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莹本报讯(记者崔、见习记者、通讯员)“梆梆梆…………”,一阵轻快的敲击声从尉氏县曹楠乡江沟村65岁的贫困户家中响起,一个由自己改造的手工小作坊成了他的致富秘诀。"这是罗江手工制作的簸箕."该村驻村工作小组组长张凤琴拿着簸箕桶告诉记者。
江沟村人口基数大,大龄困难劳动力多,外出就业不易。尉氏县第三高级中学江沟村驻村工作队得知这一情况后,积极策划,通过联系全县各中小学开展“扶贫进校园”活动,既解决了贫困户的销售问题,又增加了工艺品的文化传播影响力。同时,我们还鼓励人们通过联系爱心企业建立“家庭小作坊”,开发高质量的工艺品加工项目。目前,江沟村已成立10多个家庭手工业小作坊,生产各类手工艺品、针织品、日用品。
“这几年多亏县里派来的工作队帮我开拓销售,每天能赚几十上百块钱。我脱贫后,最大的愿望就是用家庭作坊带动更多干不了重体力活的乡亲增加收入,奔向小康。”说起这两年的变化,罗江开心地笑了。
(映象网开封新闻热线:18003711879,投稿邮箱:hnrcnkf@163.com。映象网“大象护卫办公室”电话:1800371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