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怎么编辑文章(分享一套公众号写作流程,不觉得牛逼算我输!)

数据显示,2018年微信官方账号已经突破2000万,同质化越来越严重。每天,选择更多的题目和素材是大多数运营者的难题。

鹅,风向标的存在就是为了解决运营中的难题,所以今天给大家带来一套微信官方账号写作流程,让写作不再是难题!



微信官方账号,写作

以我们为例。

一篇文章的输出分为四步:选题、写作、标题、排版

一、选题

一篇好文章不仅是作家的文采,更是文章的主题。文采可以锦上添花,但不好的题材很难变成金子。

题目选择有两个参考。

1)匹配用户的心理诉求

微信公众号如何编辑

我们将在月底召开选题会,通过充分的头脑风暴和讨论来确定下个月的选题。提前一个月选定的题目没有时效性,参考标准是用户的心理诉求。

通过对长期降水数据的分析,可以判断稳定的选题方向。比如我们自己的文章,与“增粉”、“引流”相关的文章会更受欢迎。

2)找到一个合适的入口点

满足用户心理诉求的内容非常多,读者可以选择消费其他渠道的内容。这时候就需要找一个合适的切入点。

我们没有直接呈现内容,而是切入当时的热点话题进行创作。这暗示了用户的一种微妙心理:他们确实有学习的需求,但手指会背叛大脑,选择点击“更关注”而不是“更有用”的内容。

出于同样的考虑,我们推出了“影视”这个话题。当然,如你所猜,影视作品只是我们的切入点,我们文章的核心价值其实是与运营相关的知识和理念。

二。写作

写作的过程可以比作一个服务过程,比如,小保健吧。首先,如何引起客人的兴趣,把他们拉进来;然后,如何善待客人,让他觉得很开心;最后,如何让他在走出店铺的时候获得强烈的满足感和深刻的印象。(怎么感觉很脏~)

1)如何吸引顾客

这种欢迎的作用是由文章的开头来发挥的。一个好的欢迎可以是亲切和自然的,热情和愉快的,或者有趣的。简而言之,为了取悦人们,人们想要了解你(店内的服务)。比如《坏天才》影评的开头:

昨天老板放我半天假去看坏天才。看完之后,我为我的老板感到深深的担忧,因为我从电影中看到了商业世界的底层逻辑。有我这样的下属,他被篡位恐怕只是时间问题。

趁老板今天不在公司,我偷偷把文章发出去,明天删掉。读者要抓紧收集截图,不要毫无征兆的说出来。

2)如何给用户快感

这是关于阅读体验的。我们的基本思路是:如何给用户尽可能多的阅读乐趣。在对大量文章进行提纯后,我们将阅读乐趣分为以下三类:

①流畅度

语言表达建立在容易理解的基础上,让用户在阅读中感到流畅,毫不费力。笔者的经验是直接假设读者是一群小学生。例如,下面两个表达式:

原文:

假设辣条的成本是5元,有三个消费者——富人、普通人和穷人,他们分别愿意花20元、15元和10元去购买。

修订版:

假设辣条的成本是5元,有三个消费者——富人、普通人和穷人。买这包辣条,富人最愿意花20元,普通人最愿意花15元,穷人最愿意花10元。

原版中,读者需要思考,修改后就不需要了。

但作者还是认为这种表述不够简单,所以提供了一个表格给读者:



微信官方账号,写作

②情感愉悦

在一篇文章中,我们会刻意保持文风的稳定,以给读者一致的情感体验,比如轻松、沉重、热情等等。同时在控制读者情绪起伏的过程中,通过关键词加粗、插图等方式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③思维愉悦

运营风向标是一个学习成长的微信官方账号,所以会给读者很多文章的阅读乐趣。这里的底层方法论是:把自己变成用户,替他提问,然后解决。我们的文章中有很多这样的表达:

天猫为什么要设计这么复杂的活动来给我们找麻烦?我告诉你:因为天猫歧视你!

那么定价15元是最优策略吗?当然不是。

同样的东西卖三个价不怕被人砸吗?......我告诉你,真的有办法。

如果有钱人也来参加优惠活动呢?......资本家的解决办法是把优惠活动搞得麻烦一点。

当我们提问时,读者的心理活动是“是!发生了什么事?」;我们回答的时候,读者的心理活动是“啊,原来如此!ぃ.记住,这种阅读体验不是很爽吗?

3)如何在结尾给予满足感

近因效应告诉我们,人们记得最清楚的是最后的印象,所以好的结尾很重要。

打磨的出发点还是心理诉求:他要什么,最后一定要给他。我们的用户热爱学习,有进取心,所以我们会在最后向他们传达这种价值。例如,在本文的结尾:

如果把文章拟人化,那么题目就是灵魂,正文就是骨架,标题就是名字,排版就是衣服。“造人”应该是由内而外,先塑造灵魂,再塑造筋骨,最后打磨名字和服饰。这篇文章有你这样有趣的灵魂吗?

