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点亮传统老行业作文(福建省各城市高三市质检的作文题来了!你最想写哪篇?)

最近,福建省各地的高三市质检考试陆续举行。今天,就让我们来盘点下已知各地的作文题。

福州市

新颁布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大幅增加“古诗文背诵篇目”,这给不爱背诵古诗文的高二学生小李带来了苦恼。他想:已进入新时代,多背古诗文有用吗?高考中5分的占比,要花大量时间背诵《逍遥游》、《赤壁赋》等长篇诗文,值得吗?

而对于从小喜欢古诗文的高一学生小华来说,这个是好机会,她想借此创建“古诗文社”,与同学一道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又怕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影响自己学业……该怎么办?

请选择其中一位,针对他或她的苦恼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或建议。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少于800字。

厦门市

阅读下面资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微信、支付宝、滴滴打车等的出现,使电信业、银行业、出租车行业等面临挑战,许多曾经稳定的职业已经消失或行将消失。

材料二:

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催生了许多新兴行业,出现了大量诸如数据分析师、色彩搭配师、公共营养师等新奇职业。

材料三:

一部电视纪录片的热播,使得“章丘铁锅”意外走红。铁锅锻造这一老行当迅速得到人们的追捧,传统工艺重新焕发生机。

在新时代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个人应该有这怎样的思考和选择?做为高三毕业生,请以“时代与职业生涯规划”为题,在班会上发言,表达你的思考和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少于800字。

漳州市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我们读《诗经》,听到了先民的吟唱;我们读《红楼梦》,感受到了曹雪芹的叹息;我们读《六个便士》,开始思考人生不一样的选择……我们双脚能丈量的土地有限,阅读却能使我们去往无尽的远方。

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哪一部曾经震撼你的心灵,或给你以启迪,或给你的精神成长带来积极的影响?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或认识。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少于800字。

龙岩市

王光美晚年负责的幸福工程旨在帮助贫困母亲学习一项技能,以摆脱贫困;近期外媒报道并热议的一件事是:我国女企业家何巧女捐出15亿美元用以保护世界各地的濒临野生动物;老人白芳礼以蹬三轮车为生,20年间资助大学生300多名,累计捐款35万元;某大型慈善会,众多明星闪亮登场,事后曝光,有的捐几百万,有的捐2000元。

阅读以上资料,请谈你的认识和看法,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少于800字。

泉州市、三明市

材料一:

某高校宿管阿姨徐根娣本来要退休了,结果她所管的800多名学生集体“请愿”,将她留下,原因之一是徐阿姨不到一个月就能记住所有新生的姓名、专业、班级、籍贯。

材料二:

蛟龙号是全世界下潜深度最大的载人潜水器,为我国深海事业立下汗马功劳。母船轮机长刘军是幕后英雄之一,他像保姆一样呵护蛟龙号的安全,确保了每次任务圆满成功。

读了上述材料,您有怎样的感触?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少于800字。

宁德市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②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管子》)

③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④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的作文

④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曾公亮)

⑥其实,先驱者本是容易变成绊脚石的。(鲁迅)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选择其中两三句为基础来确定立意(注意句子间的关联),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莆田市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某杂志为此发起了“百姓生活方式的十大改变”评选活动,“晒朋友圈”赫然在列。“晒朋友圈”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些人晒旅游,晒幸福;有些人晒成长,晒变迁;有些人晒感慨,晒情怀……

对于这则材料,你有何感受、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看完厦门的作文题目您是否有一个好的行文思路了呢?小夏,这里汇总了名师对于此次考试作文部分的解析,来看看是否与您的想法一致呢?

试题评析

三则材料均来自社会生活,并对这些日常现象根据一定的主题方向进行了概括。

随着高考体制的改革,“职业生涯规划”也成为了社会的热点与焦点。在写作要求的命制方面,反复斟酌试题的素材、内容和情境,直观而策略地反映时代主题,正面而巧妙地传递价值观念。材料三的涵义与前面两则形成对比,增强了思辨性,给考生自由发表个人观点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将“如何看待时代与职业生涯规划”作为明确指令,鼓励考生从所知所学所感出发,在对宏大话题的把握中,感性叙说,理性思辨,畅所欲言,引导考生关注时代特征与责任机遇,关心现实国情与自身发展,展示他们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与综合素质。

试题解读

三则材料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我们先对三则材料的大意作一个梳理:

材料一主要叙述的是旧职业面临挑战,材料二主要叙述的是新职业兴起,材料三主要叙述的是老行当也能流行。综合三则材料,不难发现:材料围绕的核心话题是“职业”,背景是“时代的变化”,矛盾的焦点是“如何看待新职业与旧职业”

根据材料涵义,结合题目提供的发言稿主题,本文的立意的方向可大致确定为“在新时代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作为一名高中生,该如何看待新旧职业,从而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重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一、哪些旧职业是容易消失的?旧职业的消失会给社会带来怎么样的影响?

