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元免费领取手机卡(10元100G流量……网上兜售低价手机卡套餐靠谱吗?)

网上卖低价手机卡套餐靠谱吗?

建议消费者明确了解套餐规则和归属,避免被物联网卡忽悠

0元免费领取手机

近日,不少网友反映,在朋友圈、Tik Tok、闲鱼等渠道,经常可以看到低价手机卡套餐广告,80G流量29元,100G流量10元...记者发现,这些套餐以低价吸引用户注册,实际上背后有定向流量、话费返利等活动来达到套餐价格的附加条件。不仅如此,电话卡归属地不是用户所在的本地,而是外省,卖家根本没有给出任何提示。

此外,电商渠道销售的一些低价流量卡,实际上是“物联网卡”,被灰色产业俘获,卖给个人手机用户,是违法的。事实上,此前,工信部明令禁止电商平台销售物联网卡和个人使用。一旦代理运行,卡被阻塞,等等。,用户很难维权。

例程1

“低价”活动这几个字用很多实用套路吸引用户

“0元申请!中国电信在线发行全新绝版卡,月租只需要29元。”手机屏幕上的广告吸引用户的注意力。海报上,巨大的字体写着“50 G/月一般流量,免费”。进入后会直接显示处理页面。用户可以在线选择号码,填写姓名、联系方式和详细地址,然后收到邮寄到家的电话sim卡。

记者看到,这款名为“电信星卡尊享版”的套餐包含80G流量,包括50G全国通用流量和30G定向流量,200多个app可以使用定向流量,此外还有每月300分钟的通话时间。

“每月只收19元费用!中国移动每年享受360GB高速专属流量,10月正月租!”“全国通用交通!19元100G,29元200G,上网卡30天不限速清零”...在广告中,如此低价的套餐吸引了众多用户咨询购买。

但据介绍,这款电信“星卡尊享版”的月话费其实是39元,想要达到月租29元,需要参加“预存50元送120元”充值活动。这样一个月的租金大概是34元。另外,字体最大的“80G”流量中,30G是定向流量,并不是所有app都能用。

第二例程的呼叫卡的归属可能不支持本地使用

记者在调查过程中还发现,这类电话卡还存在具体归属地的问题。

北京青年报记者致电中国电信北京公司10000号客服询问,客服表示“北京公司没有这个套餐”。客服称,目前流量卡只有19元的30G定向流量等套餐,没有39元的29、80G那么大的卡。建议在自有营业厅办理相关业务。

那么这张卡是假的吗?北青报记者联系了电信卡的卖家,对方表示,“这张卡是正常的电话卡。因为是地方政策,所以可以这么便宜。这张卡是湖南省的,具体城市随机。”也就是说,如果打给别人,号码归属地显示是湖南。对方说这张卡本来是59元的套餐。由于湖南省的特殊补贴,39元的价格是优惠的。

此外,他还介绍,有一种属于河南省的电话卡,比较便宜,但是这种卡不支持寄到北京。这张“超大流量卡”月租29元,每月65G普通流量+30G定向流量,但这张卡不能用来打电话,只能发短信和上网。据悉,这些卡都是通过网络渠道销售的。下单后,直接邮寄给用户。用户收到后,可在实名注册系统中在线注册,并根据提示激活后才能使用。

卖家表示,目前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资费比较统一,但中国电信会因为地方政策和补贴推出一些低价套餐。

例程3

物联网卡非法卖给个人后期维权困难

北青报记者还发现,一些“0月租、网速快、资费低”的流量卡其实是物联网卡,物联网卡是禁止在手机中使用的。

一个卖“纯流量卡”的卖家说,他的卡不能打电话,不能发短信,只能用来上网,没有软件,也没有限速。不过这种卡也需要预付费,比如19元100G,29元250G。只有卡还需要购卡费,“卡费9.8元,运费10元,共计19.8元”。

当被问及该卡是否为物联网卡时,对方表示可以,但至于是否会被封存,对方只表示“有专业的售后服务为您服务”。

记者了解到,物联网卡是运营商专门针对物联网设备推出的交通卡,可应用于工业、农业、物流、医疗等领域。根据工信部和三大运营商的规定,物联网卡不得面向个人销售,而是由企业直接批量购买,每张物联网卡对应一台设备。但为了利润,有人会将物联网卡单独出售,形成灰色产业链。

但是,个人购买和使用物联网卡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灰色行业,物联网卡的所有权不在个人名下,因此,无论是购买、充值还是使用,都不受监管。如果代理商携款跑路,用户无法充值账户,承诺的流量无法兑现,停卡等。,很难维权。此外,它还总是面临非法使用头衔等问题。

此前,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移动通信转售企业发出通知,要求移动通信转售企业进一步完善物联网行业卡安全管理,加强行业卡技术监控能力,对超出合同约定使用范围的立即关停;严禁通过网络渠道销售行业卡,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非法售卡行为。此外,工信部也明确禁止物联网卡在电商平台销售。文/本报记者文薇统筹/余美英

来源:北京青年报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