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粉丝最多的人是谁(1500万粉丝背后,谁制造了“完美偶像”谷爱凌?)

作者/张《财经天下周刊》作者

编辑/董雨晴

天才华裔少女顾艾玲不仅在滑雪方面展现了惊人的天赋,还以1580的SAT成绩考上了斯坦福大学,证明了自己的又一次成功。这种学术生涯双丰收的大满贯人生,是大众对成功人士的普遍看法,也是大众传媒和娱乐圈最受欢迎的“完美偶像”。



绰号“青蛙公主艾玲”的顾艾玲,微博粉丝426万,其中278万粉丝来自最近七天的新关注。她的纸条上写着,“自由式滑雪世界冠军”。

这个18岁的女孩在社交媒体上被称为天才少女。她于2003年出生在旧金山。9岁时,她获得了美国青少年锦标赛的第一名。17岁时,她已经获得了60枚奖牌。2019年6月,她正式宣布三年后将代表中国参加北京2022年冬奥会,“中国自由式滑雪运动员顾艾玲报道”这句话成为很多人的第一印象。

三年后,顾艾玲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跳台项目中挑战两周1620度高难度离轴转体,成功夺得该项目金牌。

镜头中,高质量完成动作的顾爱玲掩面而泣,社交媒体也在那一刻激动不已。



顾艾玲每年有25%-30%的时间在中国度过。她的母亲和祖母都住在北京。她在首钢大平台比赛起跳的时候甚至能看到她在北京的家。对于这个女孩来说,她对北京的记忆不仅包括北京美食,还有“海淀黄庄”补习班的氛围。

大家都爱顾爱玲,不仅仅是她的冠军地位,更是她的阳光、向上、纯真、自律和一个学霸的存在。作为奥运明星,顾艾玲身上有太多让人心动的元素。结果冬奥会期间,几十个品牌蜂拥而至,抢夺她的代言资源。

“顾爱玲”已经成为街头巷尾、饭后甚至很多人社交媒体上的新社交货币。

18岁天才少女

微博见证了顾艾玲一路走来的过程。

十岁的时候,顾艾玲第一次注册了新浪微博,因为开始滑雪的时候,她戴了一个绿色的头盔,上面有一个小皇冠,还有一个粉色的发卡。她总是被称为青蛙公主,这就是她微博名字的由来。

在社交网络上,她真的太活跃了。注册微博后的8年里,顾艾玲在自己的微博上发布了700多条微博,平均每4天发布一条。比赛期间,她白天在平台上比赛,晚上还要和朋友在社交网络上“对战”。她似乎有着用之不竭的体力,在社交网络上活跃得像个“营销号”。

对于10岁的顾爱玲来说,学会做实际问题是纪念微博的一件喜事。微博加的这张图中,和她同龄的孩子正在兴高采烈地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教室的门帘上印着“高思教育”四个大字,网友们就知道顾爱玲回国上补习班了。

2019年夏天,她已经成为一名高三学生。她一本正经地看着微博视频里的一道双曲线数学题,嘲笑“海淀高中生每天的暑假就是吃完饭做作业”。那时候她在微博的互动比她十岁的时候多了一点。有网友对她评价:“用焦点三角就可以了。而你是如此美丽,你的心和我的心永远不会相遇。"

在微博里,顾艾玲和很多中国学生一样,爱吃爱玩爱分享,但也在滑雪比赛中拿过奖,不想做作业。

2019年,她开始尝试拍摄Vlog。湖边度假,下海郊游,甚至滑雪的体能训练都成了她拍摄视频的素材。“吓死我了,我妈。”在一段视频中,顾爱玲小心翼翼地捧着一条生鱼,对着镜头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这是她和奶奶一起拍的中餐Vlog。

她还在微博上发言,说新西兰汉堡比她的脸还大;她热衷于自嘲,说她在飞机上睡得像条虫一样,到了雪原就变成了一条龙。她喜欢帅哥。11岁的时候,她和男孩子一起滑雪。她激动地在微博中写道“有两个帅哥撑着,美得我都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她也做了许多凡尔赛演讲。12岁的她说自己“以全美年龄组第一名的成绩进入新学年”;16岁那年,她发了自己的滑雪视频,配文是“奶奶(其实是奶奶)第一次来现场看我滑雪,一高兴就赢了双软木塞1260(空三周半”;17岁的她在微博中激动地说,“今年我成为了学校历史上第一个提前一年高中毕业的人。”

