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森林的树怎么变小了(蚂蚁森林长成记:始于一个疯狂的设想……)

昨天,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上宣布我国取得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背景下,由上海广播电视台推出的中英合拍系列纪录片《前进中的中国》也于昨日正式播出。


这部纪录片聚焦中国的扶贫工程和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中国经济的快速恢复。是中共国际传播局宣传部“记录中国”传播项目的重大宣传项目,也被列入2021-2025年国家广电总局“十四五”重点纪录片专题。


在第一集播出的四个故事中,“蚂蚁森林”作为生态扶贫的代表上台。自2016年8月支付宝上线以来,该项目已带动5.5亿用户参与沙漠治理,种植2.2亿真树,创造 73万绿色就业岗位。




蚂蚁森林让每个人都可以在手机上“云端种树”。


面对这些数据,蚂蚁森林的创始团队成员白雪和王祖非常惊讶:他们一开始疯狂的想法,居然能带动这么多人参与环保,真的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一些改变...


1.在你的手机里种一棵真正的树。


2016年夏天的一个中午,刚刚加入蚂蚁集团的白雪收到了一条会议短信。


那是一场看似平淡无奇的午餐会,蚂蚁集团决定开展绿色金融战略,鼓励用户绿色生活和消费。


当时的绿色金融还是一个相当生涩的概念,白雪对此几乎一无所知。但在那次会议之后,她和几个来自不同部门的朋友聚在一起,组建了一个虚拟志愿者团队,目标是创造一种绿色创新的产品。


“刚开始几个研究所的专业同事给我们讲各种专业术语,特别高大上,但我们听不懂这是什么。”在周会上,白雪总是以对同事的充分尊重开始,以满满的不懂的问题结束。


如果连自己都不能理解,怎么能指望用户有兴趣参与呢?


直到讨论的时候,有个小伙伴提出:“既然我们说起绿色总会想到树,那在手机里种一棵树怎么样?一棵真正的树!"





这是一个相当疯狂和异想天开的想法,团队成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共同创作。用户低碳行为产生的绿色能源,就是这棵树的养料。每当用户在虚拟世界中一点一滴地培植一棵树,就在现实生活中种下了一棵真树。


在很多头脑风暴会议中,大家七嘴八舌,很多决定都是在不经意的瞬间做出的,比如能量是否可以“偷”,应该采取什么形式。


王祖当时是团队的产品经理。他笑着说:“后来有人问‘蚂蚁森林’是谁起的名字,我们几个创始成员聚在一起想了半天,都没想起来。”


就这样,“蚂蚁森林”开始走向公益产品。


“我们正在讨论让《蚂蚁森林》成为一款互动游戏。我们希望用户能以一种轻松、低门槛的方式参与环保。因为坦率地说,公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人都可以参与。”


当时,无论是王祖还是白雪,都没有想到《蚂蚁森林》的未来,只是觉得这是一次非常有趣、有意义的尝试。


在王祖看来,从一个狂野的想法空到今天产品化的“蚂蚁森林”,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做绿色公益,更感性,更适合互联网。但是,这个创新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大家的青睐。一些原本参加会议的人相继离开了。队伍人数最少的时候,只有5、6个人聚在一起。


白雪说,“我们就像一群无名小卒组成的‘草台班子’,顽强而勇敢。”


蚂蚁森林的树待认领




当时这个小团队面临一个最大的挑战:线下的树从哪里来?这笔钱谁来出?


“找树”“找伙伴”成了重中之重。学生负责产品的集约化开发,白雪和其他几个小伙伴则肩负着利用课余时间找树合作,传播产品的任务。


白有很多绿色组织和相关组织。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她坐在一家公司五个副总的对面。气氛略显严肃,她不好意思坐在中间。


询问:“您的产品有演示吗?”


