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小红书将再做两次功能调整...我称之为“类似地震”的调整。
01
左括号
告别企业号和个人号,推新账号体系。
左括号
账户体系是一个平台基础的基础。所有产品功能和业务逻辑都基于账户体系。
比如,户口制度就相当于大楼里的地基。
在以前的小红书账户体系中,有以下几种账户类型:
1.企业号码
2.个人号码
3.认证博主
不过这次小红书调整了底账号体系,去掉了小红书的企业号、个人号、认证博主号,并将于8月2日统一调整为“专业号”和“非专业号”。
但是大家肯定会疑惑,专业号是什么?账户功能和以前一样吗?只是换了个地址?
毕竟之前的小红书“品牌号”升级为“企业号”,其实也是一样的。
但据我观察,小红书这次不再是换个称呼,而是对“底账制”有了新的认识。
首先,所有刚进入小红书社区的账号都是“非专业号”,不管你是个人还是企业。
在非专业号的状态下,你的账号的功能基本和现在的“个人号”一样。
但非专业号可以通过“认证”这个动作升级为专业号。
那么“认证”就相当于一种资格审查,但就审查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1.有品牌标识的大中小商家或企业,如咖啡店、水果店、XX店、美妆品牌、服装品牌等。
2.具有职业资格的权威地位,如律师、医生、教师等。
3.兴趣导向的身份,比如美食博主、健身博主、美妆博主等。
企业类型认证费用600元/年,与现有企业编号认证收费标准保持不变。认证标准略有调整,但整体调整不大。
权威职业身份收费300元/年,需要提供相应的资料,比如律师需要提供律师证等。
而兴趣导向的博主类型认证是0费,不需要提供任何证明材料。
以前只有企业和优秀的博主可以认证,但是以前的博主是怎么表达身份的?
实际上,它写在我的个人资料中:
美妆博主/上市公司人力资源总监/.....
于是,8月2日升级后,小红书支持用户在产品上填写自己的身份,真正实现了人人可以认证,人人可以成为专业号。
8月2日之后,如果你是企业,你可以认证为专业号,你是权威专业身份,你也可以成为专业号,你是普通兴趣博主,你也可以成为专业号。
所以我们也可以把“职业号”理解为一个身份标签,是在小红书里产品化的身份标签,但是特殊的身份标签要更严格的审核。
同时,小红书官方工作人员也强调,成为“专业号”并不意味着获得小红书平台的背书,只是通过了身份审核而已。
此外,小红书的人还强调,认证费或者之前的企业认证不是为了盈利,而是第三方机构的审核费,这和微信官方账号认证、微博认证收费的逻辑差不多。
但是我们为什么要做专业号呢?非专业号可以做什么?
在这里,我可以给出一个解释:如果你想在小红书创业,无论是做品牌营销还是开店卖货,专业号是获得这些功能的基本前提。
如果不是专业号,就没有这个功能。
但是记得吗?任何对blogger认证感兴趣的人都可以申请,而且可以免费通过,所以成为专业号对我们来说是“很容易,何乐而不为”。
不过专业号的认证有三种。虽然都是专业号,但是专业号的功能有些不同,听起来比较混乱。为了简化说明,我特意做了一个表格,希望大家更容易理解。
简而言之,企业身份的专业号会获得更多的品牌合作和品牌营销的功能,而个人身份的专业号认证只是一个在个人账号首页有logo的账号,有点类似于微博中的个人认证。
没错,我说的是类似的东西,因为还是有一些区别的,聪明的同学已经看出了一些端倪,因为在上图中,小红本店(土豆店)是对所有人开放的。
这也是8月2日小红书接下来的重要调整。
02
左括号
商城二合一土豆店,全面实施号店融合。
左括号
2014年,小红书正式开启电商之路。前期跨境电商叫福利社会。后期由于跨境电商优势的缺失,逐渐转为内容电商,电商产品更名为小红书商城,开放品牌入驻,相当于小红书里的天猫。
但小红书的电商之路并不平坦,也没有给小红书带来商业化成功的希望,所以小红书商城一直存在,只是一直不是平台的“主力”。
随着8月2日的这次改版,小红书商城也将成为历史。小红书将打通原小红书商城和原土豆店铺系统,统称为“小红书店铺”。
众所周知,小红书商城和土豆店在过去是有明显区别的。
典型的小红书商城有公共域流量。比如你可以在小红书里搜索商城正在销售的相关产品。
但是土豆店铺只会在博主和企业的个人页面上展示,不会在平台内搜索,会转化更多的私域流量。
其次,小红书商城对于推广、营销、客服等职业也有更完善的工具支持,而之前的土豆店铺几乎没有工具支持。
所以我们理解土豆店是简化版,小红书店低配版。
但是8.2之后的小红书店会延续之前的土豆店模式吗?未来的小红书店有什么特点?如何处理之前的小红书商城?