参加北京冬奥会的时候,别的运动员都很紧张,顾爱玲却24小时上网。有网友对顾爱玲在冬奥会上的表现做出悲观预测,她在下面评论“你为什么不相信我”;其他运动员正忙于熟悉奥运村的新环境。顾艾玲已经在宿舍走了一次变装时尚的猫步,自信地说自己的第一个冬奥会项目很有希望拿金牌。

她从不吝啬分享她的快乐。2月8日,在获得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5个小时后,她登录自己的微博账号,写下了“这辈子最幸福的一秒”。

在顾爱玲的微博里,快乐、真实、自由永远是她人生的基调。



(来源:顾艾玲微博)

另一个“谷爱凌”

当顾艾玲在微博越来越活跃的时候,其他社交媒体平台也注意到了这个流量巨大的体育明星。

2021年最后一个月,顾艾玲一口气拿了四个冠军。作为小红书的官方代言人,她在小红书开设的社交账号也已上线。

在小红书里,顾艾玲更像是一个时尚博主。在13篇发表的笔记中,她除了分享自己日常的滑雪训练,还分享了自己的冬奥衣服,以及在冬奥会开幕式上的自拍。在这张冬奥会开幕式的自拍中,顾艾玲穿着一件属于中国代表团的红色呢子大衣,直接给了她47万的赞,成为她发表的笔记中赞数最高的一张。

获得大跳台冠军后,媒体捕捉到了顾爱玲手上的四枚蒂芙尼戒指,立刻引起了小红书种草的风波。有笔记指出,顾爱玲手上的戒指加起来有48000元。在小红书中,有200多条关于顾爱玲戒指的笔记。

从《谷爱玲种草》到《谷爱玲种草》,围绕着谷爱玲,小红书也以“谷爱玲仿妆”、“谷爱玲同款滑雪发型”、“谷爱玲美甲”、“谷爱玲同款穿搭”走红,“谷爱玲”成为新的时尚密码,而在日常的内容运营中,小红书也尽力寻找谷爱玲与小红书气质的契合点。

“我的滑雪头盔一开始是一只青蛙。后来家里养了两只猫。我觉得他们很可爱,所以我在头盔上放了一只猫。今年我的头盔是一条龙,因为我觉得它特别厉害,有点魔力。”顾艾玲在小红书账号里分享了自己的滑雪装备,昂贵的滑雪装备充满了中国元素。

在小红书里,顾艾玲除了是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还有两个标签:模特和学生。在欢迎顾爱玲进入小红书的官方问答中,小红书的提问几乎不涉及滑雪,大多集中在顾爱玲的后两个标签上。比如她会问顾爱玲怎么关注时尚资讯,最近在看什么样的书,她最喜欢的艺人是谁,有没有分享过她备考SAT的经验等等。

账号开通两个月后,顾爱玲的小红书粉丝数达到140万。两人都是中国女滑雪运动员,而许的粉丝数只有2.3万。总赞数和收藏数都没有顾爱玲的笔记高。作为冬奥会冠军,短道速滑运动员任在小红书平台拥有4.9万粉丝。

微博粉丝最多的人

顾玲的Tik Tok账户于2018年8月开通。第一个视频是关于滑板的,但今年她只更新了两个Tik Tok。之后2019年3篇,2020年3篇,2021年10篇,剩下19篇2022年发。

在冬季奥运会上获得冠军后,顾爱玲在Tik Tok的粉丝飙升至1000万。“谷爱玲的粉丝数量暴涨”也登上了Tik Tok的热门榜单。很明显,Tik Tok政府介入操作,各种话题开始出现,比如“顾爱玲颤抖的声音说明拿金牌有多难”、“我和顾爱玲合影”、“顾爱玲的路人视角”等等。

2021年,顾艾玲从年初到年底,赢了好几个世界大赛。在12月份赛季首秀后的36天里,她赢得了6个冠军。国际雪联形容顾爱玲“除了赢什么都不干”。顾艾玲合作过20多个品牌。从国外的LV、蒂芙尼、凯迪拉克、雅诗兰黛,到国内的中国移动、JD.COM、袁琪森林、瑞幸,都在谷爱玲身上看到了商业价值。她的社交媒体也成了商家施展才华的地方。

据《财经天下周刊》统计,从去年12月至今,顾艾玲共发布了24条微博,其中12条为商业广告,占她所发微博总量的一半。她在Tik Tok的账户也没闲着。从今年1月24日到1月26日的三天时间里,顾爱玲在Tik Tok的账号发布了三个商业视频。