三。标题



微信官方账号,写作

醒目的标题对提高点击率有重要作用,就像商品的价格标签,用它来招呼你的潜在买家。

想要写好标题,首先需要知道好标题和坏标题的区别是什么

坏标题有两种,一种是平淡,让人没有点击欲望;另一种是虚张声势,能吸引人点击,但标题下的内容完全无关。内容不能超出用户的预期。会让用户觉得自己很蠢,被骗了,好奇心会立刻转化成愤怒的情绪,恨不得把写标题的人给杀了。

不顾内容,碎片化地谈论题目的套路,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在这篇长文里,你会看到不同类型内容的标题技巧,以及不同媒体平台(微信等)的用户有哪些标题。)更喜欢。

以情感微信官方账号为例。情感内容的首要职责是帮助用户宣泄情绪。感情片头的责任也在这里。如果你研究过咪蒙、雨果等情感类的书名,你会发现他们都在很尽职地做这件事。

既然要发泄情绪,标题通常需要明确的观点,最好是非黑即白。

技能一:面向用户

站在用户的角度,不加包装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好处是用户一眼看到标题,心里就会有一些想@的人,会立刻产生攻击的欲望,对点击率,尤其是转发率非常有利。

技能二:挑战常识+制造二元对立

常识是“克己复礼”,反常识是“自我放纵”。你认为用户更喜欢点击哪个标题?

打破人们的常规认知,无论用户是否认同题目所反映的观点,都难以抑制一探究竟的冲动。在标题写作中,需要刻意建构二元对立的因素,有些是隐性的,有些是显性的。无论如何,要在题目中制造这种对立和矛盾。

技能三:悬念+兴趣点

这种通俗的标题,往往以一个长辈的口吻,亲切诱人,为用户揭示生活的真相和幸福生活的小窍门。

这类标题的常见手法是,标题中往往明确兴趣点,让用户看完后明白自己能获得什么样的信息,同时制造悬念,吸引点击。比如题目《什么样的女人最容易勾引男人》,兴趣点是“勾引男人”,隐藏的信息是“勾引男人的招数”。如果没有明确的兴趣点,单纯谈论制造悬念的技巧无疑是徒劳的。

技能4:用户调查和反馈

掌握写好标题的技巧至关重要。为了把最简洁、可用、充实的标题呈现给大家,运营风向标的每篇文章都会拟定5-10个标题作为备选,最后选出一致认可的标题作为标题。

如果没有团队,就发给同事或者朋友投票。如果文章的受众是一个广泛的群体而不是特定的专业人士群体,那么把拟选题发给“局外人”去选择会更有效,因为他们没有专业固有的思维模式,这也是当局对局外人视而不见的原因。

四。排版

完成了前三步,还有最后的点睛之笔——排版。

排版人有衣,薄的怕冷,太厚的又苦又热,道理是阴阳要居中。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过分夸大。你要符合自己的定位,追求一种整体的展示风格并保持长久,这样才能让你的文章具有辨识度。

在微信官方账号看了一篇关于明朝历史的文章。坦白说,文章像明朝的事情一样精彩,每个人物都刻画得惟妙惟肖。可惜排版不好没能留住我。

我们身边有很多好文章被难看的排版埋没了,好的排版一定看起来很清爽。排版需要注意什么?

1)封面图

封面图很重要!第一张图的作用是突出主题,就像广告一样。如果海报设计的很Low,你还会关注吗?所以它的好坏肯定会影响后续的阅读体验。

微信给出的地图规格是:

①单条图形消息和多条图形消息中的第一条消息:900 px×500 px;

②多文不是第一条消息:200 px×200 px;

③由于安卓手机和苹果手机的误差,转发到朋友圈后封面图被截断。经过多次实际操作,证明将最关键的信息放在500*500px的范围内是最安全的。



微信官方账号,写作

2)摘要

摘要是对标题的补充,方便用户一眼就知道你想表达什么,同时也不会造成你的文章被分享,只是显示一个自动抓取的句子很傻。

3)映射

如本文前半部分所述,图片可以提升读者的情感体验(什么?你没注意到吗?回到第二部分【写作】,重读体验部分!),同时图片比文字能承载更多的信息,只有两三段文字才能把事情描述清楚。

如果图片搭配得好,文章的质感马上就能提升,尤其是看长文章的时候,很容易感到无聊,图片可以暂缓阅读时紧张的神经。

4)文本格式

一般15px是阅读体验的最佳选择。对于移动端来说,14px看起来有点硬。如果内容少,可以选择16px。

字体不应超过3种。建议在正文中使用#595959和#888888颜色进行强调标记。

5)行距

常见的行距为1.5或1.75,两端缩进16,去掉每段的前两个凹口,是最适合手机阅读习惯的排版方式。

来自卢松松博客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