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斯林微
支付宝也来做“NFT”了。
6月23日起,支付宝、敦煌美术学院、动漫刺客567联合推出基于蚂蚁链的“NFT”版支付码皮肤。每个NFT限量8000份,价格为10个支付宝积分加9.9元,每天分两批抢购。随着这个活动的日益火爆,在售的NFT被一抢而空空。
6月24日,一位资深粉丝胡先生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昨天12点多,我参加抢购,点了一次说系统忙,瞬间就没了。”
另一位已经抢到敦煌支付码的支付宝用户廖先生赶紧在朋友圈秀了一下,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刚开始其实很好抢,活动零点刚开始,早上六点多才开始。但最后两次都拿不到。”
社交传播的火热程度不禁让人想起支付宝的“聚五福”活动。除了有黄牛专门收集“奉献”进行套利,限量版支付宝“NFT”也滋生了一定的炒作空。
当支付宝的“NFT”抢购活动进行时,同样的“NFT”开始在闲鱼APP上回收销售。廖先生提供的截图显示,闲鱼上有黄牛发帖:“支付宝NFT敦煌美术学院0001或6666的NFT号高价回收十万份,另一个号500份。”截图显示,同样的NFT对于闲鱼的最高报价已经达到了150万元。
但在投机者蜂拥进入市场之前,闲鱼迅速采取措施扑灭炒作。
6月24日,闲鱼官方突然下架所有NFT相关产品。界面新闻记者登录APP,索引关键词“NFT”,显示“未找到相关产品”。
从2021年开始,加密艺术和“NFT”在全球范围内爆发,在艺术界掀起了一股制作“NFT”的旋风。从最初的加密艺术家Beeble的作品到6900万美元的拍卖,再到村上隆试图拍卖“NFT”的作品,借助区块链技术的“NFT”天生就带有交易和收藏的诱惑。
作为最大的互联网平台之一,支付宝巨大的流量直接让这个活动脱离了圈子。春节前,支付宝的“聚在五福”活动已经让人们体会到了收集和分发红包的乐趣。这一次,每个支付码8000份的限量加上9.9元的亲民价,再加上“NFT”的稀缺概念,很容易让人产生抢购和高价出售的冲动。
对于炒作“NFT”,抢购活动的技术提供方蚂蚁链已经表达了明确的态度。
路透社报道称,蚂蚁链负责人表示,“NFT不是加密货币。NFT是记录数字资产权利内容和历史交易流通信息的电子凭证。它是区块链上相应数字资产的唯一映射。它是唯一的,不可分割的,不能用数学方法相加。它不具备等价交换的特征。平台不会为艺术品炒作价格提供场所和机会。”
根据支付宝活动官方介绍,蚂蚁链将NFT定义为“非同质通”,强调“NFT与虚拟货币等同质代币有本质区别,以数字商品的实际价值为支撑,不具备支付功能等任何货币属性。”
同时,支付宝也提醒艺术品交易存在潜在投资风险,郑重呼吁艺术品买家谨慎投资,反对非理性投机。
支付宝提供的“NFT”在不能交易的情况下,仅具有展示、收藏、赠送功能,使用规则限定如下:“NFT数字作品的出版者为杭州霍贤万物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版权归出版者或原创者所有。除非得到版权所有者的书面同意,否则您不得将NFT数字作品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你只能看到你不能交易,你没有所有权。因此,有人质疑支付宝的NFT“名为NFT,实为JPG”。其实这是因为买卖双方对NFT的理解和认识不同,即对所交易的“财产”的概念和性质的定义不同,从而带来纠纷。
这涉及到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专业知识。
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知识产权分为三类: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一般的艺术作品属于著作权的范畴,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版权。
2021年6月1日,第三次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正式生效。著作权中作品的定义包括音乐、艺术、建筑、摄影等。,并新增“视听作品”保护视频类原创作品。大多数NFT的作品只是图片和短视频。
加密艺术家sleeping写道:“即使在众所周知的公共NFT领域,NFT交易平台在版权和所有权方面与传统艺术领域并无不同。”
“当你购买一件NFT的艺术品时,你拥有的是这幅画,它在NFT的新艺术媒体中。媒介和图案共同构成了这幅“画”。这并不意味着您可以将此图纸打印在其他媒体上用于商业用途。即使你买了FEWOCiOUS(一个18岁的美国加密艺术家,他的作品大多是超现实的波普艺术风格)的一个非常紧张的作品,没有他的授权,你也不能把它印在衣服上卖,因为这侵犯了艺术家的版权。”瞌睡说。
北京社科院法学所副研究员刘少军认为:“其实在数字环境下,掌握NFT的所有权意义不大,因为收入的实现不是基于对原作NFT的所有权,而是复制、发行或制作周边产品所产生的经济利益,不存在这个权利要与作者单独协商的问题。目前争议的焦点可能是公众愿意支付对价是因为他们将NFT的所有权视为版权,但实际上他们并不拥有版权意义上的作品使用权。”
6月26日,中国银行原副行长王永利撰文称:“在国家严控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开采和交易投机的情况下,NFT的迅速升温和大规模投资,尤其是参与海外NFT投资,也存在很大的潜在风险。要加强对NFT的精准讲解,加强对公众的投资者教育,强化交易平台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