二、哪些新职业是伴随着新时代产生的?这些新职业的兴起有什么意义?

三、哪些旧职业或者说传统工艺是不应该消失,需要我们坚守的?

四、作为一名高中毕业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时需担当哪些社会责任?理清楚这几个问题,文章的立意构思就水到渠成。

误区提醒

1、三则材料是一个整体,立意应该建立在综合三则材料涵义的基础上,关注他们的同一性和对立性。因此,割裂三则材料的内在联系,只抓住其中一则材料的立意是片面的,不完整的。比如,只根据材料一或者材料二以“旧职业的消亡是历史的必然”“规划职业生涯应紧跟时代潮流,选择新职业”等,都是有失偏颇。

2、要注意题中以“时代与职业生涯规划”为主题这一要求,切忌脱离这一要求泛泛而谈创新或者守旧。

3、材料中的“高三毕业生”“班会上发言”也是重要的信息,给文章的写作作出了身份和场合、读者对象的限定,考生需在这些指令下完成写作,而不能脱离情境。

题意及立意参考

题意:在快速发展的时代面前,许多新行业正在诞生,许多老行业正在消亡,也有很多传统老行业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作为高中生,我们该如何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选择自己的职业,规划自己的未来?

立意1:拥抱新时代,面向未来规划职业,避免成为时代发展的炮灰。

立意2:坚守老传统,价值永流传。老行业淡出人们的视线,并非真正意义的消亡,很多老行业只是从生活必需变成了文化审美。

立意3:将对立的两面合二为一,用科技点亮传统老行业,老行业、老职业之所以老而经久不衰,尤其经历史沉淀永不褪色的精华,然而在口口相传和经验传递的农耕时代,常常由于天灾或人力因素而消逝,我们可以借助科技的力量,传播的力量,让老行业走到更多人面前,焕发出新的光彩。

立意4:选择新行业,心怀老传统。无论时代怎么发展,无论科技怎么演变,我们都不应沦为工具的努力,人类最古老、最传统的行业,莫过于对人类心底真善美的需求。

老师评价

1、学生不会审题?

明明题目写着“时代与职业生涯规划”,他们居然有很多人置之不理,干脆跳过了这些字眼,想当然地写了什么传统与现代关系,或者只是写了职业,忽略了时代,即便写了时代和职业,而忽视了职业生涯规划。难道这些字眼他们没有看到?不可能。难道这些字眼他们不理解?有点可能。

在他们学习过程中,学校根本就没有给他们上过什么职业生涯规划课,再加上他们的生活几乎就是两点一线,哪有什么时间和精力去了解什么叫职业生涯规划,大部分人的头脑里恐怕只有一个念头;考上重点大学就算完事,具体什么专业,今后要从事什么工作那些事情他们压根就从来没有想过,也没有时间想,也没有人提醒他们去想。

当改到那些根本不知所云的文章的时候,发现这个时候改作文真的是一种煎熬与痛苦。

读到高三了,居然还有那么多的考生连最基本的审题关还不能过,他们又怎么能够很好地应付未来高考的作文呢?真是让人难以想象。

2、老师眼里的优秀作文

慢慢地对这些考生写作的类型头脑有了一个基本的轮廓与把握,试卷改起来就相对比较轻车熟路。

改卷的速度也慢慢提起来了,也能够慢慢地在那么多的作文试卷里读到了一些字写得很漂亮,思路也很清晰,逻辑关系也相对较为严密的文章。

一旦读到这样的文章,忍不住多读一会儿,好像在欣赏一幅好的艺术品似的,突然有一种很幸运的感觉:自己怎么也能够改到如此优秀的作文?这些学生是谁教出来的?

考试预告

高三第一次省质检

高三第二次省质检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您进行分享✬

评论功能现已开启,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