白雪:“还没有。”然后她仔细介绍了蚂蚁森林的整个模式以及未来的前景。


她有点高兴:“现在想想真是疯了。换个地方想想。一个人来找你,告诉你他要做一个宏大的产品,需要你种几百万或者几千万棵树,但是她现在什么都给不了你……”


幸运的是,团队中的另一位姑娘找到了合作伙伴,阿拉善SEE生态协会,该协会早前也与支付宝有过深度合作,双方一拍即合。


白雪开始与联合国等一些国际组织接触和交流,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


“那时候我英语不太好,想的是怎么说。最后,我跨语言明确表示,我们想做一个煽动C端参与的互动游戏。”


但蚂蚁森林当时的实际效果还是要看用户的真实反馈。


2.《幸福的烦恼》


2016年8月底,蚂蚁森林正式推出支付宝。


“上线前有个工程师问我,蚂蚁森林会有多少用户?需要配置多少资源?”

“我跟他说你是1000万日活用户配置的。”说到这个数字,王祖有点不确定:真的会有成千上万的用户参与这个项目吗?


没多久,用户的热情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蚂蚁森林的用户量在短短三个月内就达到了6000万。5个月时间,累计用户数突破2亿。


“每天叫醒我的不是梦,是蚂蚁森林。”各种层出不穷的金句,就是当时网民的真实写照。




蚂蚁森林网友留言


G20峰会前夕,蚂蚁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达成合作。


“当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主任第一次来中国,在支付宝平台体验了‘蚂蚁森林’后非常兴奋。”白雪说,国际上自上而下做绿色公益很常见,但蚂蚁森林自下而上做绿金公益,并使之成为一种生动活泼的互动方式,在全世界还没有先例。


是什么魔力让用户如此疯狂的去种一棵树?


王祖说:“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要保护自然和地球。每个人心中都埋藏着一颗善良的小种子,蚂蚁森林给了用户亲近自然、保护生态的机会。”


“而且相比传统的捐款公益方式,蚂蚁森林大大降低了用户参与环保公益的门槛。好友排名、互偷能量等形式也会在用户之间形成良性的攀比和追赶,鼓励更多用户参与低碳生活。”


然而,在项目启动之初,公司内部网上质疑的声音从未停止过。有人吐槽该产品“上线没有推广”,也有人评论“这是一个实验性的产品”。


这些声音并没有动摇我们的祖先和团队伙伴:“我们的初心是种一棵真树。之所以义无反顾的坚持,是因为我们心里都相信这个方向是对的。"


这种坚持伴随着挑战和压力,他称之为“幸福的烦恼”。


比如用户抱怨为什么进不去蚂蚁森林的时候,进去就是白屏。那是因为服务器被意想不到的高峰流量压得喘不过气来,他和整个性能工程师团队都在忙着通宵达旦地扩充容量,平衡负载。还有用户吐槽在支付宝首页找不到蚂蚁森林的入口。那是因为当时的支付宝首页采用了地址流的提示方式,在随后的版本迭代中解决了这个问题...


爱和责任,用户的吐槽就是压力和动力,整个“蚂蚁森林”团队的所有人都为此而投入。


白雪说:“那是一段很有趣的时光。其实我们都处于对互联网产品的摸索状态,彼此和谐却又各不相同。”


“产品同学不知道我和UNEP的接触和产品有什么关系,也不知道为什么产品上线时不能添加功能和修改,但这一点都不影响我们的合作。


在没有KPI和客观约束的情况下,我们几个不同部门的朋友一周聚几次,他们会尽力为蚂蚁森林多做一些事情,而且很开心。"


上线后,白雪除了联系国际组织,还负责与用户沟通。她开始了解各种树木和环保知识:


“梭梭有很强的生命力。成年梭梭的根可以固定10平方米的沙漠,堪称沙漠之王。”


“梭梭需要17.9公斤进行能量交换,因为这是一棵梭梭一生可以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梭梭嫩枝


每一次她打出这几个字,总觉得自己已经把环保的理念和那份期待默默传递给了亿万用户。


3.去看看蚂蚁森林吧!


