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区融媒体(广州首个区级融媒体中心番禺区融媒体中心挂牌)

报网台端统一调度 策采编发联动运行

番禺区有着较完整的媒体体系,包括60多年历史的《番禺日报》,还有番禺电视台、电台、网站、客户端、新媒体矩阵。数字电视互联网络覆盖40万户,番禺日报发行量5万,新媒体矩阵累计用户172万。有光缆3300公里,纤芯15万公里。用户、土地、技术、管网资源为提升番禺区融媒体中心的造血功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600平方米演播厅、实景演播厅、虚拟演播厅、中央厨房(融媒体调度指挥系统)完成并投入使用。在全市率先实现统一指挥调度,策、采、编、发、评联动运行,初步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全媒传播”全媒体传播格局。番禺新闻网、番禺视听客户端、数字报、微报纸、番禺台、番禺有线等平台完成升级改造,小程序正式上线。报纸、影像历史电子数据库建设基本完成。目前,以“广州番禺发布”为龙头的政务新媒体,以“番禺台”、“番禺日报”为龙头的各条块新闻资讯新媒体不断巩固发展,在全省、全市新媒体发展中名列前茅。

今年初,融媒体中心建设工作写进了全会报告和区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进行督办抓落实。同时,专门成立了番禺区融媒体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任组长,研究协调解决改革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5月16日,番禺区在全市率先召开了区融媒体中心建设工作动员大会,7月9日,区政府通过了《番禺区融媒体中心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出台了支持媒体融合发展的配套政策,在人员安置、经费保障、激励机制、资产管理等方面进行明确,确保媒体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

塑造全新媒体传播矩阵

番禺区融媒体中心坚持移动优先,打造包括报纸、广电、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为一体的全媒体传播矩阵。综合运用网站、微博、微信、电子阅报栏、手机报、网络电视等各类新媒体,形成分众传播、分类覆盖的新格局。集中力量打造客户端,着力提高下载量、日活率,提高在全区的覆盖面。考虑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的受众需求,综合运用报纸、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广播、电视、新闻网站、微博、微信、手机报、电子阅报栏、户外大屏等多个终端,并逐步将内部资料性出版物、政府部门、镇街所办政务信息网站、新媒体等整合进来,形成分众传播、分类覆盖的新格局,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策划了“我爱诗词番禺中小学大会”,在线传播答题量超过300多万题,上传才艺表演视频136个,参与投票活动累计票数100多万,线上参与人次高达36万之多;举办2019年度番禺首届春晚,网络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达170万人次,成为番禺区媒体融合实践以来的“爆款”产品,实现“1+1>2”融媒传播力、引导力。

重塑融媒体生产机制 打造爆款产品

番禺区级融媒体中心,在组织架构上实现统一领导,在实施步骤上同步推进,在资源资产上整合优化,在体制机制上创新创优,通过统一办公,统一指挥调度,统一宣传发动,做到区域媒体平台全覆盖,实现平台、信源、产品、渠道、技术、人才等深度融合,形成全媒体宣传矩阵,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形成合力。推动实现“融为一体、合而为一”,从“你是你、我是我”变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番禺新媒体运营招聘

番禺区融媒体中心重塑生产机制,对新闻报道的“策、采、编、发、评”进行流程再造和优化,推动采编流程集约化、数字化改造,打破原有各媒体平台各自为战的传统模式,实现部门、人员和新闻资源的高度融合。同时,围绕番禺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精心策划系列重大主题宣传活动,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进一步丰富完善优化宣传内容,以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有情怀的“爆款”产品,讲好番禺故事,展示番禺形象,传播番禺声音,为全区经济社会和改革发展加油鼓劲。围绕“家风传承 廉洁和睦”音乐会、高考现场、端午龙舟赛等市民关注话题进行多平台网络直播,点击量突破了百万级;在“番禺禁毒”微博抖音号上征集“禁毒”小视频以及同步开展投票评选互动活动,通过市乐见的方式进行“禁毒”宣传,视频阅读量达40万,同时为“番禺禁毒”微信号增加粉丝5.7万人,一度跃升番禺区的热门话题。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吴广宇 通讯员 甘云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