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包小包的衣服去干洗店的人越来越少,手机下单,上门取送,省时省力的互联网洗衣模式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有人觉得很方便,有人觉得不看好就有隐患。对此,记者也进行了走访调查。
女装订单“取送”洗衣业务踩雷了
福州的崔女士前段时间在网上平台购买了“大鲸洗干洗”的洗衣洗鞋服务。洗好的物品送回来,她发现已经被干洗店洗过了。
原来的“衣服”几个字洗掉了皮。
袖子上的字母也被洗掉了。
这时,想维权的崔女士才发现,自己对商家信息知之甚少。
类似的情况不止崔女士一人。福州的小芳也选择了在网上的一家店洗衣服,但后来发现了问题。
网上很多店面的真实地址都是个谜
记者在网络平台查询到,有很多洗衣店提供邮件洗衣服务。经过走访调查,发现网络平台上有提供这项服务的干洗店,很多都是“虚拟店铺”或者代收点,平台上的店铺地址并不是真实的线下地址,甚至有的连店名和品牌都匹配不上。
当记者要求去负责洗衣保洁的总公司时,工作人员拒绝透露。
消费“不明确”的便利背后有风险
记者发现, H & C国际洗衣也曾在福州12345 被市民投诉衣服洗得不好。从投诉中可以看到,市民订单的网店地址在台江区,商家的真实地址在闽侯。对此,闽侯市场监管部门也做出了回应,称辖区内没有洗衣店。
不难看出,商家开设多家分布各地的网络虚拟店铺的行为,不仅消费者维权困难,也阻碍了部门的介入。然而这种做法并不只是一家一家。记者联系了另一家网店较多的洗衣品牌——赛维干洗。果然,这个品牌在网络平台上的很多店铺也是虚拟店铺。
根据赛维干洗店工作人员提供的地址,记者到达现场后发现,这是一家名为原色洗衣店的洗衣店。对此,店员透露,赛维干洗品牌在网络平台上的几家虚拟店目前都是他们在经营。
原色干洗店员工
赛维,原来实体店在三生,现在关门了。现在他(赛维负责人)不管,也联系不上他们,我们只好自己接手。现在我们有两个品牌,赛维,原色都是我们的。
在沟通过程中,店员很坦率地告诉记者,设立了一批网上虚拟店铺来“引流”,让各地用户都可以搜索到。
如何监管“没落”的传统洗衣新业态,值得各部门思考
网上洗衣市场行业正在悄然兴起,但网上注册地址、店名与现实是否相符等方面已经出现问题,洗衣接下来的具体操作和地点对消费者来说仍然是个谜。
福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吴秘书长
首先,消费者要注意选择正规的厂家,就是一定要对厂家的资质有所了解,他是否有这个相应的能力,它的设备状况,他的收货状况,或者送到哪里。你心里要有个数,特别是一些贵重的衣服,一定要投保,因为衣服一旦生产出来,比如说水洗或者染色,就按照保价赔偿,否则因为一般衣服都是几百块钱,按照我们原来的调解方式,金额只有几百块钱,到时候可能还不够赔偿,也就是贵重的衣服一定要投保。
《洗染行业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商务部负责洗染行业的指导、协调和监督管理,市场监管部门负责企业登记和服务产品质量、经营行为的监管。
截稿前,记者也将所了解到的情况反映给了相关部门。如今,在网络消费的“懒人经济”发展中,网上洗衣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但从记者的走访和调查中可以看出,这种业态目前还需要更多的法规来管理,如何在消费者可以消费的东西和行业的良性发展之间找到平衡,是有关部门应该花力气去思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