相信大家一定充满疑问,别急,我们继续往下看。
1、0门槛:8月2日后,每个小红书或企业都可以快速开店,废除了之前1000粉丝才能开店的基本条件,真正实现0门槛。但是首先你得是个“专业号”,但是我们都知道兴趣身份的专业号是不需要审核任何资料的,所以可以相当于0门槛。
但是不是说什么都可以卖吗?想卖什么就卖什么。比如闲鱼?
答案也是否定的。小红书还是希望可售的产品和品牌合规,所以发布的产品必须通过审核才能上架。
所以小红书平台也会保证保本定期产品给用户。如果出现问题产品,平台会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积极赔付。
2。降佣金:8月2日之后,小红书店将平台佣金率改为1万元以下销售0佣金,1万元以上销售5%佣金,这与之前的土豆店相比无疑是一个福利,也算是小红书商城用户以往的一个显著福利了!
3。结算快:以前小红书店和商城的结算多为月结,但8月2日后小红书店将统一升级为T+7结算,这对中小商家来说是个好消息。中小商家最关心的是现金流,月供预付款成了很多品牌的痛,但T+7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家。
通过以上三点,我们也可以清楚的看到,小红书店的特色明显不同于以往。
其次,在小红书店的模式上,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第一,特产号和店铺需要绑定,店主会直接显示店铺,商家会和店铺合并。
以前小红书账号和店铺是可以分开的。比如你只能开一家没有号的店,但是改版后,店和号有了必然的绑定关系,没有号就没有店。
所以改版后,小红书的用户首先看到的是号而不是店铺,所以号长什么样,分享什么样的内容变得更加重要,品牌内容或者IP已经被提到了核心战略的位置。
这样做的意义在于满足新时代用户的需求。像过去传统的产品详情页,用户只能看到产品介绍,实际上很难感受到品牌的调性和品牌真实用户的反馈。而是以先看专业号的形式,让用户先看品牌的发布内容,再看产品,最后看产品详情页,可以有效提高Z时代人们的购买模式和转化率。
传统链接:产品-产品详情页面-购买
新链接:内容-产品-产品详情页面-购买
可见,传统环节本身并不具备营销或营销消费者决策内容的能力。
但如果是以新链接的形式,用户可以通过@品牌名晋级到专业号,不管最终产品是否卖出去,品牌理念和品牌形象已经被消费者记住了,这对于新品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小红书这么做的目的仍然是通过品牌或个人内容来影响用户的消费决策,并转化为小红书店铺的销量。
这种可以用专业号低门槛开,分不开的模式,被小红书称为“店铺数”。
这也是红皮书对交易系统寄予新希望的核战略,希望填补红皮书中品牌和个体商家的商业需求。
在新的小红书门店模式下,过去小红书商城的品牌可以自由选择继续履行延期前的商城合同,或者选择按照新的小红书门店方案执行。
过去在小红书的押金超过现在应该预存款的情况下,小红书也会安排退款。
您可以复制此链接打开特殊类别的保证金查询:
https://school . xiaohongshu . com/rule/detail/5d 69348 b 0000000000000/5d 6 f 36 a 161 f 779001d 98 e 381
03
左括号
小红的书为什么这么调整?
左括号
为什么小红书会在这样一个时间点(8月2日)推出这样一款产品?平台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调整?
我觉得不妨先听听官方的分享:
小红书开放平台和电子商务负责人Jess是这样说的:
去年小红书在交易端的主要策略是进行小红书直播,因为在博主的帮助下,很多商家在小红书上实现了销售增长。
但这样做了之后,我发现了几个问题:
第一,KOL服务的品牌可能还是以大品牌为主,因为只有大品牌才有预算支付他的坑费和佣金,这对于中小品牌来说是一局不如一局的。
其次,在主播投放方面,小红书不像其他平台的主播一样是日播,是周播,所以短时间内不会有很多重复性,也就是有些品牌找主播给她做销售,但是日平销售是直播做不到的。
第三,对于商家来说,和主播的关系是合作,只是获得了销量,却没有获得用户的资产和用户的沉淀,也就是说只是做了一笔生意,没有其他价值,也没有保留自己的私有领域。
基于这种情况,我认为直播更多的是帮助商家找到自己的潜在用户,做一些冷启动,但这是短期或者前期的事情。
但是从前期跑到后期应该是什么样的呢?除了博主带的货,品牌,尤其是中小品牌,没钱打广告或者找博主和品牌合作。他们能做什么?
