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肆在《血酬定律》中指出,当暴力掠夺发生时,人类必须权衡成本和收益。在权衡中,在付出辛苦的同时,出卖自己的身体和出卖东西,人们会比较血、汗、身体和金钱的贡献和收益。
这是血酬法则,就是用自己的生命换取金钱或者其他任何值得的东西。
这条血酬定律不断重复。PDD一名23岁员工在凌晨猝死也引发了不少讨论,其中争议最大的是PDD发布的回复。(发布仅26秒就被删除)
这种回复很傲慢,也承认了血酬法则的价值观。由于官方回复缺乏同情心和诚意,PDD陷入了一场公关灾难。虽然后来被删了,但已经陷入舆论漩涡。
但是,这种事情不会是最后一例。在资本的驱动下,垄断产生,劳动者空的生存空间变小。这也可能成为常态,即使以后会缓解,但本质不会变。
可能劳动者认为我经过几年的努力可以顺利实现财务自由,可以拿几百万的工资。可能PDD的人觉得我给你那么多工资就是为了让你努力。这可能就是血酬定律所说的,也是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或平衡。
但是,也许换一种思维方式,我们为什么不能让工作变得更容易呢?
丰田坚持的一个习惯是,不需要让工作压力太大。我们应该共同努力,让工作变得“简单”,实现团队的目标。
即使在关闭工厂的过程中,丰田也在思考如何让员工更容易、更方便地找到工作。(点击链接文章-996,PPT,其实都是套路-丰田关闭澳洲工厂的诚意值得学习)
其实要想彻底消除无用功,提高生产效率,只能采用比现在更好的工作方法,全员参与改善活动是最合适的。
改善,换个说法就是解决工作现场的“困难”。
据说互联网厂商也请了不少适马和精益专家,但是从性能上来看,似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毕竟制造业深耕了这么多年,基础还是很好的。即使有些基础薄弱,但它们仍在继续。所以大厂们还是要正视问题,而不是在红利的风口上飘得太远,不然就回不来了。
没有人不愿意“轻松工作”。
但有些公司不想让员工轻松工作,甚至在座位下安装压力测试仪,监控员工在座位上的时间,防止员工离开座位。
但是,监测完压力,别人还监测吗?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一起讨论如何改进,一起思考“替代方法”。
比如你觉得“会议太多”“会议时间太长”,想想有没有“替代方法”。面向报告的会议可能会被电子邮件取代,甚至有些会议根本没有必要。
如果大家老是想着“会不会轻松一点”、“会不会对公司有利”,那么离真正的工作轻松就不远了,这是改进工作的第一步。(这个在奈飞文化手册里也有提到,后面会详细拆解)
井上颜路说:“工作中的困难是出生和进步的金蛋。找出工作现场的难点,然后转化为轻松工作的方式。通过不断的改进,你可以达到轻松舒适的工作。还能让员工在更短的时间内更准确地完成工作。”(丰田每天的习惯)
假设有一个员工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这样的员工不仅容易感到焦虑,还会变得孤僻自闭。(点击链接阅读组织的心脏在哪里?)
这时候试着问他“有什么困难吗?”也许他最初的回答是“没什么……”,但至少能传达出“我在乎你”的信息。
如果一个组织是一个动态工厂,它可以反映:
1-支持:相互关心和支持。
2-认可:如实接受,认可价值,获得平静和情绪稳定。
那么减少以上压力源会很有帮助。
不知道PDD的小女孩在凌晨有没有得到别人的支持?
对于个人来说,“让工作更简单”比“提高生产力”更有效。
如果你的建议真的让他的工作变得轻松,解决了他的烦恼,那么他一定会对你敞开心扉。
其实压力就像生活的调味剂,我们要积极看待。没有压力的生活是不存在的,没有压力的职场、工厂、生活都不会有任何刺激甚至乐趣。
但要知道,如果把压力转化为动力,工作环境就会轻松愉快,生产效率就会很高,而且这样的活力是员工共同努力创造出来的,同事的努力与自己的幸福息息相关的意识会渗透到工厂的每一个角落,这才是真正的精益工厂/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