运动员比赛期间,通过社交平台进行高密度的商业推广,在国内体育界非常少见。以刚刚结束半年的东京夏季奥运会为例。作为本届奥运会商业价值最高的中国运动员,苏在比赛期间发布了6条原创微博,其中4条为商业广告。赛后一个月,苏发布了六个商业广告。获得乒乓球男单冠军的马龙,比赛期间只发布了一条原创微博,赛后半个月只投放了两条商业广告。

看顾艾玲现在微博里的账号,我觉得她更像一个偶像明星,而不是运动员。有着多年偶像化经验的马骁告诉《财经天下周刊》,“和顾艾玲一样,很多顶级明星在不出名的时候,也经常和粉丝分享自己的日常,发原创微博。火了之后,微博上全是广告。”马骁还拿曾经和顾艾玲拍过宣传片的明星杰克森·易(Jackson Yee)做例子。他以前会发很多有趣的微博,现在他微博里的原创内容已经很少了。



社交媒体上的谷爱凌效应

流量爆炸。

这是2月8日上午顾爱玲冬奥夺冠后,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大数据也在佐证顾爱玲流量爆炸的事实:顾爱玲夺冠当天,微博服务器临时宕机,顾爱玲一个人就占据了前50热搜榜的26个热搜;夺冠前后6小时内,顾艾玲微博上涨91万元;Tik Tok的粉丝数单日增加了240万。在Tik Tok热搜榜的10个热搜中,关于顾艾玲的热搜占了8个。微信的搜索指数也在当天达到峰值,达到22亿次。

各方媒体也对顾艾玲赞不绝口。比赛当天10点左右,人民日报微信官方账号还在照常发出抢红包的文章。一个小时后,顾爱玲的比赛结束后,人民日报连发四条都与顾爱玲夺冠有关的推文。8日,人民日报微信官方账号共发了12条推文,顾爱玲占了5条推文。

这种治疗并不常见。以东京奥运会为例。东京奥运会第一枚金牌获得者,中国第一个进入男子100米决赛的运动员苏,以及14岁三跳满分的跳水运动员,都没有过如此盛况。

顾爱玲变成了橡皮泥,在举报下捏成任何形状。有人注意到她在海淀黄庄补课,于是《顾爱玲的妈妈是“海淀妈妈”的天花板》迅速成为朋友圈的爆款文章,引发了人们对精英教育的思考;有人说她爸爸是谷歌五号的员工,关于她爸爸是谁的猜测甚嚣尘上,直到当事人出来造假澄清。

毫无疑问,顾艾玲已经成为商业化成功的体育偶像,社交媒体的推广更是在全网掀起了一波顾艾玲效应。为什么说顾爱玲?有一种理论认为,顾爱玲具有完美偶像和越轨行为(偏离某种行为准则的行为)的双重基因。

天才华裔少女顾艾玲不仅在滑雪方面展现了惊人的天赋,还以1580的SAT成绩考上了斯坦福大学,证明了自己的又一次成功。这种学术生涯双丰收的大满贯人生,是大众对成功人士的普遍看法,也是大众传媒和娱乐圈最受欢迎的“完美偶像”。

如果仅仅是这样的“完美偶像”,显然不足以衬托出顾爱玲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她身上有一种与完美偶像不完全契合的偏差感。



当你完全有信心锁定奖牌的时候,就要“不要听妈妈的”(注:在第二跳锁定总分和高分后,顾爱玲曾打电话给妈妈咨询是否挑战更高难度,妈妈曾建议她“不要冒险”,“再做一个安全的动作就好了”。),在总决赛上尝试你之前从未挑战过的1620难度;赛前,人们一直批评频繁的商业广告,但他们决心在最前线回答网友的问题.....顾爱玲的一系列“大胆”表现,其实是与其“完美偶像”人格不符的越轨行为,但在社交媒体的世界里,这样的“越轨人格”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兴趣。电子屏幕是欲望的屏幕,观众的注意力是社交媒体的财富密码。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曾说:“似乎世界上没有人愿意被称为偶像崇拜者。这话是挑衅,是侮辱。”不过,顾爱玲只是放在心上。十八岁的她,从容地享受着鲜花、掌声和盛大的赞美,不拒绝外界社会对她的建设和拆解。

顾爱玲就像1+1这个最简单的公式。在作家眼里,1+1 = 3;在数学家眼里,1+1等于2;在哲学家眼里,1+1=0。无论是时尚博主还是偶像明星,社交媒体都希望1+1等于几,顾艾玲等于几。

“我喜欢飞行的感觉,像风一样自由——无论是在雪中还是在海里。”2018年,15岁的顾爱玲发布了这样一条微博。也许只有风知道,引起全民狂欢的顾爱玲效应最终能带来什么。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账号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在任何渠道或平台转载。违反者将被起诉。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