来积累自己的粉丝,转化自己的私域,所以直播投放对于中小商家的内容创作来说,让B端品牌直接面对C端是非常重要的。除了这个模式,我们还建立了另外一个模式,从原来的B2K2C变成了B和c的连接,这是一个大的背景,我们做了这样一个策略。
其次,我们也有一个愿景,希望陪伴每一个有诚意的商业个体在小红书成长,小红书秀才擅长内容和交易。
因为很多品牌都是在小红书里成长起来的,没有新的品牌不会在小红书里种,只是原来有些是生出来的,我们没有太多的帮助。现在我们要帮助大家做生意,所以一次又一次的诞生,诞生于内容,长于交易。
所以按照杰斯的说法,小红书还是基于用户的需求来调整的。这一次,需求的不仅仅是普通用户,更多的是平台上的中小商家。
我(麋鹿天空先生)因为小红书行业的自媒体关系,创建了零克俱乐部,我能深刻感受到小红书里的“品牌”有些与众不同。
以前我们定义中的品牌是标准化的产品品牌和大品牌。这些品牌确实存在于小红书里,但你要知道,它们并不都在小红书里。
至少有将近一半的品牌是不在我们定义中的“品牌”。
因为他们可能只是一个卖东西的个体,比如卖自己的画,卖自己的知识等等。
它们更加个性化,更加不标准,更加难以定义,甚至难以复制。
在我们看来,这样的小商家很难带来大量的资本交易,也不能马上成为一个成熟的品牌,但这就是小红书生态的现状。
即存在即合理。
以前小红书虽然没有明确的表述,但似乎可以看出小红书是拒绝这么小的品牌的,因为几乎所有有效的商业产品都用不上,唯一的获客方式就是自己发内容,但可能涉及到内容不够高或者广告受限。
但目前小红书似乎已经做好了承接这种“存在即合理”的准备。既然不能放弃,不如尝试找出其他平台没有的“特色业务”。
一个大品牌的预算可能等于几十个小企业。虽然有大量的小企业,但服务的成本也更高。这也是一种辩证思维。你想保留100个大品牌还是1000个小品牌?
很难说这是不是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很难说是不是一种商业模式,可以让小红书的商业化更进一步。结果只能以后看了。
04
左括号
小红书的玩法有哪些变化?
左括号
小红书平台的产品更新和配套玩法会有一些变化。这次也给大家说三个官方推荐的玩法,对你有好处,不会触及平台规则。
1。鼓励@账号
一开始是鼓励用户去@品牌的专业号。小红书其实是一个种草和分享生活方式的平台。很多用户很自然的会把自己喜欢的东西贴出来,在上面购买。之前大家看完一般都不知道去哪里买,会在评论区问去哪里买,但是用户不敢说,哪怕是广告。
所以用户都是靠一种默契打开一个橘子软件。
现在小红书希望缩短用户和品牌的转化环节。
通过@账号将用户导向品牌方。当然,品牌方也要有自己的店铺,这样才能完成交易,甚至可以成为商家的私域流量。这个闭环不是跳到其他平台,实际上完全在小红书里。
这个@会被当做广告吗?答案是否定的。
@本身不是广告动作,但判断是否是广告内容的依据是内容是否基于真实体验和场景分享。
2。备注,添加产品标签并流回商店产品
8.2小红书取消了带货的笔记卡,那么如何在笔记中快速引导用户购买呢?通过@账号跳转到账号的首页,用户会去小红书店一个一个的翻看产品,对比我刚才看到的是哪一款?
这显然是不科学的。
所以小红书把带商品的卡片去掉了,但是加了商品标志。
作为商家,可以在内容中标注自己的产品,用户点击后可以跳转到产品的购买页面。
不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处于开店状态的用户才可以使用商品标记功能,非开店状态的用户只能标记位置&用户名。
3。利息声明适用于您的票据流回货物
卖货的时候不可能不推荐自己的产品。推荐是不是广告,我们还是要搬出社群惯例:判断是广告内容的依据还是内容基于真实体验和场景分享。
但是有一个方法可以避免被误判。
已经明确利益申报方式适用于小红书社区全场景。只要是非现金利益形式的合规广告,就可以通过利益申报的方式避免被视为广告。
并且仍然可以获得自然流量的分布。
以上是8月2日以后推荐的链接玩法,其他未提及的保持不变。
值得注意的是,以往举报备注中显示的“与xx品牌合作”的形式,也可能同时发生一些变化。之后会单独出一篇关于品牌合作的文章,这篇文章我就不多说了。
[S2/]05
左括号
如何成为专业号?
