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晚,一位名为“超级小洁日常”的主播在某平台参加了拼多多的免费手机砍价活动。据网友计算,在数万粉丝的关注和帮助下,主播已经降价到小数点后六位左右,但依然没有收到手机。这场直播迅速引起了网友的关注和共鸣,该话题当天就冲上了哔哩哔哩热搜。
现场视频截图图片来自某视频平台。
10多个QQ群数万水友帮忙
讨价还价到小数点后六位还是不成功
主播的直播回放显示,直播持续了近两个半小时。“点击使用万元免卡!”“您即将免费获得智能机!”“加油,你离成功不远了”...在数万网友的帮助和见证下,该主播连续中奖彩票次,但从未砍价成功。
记者与超级小杰的对话截图
“砍价到最后,不是以百分比来显示进度,而是完成收集金币的任务。一开始是一个人帮一个金币,后来逐渐变成0.1,再后来是0.01”。3月19日凌晨,浙江在线记者联系到主播超级肖杰,他告诉浙江在线记者,为了测试如何最终用10.5金币砍价成功,他将求助信息陆续转发到十多个QQ群。但是在网友的帮助下,金币的任务停在了10.4,只砍掉了0.1。
“几万水友没砍一个拼多多手机,相当于砍到小数点后六位!”看了直播的粉丝说。
由于仍有多名网友未能帮忙,主播尝试电话联系拼多多客服人员,称“邀请了多位好友砍价,但页面可能卡在某一步”,“多次分享砍价密码后,密码二维码进不去”“砍价进度条已停在后面”。反复询问砍价规则时,客服人员电话直接断线。
现场视频截图图片来自某视频平台。
直播结束后,当晚23点44分,超级小杰在微博中发帖称收到0.01元购机优惠券,但他表示目前不知道发优惠券的原因。
截图来源:@中中中中中中
网友吐槽“砍价永远一刀之隔”[S2/]
上海律师曾将拼多多告上法庭
这个话题也迅速引起了网友们的吐槽,很多人的槽点都集中在“砍一刀”上,永远不会结束。“和各种朋友反复分享后,成功的概率确实会增加,但越往后,每个朋友能带来的帮助就越少。但App会用不同的话告诉我,很快就成功了,99.99%可以免费领取。”网友@tmac说,他曾多次在拼多多参与砍价,均以失败告终。
在街头随机采访中,杭州市民郭先生提到,并不是对砍价规则的复杂琐碎不满,而是在砍价的过程中,规则不断变化,感觉被骗了。
截图自拼多多App
浙江在线记者打开拼多多尝试“剁手”一款产品,在免费规则页面,特别提醒“参与本活动的用户视为已完全阅读并理解本活动规则,自愿接受本活动规则约束”;细则显示“选择自己喜欢的商品,邀请好友帮忙,24小时内剁到0元,获得免单商品资格。”值得注意的是,在该规则中,对于具体的辅助规则和胜率并没有相关的提示和说明。
此外,浙江在线记者在搜索公开信息时发现,上海一名律师因“开刀”问题将拼多多告上法庭,认为拼多多欺诈消费者。案件审理时,经多方解释,律师手机一直显示0.9%的差额收不到,是因为系统真实数据是0.9996427%。邀请了十几个好友后,0.0085745%被砍掉,剩下0.9910682%。
截至记者发稿时,拼多多没有回应[/s2/]
专家呼吁更透明的“游戏规则”
针对直播和网友遇到的问题以及大家关心的规则,浙江在线记者联系了拼多多。截至记者发稿时,拼多多并未对事件做出回应。
“一些社交电商可以通过对人性有深刻理解的产品设计来吸引用户流量,保持粘性,从而达到促进商业交易的目的。"上海市段和段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国法学会网络信息法学研究会理事刘春泉表示,目前无法界定是否存在虚假宣传,但如果对消费者有误导,则不可取。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产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以前的荣誉等作虚假的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或者误导消费者。刘春泉认为,经营者有如实、全面告知消费者的义务。
怎样才能砍价成功?对于很多消费者内心的疑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互联网律师表示,问题的关键点在于“规则的透明度”。
“大家对砍价成功与否还处于猜测状态,但正是因为规则的不透明和多变性,用户才提出质疑。”该律师建议,相关网络销售平台在开展促销活动时,应明确规则和中奖概率,真正取得用户的信任,维护客户粘性,保护品牌形象。(浙江在线记者杨丹丹翁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