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惠物流单号查询电话(RCEP生效将为中国带来什么?明年中国外贸很可能要过一个“大坎儿”?商务部发言人这样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年1月1日,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将正式生效。首批生效国家包括6个东盟国家和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4个非东盟国家。

在今日(12月30日)国新办举行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商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了RCEP高质量实施促进对外贸易平稳发展情况。会上有哪些不可错过的重点?给你梳。

明年生效的对外贸易和RCEP的发言人这样说。

商务部副部长任红彬:今年以来,外贸实现“高坡”,成绩来之不易。明年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很可能要过一个“大坎”。RCEP对中国构建新的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接下来,以RCEP的有效实施为契机,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

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干:RCEP如期生效,这是一个极具贸易创造力的宝贵市场机遇,也是明年稳定外贸的重要抓手。

商务部国际经济贸易关系司司长于本林:RCEP是稳定外贸和外资的有力抓手。协定生效带来多重积极效应,将进一步稳定中国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促进产业升级,激发市场活力。

RCEP将给中国带来什么?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指出,RCEP是稳定外贸和外资的有力抓手,协定生效带来多重积极影响。

首先,RCEP有利于扩大中国优势产品的出口。中国与RCEP国家的贸易额约占中国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这些国家都是中国重要的经贸伙伴,其中东盟、日本和韩国分别是中国的第一、第四和第五大贸易伙伴。中日首次达成自由贸易安排,双方在机械设备、电子信息、化工、轻工纺织等多个领域大幅降低关税。特别是明年中国输日关税产品的57%将立即实现零关税,对贸易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从贸易便利化的角度来看,各成员在海关手续、检验检疫、技术标准等方面做出了高水平的承诺。,特别是他们承诺尽可能在货物到达后48小时内放行货物,并力争在货物到达后6小时内放行快件和易腐货物,这将有助于提高物流通关效率,促进出口增长。

从电子商务的角度看,各方承诺推进“无纸化贸易”,承认电子签名的效力,为网络交易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有助于企业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扩大出口。

第二,原产地规则积累大大降低了商品享受利益的门槛。这将鼓励制造商更多地利用区域内的原始材料,便于成员国共同享受商定的零关税待遇,并有助于该区域形成更紧密和更具弹性的产业链供应链。我国中间产品的生产和贸易将受益,纺织原料、汽车零部件、电子元器件等上游产品的出口将进一步增加。

第三,RCEP将促进中国和其他成员国之间相互投资的增长。在服务贸易领域,各方都做出了高水平的开放承诺。在投资领域,各方以负面清单形式做出承诺,外资准入更加宽松,大大提高了政策透明度。货物、服务和投资开放的承诺将叠加,贸易投资便利化将得到制度保障,产业链和供应链将更加融合,区域投资将更加活跃。中国产业门类齐全,配套能力强,生产效率高,更有潜力吸引国内外企业来华投资。

今年,跨越“两万亿美元”大关的最大贸易国地位更加稳固。

预计今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有望达到6万亿美元,增长超过20%,将跨过“两万亿美元”大关,第一大贸易国地位将得到巩固。与去年相比,进出口增加约1.3万亿美元,相当于过去10年增加的总和。前三季度,出口和进口的国际市场份额分别达到15%和12.1%,创历史新高。

对外贸易结构呈现新特点。机电产品出口占59%。

2021年,外贸结构呈现新特点,新兴市场贸易更加紧密,民营企业引领作用更加突出,中西部地区潜力不断释放。前11个月,新兴市场占中国出口的49.5%,民营企业占出口的58%,拉动整体出口增速20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潜力不断释放,出口增长34.9%,高于整体出口增速,出口附加值不断提升,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占比59%,电动载人汽车出口增长2.5倍,单价增长35%以上。

中国对全球进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4.1%,货物出口增幅创十年同期新高。

今年,“十四五”外贸高质量发展规划出台,创新发展升级加快,跨境电商和市场采购两位数增长,外贸企业超过1500家,海外仓库超过2000个,保税维修项目建成130个。与此同时,离岸贸易也迅速发展。

前三季度,货物出口增量占GDP增量的27.8%,创十年来同期新高。新登记外贸经营者达到18.4万人,稳定就业作用突出。保障先进设备、关键零部件、重要能源资源和优质消费品进口,维护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前三季度,中国对全球进口增长的贡献率为14.1%,防疫物资和疫苗出口有序,支持全球抗疫合作,展现了大国责任。

加工贸易进出口规模快速增长,未来仍将是重要的贸易方式。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工贸易仍然是我们衔接国内国际双循环、巩固和提升国际供应链优势的重要方式。今年前11个月,加工贸易进出口1.1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9.3%,其中出口7400亿美元,同比增长17.7%,进口4417亿美元,同比增长22.2%。进出口规模为2015年以来同期最高。2022年,继续支持加工贸易转移承接,加强对加工贸易企业的服务,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对中小外贸企业的政策扶持一直在路上。

目前,中小微外贸企业面临着缺芯、缺柜、缺工、成本上升等问题。对此,一系列帮扶措施将集中在: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减轻企业负担。继续加快出口退税进度,明年出口退税平均时间在6个工作日以内;缓解国际物流压力,为企业降低成本。鼓励外贸企业与航运企业签订长期协议,引导各地和进出口商协会组织中小微外贸企业与航运企业直接对接;巩固和增强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减轻企业压力;加大对金融企业的信贷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取“再贷款+政策性融资”的方式对小微外贸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针对外贸企业出口信用保险政策采取了哪些措施?

出口信用保险是国际通行的支持外贸企业的政策措施。今年以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面临的风险加大,对出口信用保险的需求更加强烈。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针对企业普遍遇到的四个共性问题,有相关政策提供风险保障:

第一,为解决进口商拒付问题,应加强装运前取消订单的风险保障,通过各种渠道督促买家履行义务。同时加快理赔程序,坚持应赔尽赔。

二是针对国际运费高的情况,优化海外仓项目承保条件,支持海外仓在降低运输成本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现在,“出口信用保险+海外仓”模式很受企业欢迎。

三是针对中小企业信息获取难、融资难的情况,推动完善信息服务,及时向企业提供买方信用信息,同时发挥政策性融资增信、便利企业融资、增强流动性的作用。

四是针对“走出去”风险上升的情况,加强了中长期保险的承保。截至目前,中信保险公司年承保规模超过8000亿美元,为16万家外经贸企业提供保险服务。

2022年中国外贸将加强跨周期调整。我们做什么呢

特惠线物流查询

明年,在疫情趋势不确定、全球经济复苏不平衡、发达经济体和低收入国家复苏差异较大等复杂形势下,中国外贸很可能会经历一个“大坎”。商务部发言人表示,将加强跨周期调节,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多措并举稳定外贸:

一是抓紧实施跨周期调整和稳定的外贸政策。出台配套措施,加强宣传解读,让企业尽快享受到政策红利。同时,加强监测预警,储备新政策。

二是不断推进外贸创新发展。抓好新一批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扩容,不断完善境外智慧物流平台,建设离岸贸易中心城市或地区,努力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建设一批全球贸易数字化试验区。落实双碳目标促进绿色贸易发展。

三是全力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和畅通。继续推进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高质量发展,支持加工贸易创新发展,培育新一批边境贸易加工试点,深入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培育贸易双循环企业,不断促进国际物流和结算畅通,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四是帮助外贸企业开拓市场。深耕美欧等传统市场,进一步拓展东盟等新兴市场,精心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广交会、交易会等国际展会,高质量打造“一带一路”,深化“丝路电商”合作,以RCEP有效实施为契机,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

(央视记者关宏宇、张伟)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