左括号
8月2日之后,主要号码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升级:
App端:Me-左上角工具条-创作中心-更多服务-升级主号
PC: 专业号码中心(pro.xiaohongshu.com)→升级专业号码
对于有历史存量的企业号升级为专业号,新的专业号认证应在2021年8月1日至9月31日之间完成。对于之前的企业号和新升级的专业号对应的同一资质,不需要再额外付费,即不需要再付费。
但是如果这次认证专业号的时候想换资格,就要交600元/年费。
资质变更到底是什么?
可以看看上图的logo。如果你点了带推荐的logo,就不需要再交年费认证了。
[S2/]06
左括号
这次更新对生态有什么影响?
左括号
8月2日,不知道是什么日子。小红书破笔记带货,升级专业号,关闭小红书商城,开小红书店,加笔记标注商品。
刚刚有记者给我发消息问我,小红书不是和其他平台分手了吗?我计划自己做所有的事情。
背后的真实情况或者真实意图,那些话题太大,没有太多素材,我说不上来。
所以我只能从这次调整的产品和生态来谈谈我的看法。
1。对于商家
首先,我认为这次调整对商家来说是重大利好。显然,开店门槛更低。以前的大品牌垄断模式会受到限制。额外的流量其实是小企业靠内容获得的。
但是,对于小企业来说,不是钱而是时间,这意味着机会存在,但挑战也存在。如何做出品牌调性,如何做出好的内容,才是小红书平台能够生存的根本问题。
过去内容是用来帮助卖货的,但从今天开始,内容将被提升到一个层次,真正成为核心战略,卖货是用来帮助内容变现的。
2。给博客作者
有利有弊空。好消息是,能和合作的商家越来越多,特别多。但坏消息是这些商家没钱。
所以当内容是核心策略的时候,品牌必须自己做内容,这在一定情况下会影响博主的商业合作数量。
说实话,小红书里博主的性价比在逐渐降低,不是因为商业价值低,而是博主的配合度不高,认为一个品牌要为一个产品赚钱总是错的。
但是有些博主总是以此为荣。我们贵,所以我们旺。
但是同学们,这和炒房是一样的。如果只是一个城市的房价高,而产业和发展跟不上,那么房价只是泡沫。
所以真心希望博主们以内容为核心策略,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简单来说,不要停止做广告,甚至不要写完bierf的剧本。
否则这一轮调整,从生态上来说,对博主的合作形式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一荣俱荣”的道理大家还是知道的。
3。生态
小红书的特点是社区,所以和Tik Tok完全不一样。Tik Tok太多大牌抢占流量,小品牌根本活不下去。
但小红书是一群“小”商家的流量收割场。
你甚至可以通过自己的个人设置和品牌来销售可移动商品,甚至不花一分钱就能获得自然流量。在整个成熟的互联网生态中,这已经越来越少见了。
所以对于想卖货的博主和一些小商家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但相应的,也是平台的策略,选择小B。
但正如我前面所说,内容将是核心战略,那么生态MCN和代运营商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MCN:
以前MCN模式很简单,签约博主,孵化博主,卖博主广告,只要有更多人签约就行。
因为只有博主做广告最赚钱,小红书的整个商业化就在这里。
但从8月2日开始,平台基本告别了内容“带货”的形式;
内容“卖货”成了平台的主旋律。MCN在这种情况下并不容易挑战,博主的广告仍然可以出售,但这无疑有点偏离了平台的战略。
所以我觉得八二之后MCN的挑战是,如何做到以人为本,重点关注小红书的博客才是最重要的。
简单来说,博主也是小B商或者小B商的潜在群体,MCN应该帮助这样的博主,一起卖货。
博主要做品牌,不懂营销和供应链,这些问题MCN要解决。
但前提是不是每个博主都能成为小B创业,选择合适的有潜力的人也很重要。
代理操作:
以前的代理运营主要是企业号的代理运营和品牌投放,但说实话,以前企业号代理运营的意义非常有限,真正的价值是品牌投放。
但在8月2日门店整合的情况下,小红书也可以成为一个自生态。那么,小红书里有没有一个机构可以打理品牌的所有事情?[/s2/]
因为号和店铺是在一起的,所以店铺和账号分开运营没有意义。
在我看来,这叫“品牌代运营”,也许是小红书的下一个生态效益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