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重庆钉钉书第一人
“写得好的人,生活一定多姿多彩。”
73岁的何长柱完全沉浸在书法的世界里。熟悉她的人都觉得她不一般,因为她的书法作品都是用指甲写的。
何手指甲书法作品100余幅,部分作品被云阳县文化馆收藏,作为当地非物质文化的展示。据当地文化部门介绍,何昌柱是重庆钉子户第一人。
重庆晚报首席记者李朗记者叶莉摄影报道
何长柱每天都在学习中国草书。
喜欢美甲的老太太。
12月7日早上7点多,何婆婆准时出门晨练,在云阳滨江路走了1个小时,买菜回家。
一切准备就绪,何婆婆走到阳台上,打开一扇窗,甩甩手,拍打揉搓,习惯性地伸出右臂。
热身完毕,何婆婆从木柜里拿出两叠厚厚的宣纸,上面的字密密麻麻,整齐有序。两叠作品内容相同,都是名著《红楼梦》的节选。字体时而大时而小,时而草书,时而工整飘逸,时而生硬,时而豪放。
“这两个钉书机,一个给女儿,一个给儿子,都是传家宝。”何婆婆说,整个作品完成后,会自费包装成书。
何婆婆说,白天除了出去做生意,练字占用的时间也不少,上午2个小时,下午3个小时。
我老婆程爷爷强烈支持婆婆痴迷钉钉书。考虑到何婆婆练字的手指甲套容易折断,程爷爷特意用塑料管做了一些手指套,让何婆婆做家务时带上。
“有时候指甲断了,会去美甲店做假指甲。别人这样做是为了好看,我这样做是为了练字。”为此,何婆婆在云阳美甲圈也是小有名气。
手指包装
创作就像在纸上跳舞。
婆婆何,73岁,退休前是云阳广电局技术工程师。退休十几年来,美甲练习书草稿千余本,成型作品数百件。
何婆婆认为汉字是有情感、有个性、有生命的,尤其是传统的指书、钉书机,所以热爱这门艺术。
何的钉钉书只写国内著名经典,作品流传到沪、京、浙、皖、鄂等地,被当地书迷珍藏。
如何操作美甲?婆婆何拿给记者看。
把宣纸铺开,用废弃的护肤霜瓶子做墨盒,把海绵放进去,倒墨水。
伸出右手,五个手指的指甲长短不一,食指的指甲最长,约4厘米。也有不同的形状。有的指甲盖被修剪成凹形,有的是弧形。
五个指甲有不同的用途。
何婆婆说,右手大拇指擅长写大字,小拇指擅长写小字,最小的能写米那么大。食指是最常用最好用的,适合写常规字。
何婆婆从衣架上取下纤维布,松松地缠在右手食指上,用皮筋绑好固定,手指仿佛穿上了一件薄纱裙。“这几年我花了很多时间找布料,窗帘布、蕾丝布、麻布、棉布、丝袜,都试过了。”何婆婆说,她把用手指缠布的手法叫做剪墨,这是钉书最精彩的部分。墨水蘸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字形的美观。蘸多了,蘸了,字就成坨了;少蘸,干,深浅不一。墨水跟不上笔画,字就坏了。
后来,何婆婆进入了一种专注和幸运的状态。她的右手食指垂直于桌上的宣纸,指甲快速滑动,就像在纸上跳舞一样。指的是轻重和书法速度,随兴趣变化。
何婆婆曾将钉书机作品寄给吉尼斯世界纪录研究小组,但由于种种原因,申请未果。
钉钉书《愿景》
看到喜欢的字就用手指比划。
据何婆婆收集的资料,我国北宋时期就出现了钉书机,当时称为“染指书”。
婆婆何爱书法,是因为爷爷何应生。根据家族故事,他的祖父12岁时,在云阳当地的一家中药店当学徒。有一次,他不小心把药单的价格和记账的笔弄丢了,屁股被老板打了30下,罚了半天。老板不再让婆婆和爷爷用笔写字,而是用手指。无奈之下,爷爷练习了用食指和指尖记账的技巧。
后来我爷爷开了一家药店,他婆婆的爸爸12岁就当了学徒。为了让孩子们记住学习技能的艰辛和生存的不易,爷爷严格要求用这种方式练习钉书机和记账。受家庭的影响,何婆婆从小就在心里播下了传承钉子户的种子。
1962年,出生在云阳云安镇的龙乾先生回家探亲。龙乾曾任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尤其擅长指弹书画。龙千先生将部分作品赠给家乡,云阳中学获指弹《水调歌头》。组织全校学生参观学习时,作品旁边写着“请勿触摸”的字样。
何婆婆说,看到《水调歌头》这部作品后,很震惊,决心向龙千先生学习。当时,在云阳中学任教的书法大师石子澄曾试图让她见见龙乾先生。“龙老师看了我的钉钉书很开心。他说我的书法很基础。他建议我试着在手指上包一层布切墨,鼓励我坚持下去。”何婆婆说,从此以后,每当看到喜欢的字,就用手指在空或者身上写字。久而久之,学习写钉钉书成了她毕生的追求。
米粒大小的钉书机
教你练硬笔书法。
退休后,酝酿多年的何婆婆自创了一套“交叉学习法”。她说,按照她的方法,5分钟就能学会硬笔书法,10小时(每天半小时,连续20天)就能掌握硬笔书法。
学习汉字的重点是:横、竖笔画压、匀角加圈、斜、直、拉、压、圈、位、距、长等。,简称十字法。
何婆婆根据汉字是方块字的特点,总结出先从整体练起,把字排好。如果想改变书写风格凌乱的习惯,可以将横笔斜放,左下右高,保持斜度一致,或者将竖笔拉直。如果想给字添点精神,可以在每一笔的开头稍按,每一笔的结尾稍收笔,这样更生动。
何婆婆建议,想练好硬笔书法,最好每天彻底练3到5个字,坚持1到3个月,不间断。单词练好了,就可以练句子了,时间久了才会有效果。
据了解,何婆婆还编写了《硬笔书法入门》练习册,深受当地书迷喜爱。
“写得好的人,生活一定多姿多彩。不忘民族传统和家族传统的人,一定是充满感情的,富有感情的。”何婆婆说,弘扬汉字文化的方式有很多,希望自己的手艺能对社会有所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