况,比如跨店优惠券需要特殊处理。如果订单被取消,所有优惠券将被退回。如果允许部分返还,跨店优惠券按比例返还,其他叠加优惠券不返还。

    四。其他:息票和股息

    另外,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当公司有分公司和经销商(代理商)时,优惠券的使用会涉及到代理商的分销。简单来说,优惠券活动由集团统一使用,利润分成规则是根据集团之前制定的销量等条件,优惠券的折扣金额并不是由集团单独承担。具体实施还需要各部门讨论。

    优惠券作为运营中常用的一种策划推广活动,相信大家的公司都有一套成熟的产品设计方案。然而,作者在结尾插入了一句话。无论如何,券一定要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制定相应的优惠规则和策略,明确各种优惠政策之间的界限,才能在风险控制思路上有所停留。

    同时,优惠券促销也是一把双刃剑,优惠券的价值在于带来新品、推广活动、销售库存、制造爆款、提高客单价、扩大品牌知名度的目的。任何优惠券活动,前期都需要计算运营活动成本和预估活动效果,中期根据“A/B测试”及时调整,后期重复活动,分析整个活动的价值,判断投入产出比,选择最合适的推广手段。

    本文由@四月春波原创发布。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