蚂蚁森林中最早的梭梭物种在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用户非常关心他们的树。白雪和他的同事刘力是第一批参观阿拉善梭梭的成员。


下了飞机,穿过小镇,第一次踏上贫瘠的盐碱地,黄沙沙漠的风从远处吹来。


梭梭在哪里?它在哪里?


项目所在地的人说,你的“森林”还没到,要穿过盐碱地才能到。


“那一刻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只有真正站在这片土地上,我才知道在这里种树有多难,才知道我们真正在做什么。”


用户培育一棵树,蚂蚁森林会和合作伙伴、牧民等各方一起精心种植和维护。每一棵新种的梭梭都需要足够的浇水。只有保证前三年的浇水量,梭梭才能存活。




民勤植树机


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种植的梭梭,蚂蚁森林决定举办春种直播,挑选几个用户一起去。日期是2017年3月21日,世界森林日。


在蚂蚁森林微博发出用户征集:说出你和蚂蚁森林的故事,我们带你去看蚂蚁森林。


“最初,选择了八个用户。没想到给自己挖了个坑。集锦发出后,我们收到了2万多个用户故事。”


本着对每一个用户负责的态度,白雪和同事们连日辛苦,终于看完了所有的收藏故事,眼睛“瞎看”,但在这个过程中,她却意外地被感动了。


一个用户为了节省蚂蚁森林的能量,坚持每天运动,半年居然瘦了70多斤;


有些用户在妻子怀孕时种树。孩子出生的时候,生日和种真树是同一天。


成千上万个故事,有欢笑,有泪水,有遗憾,有悲伤,被白雪公主笑哭了。千千万万用户的生活与蚂蚁森林有着如此奇妙的联系。


选出8位用户,与蚂蚁森林团队、特邀媒体、合作伙伴一起踏上内蒙古阿拉善树木直播之路。





风沙依然很大。大家看到这片沙漠的时候,脸上的震惊和刚来的时候一模一样。“人们真正意识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


因为位置偏远,直播选在了信号相对较好的一号森林。直播镜头前,在这片真实而粗糙的沙漠里,挖坑的隆隆作响,挖好了碉堡,种下了梭梭,每一个希望都扎根在地下。


镜头前,数千人在线观看直播。在这个远离城市的另一个世界里,孕育着一个绿色而倔强的梦。


在直播中,用户也了解了很多关于植物的知识。“项目人员会介绍,路边的包不是粉头,是骆驼刺,那是红柳……”就连沙漠里的屎壳郎和沙蜥也成了她想带回去和用户分享的素材。


但当时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种树,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摆在了团队面前:没有足够的树。


当初与合作伙伴约定的“树量”,不到一年就已经不能满足线上用户的需求。


“这是那段时间我们最痛苦的一件事。”王祖说:“每天早上,当你起床时,你睁开眼睛,然后闭上,这是一棵树吗?树在哪里?”


除此之外,在阿拉善之外种植新的树木,仍然需要大量的资金。对于纯公益性质的“蚂蚁森林”来说,这些都是摆在团队面前需要打破的壁垒。

为了赢得公司的资金支持,王祖准备了一份PPT,并在公司管理层会议上做了报告。


两页PPT是他从微博等渠道收集的用户留言,深深触动了他和团队的每一个人。


有人说,这棵树,“是我二十多年人生中,第一次赋予一个活着的资格。”还有人说,“终于,这个世界因为我的存在而有些不同了。"


这些用户的原话被王祖放在PPT上,给在场的管理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管理层看了好几遍,然后问:这些是用户的原话吗?


得到肯定的回答后,管理层马上做出决定:项目预算没有上限!


“那一刻,我们非常激动。我们再一次兴奋地为这个世界做了一点点改变。”


2017年至2018年,蚂蚁森林项目分别获得第一届和第二届橙点公益榜“年度优秀项目”和“年度十大项目”。内部的肯定和支持极大地鼓舞了团队成员的信心。


4.每一个新树种背后可能都有一个故事。


除了种树,蚂蚁森林还在不断探索更多的环保形式。在与专业机构和合作伙伴的交流中,具有生态价值的“保护地”走进了蚂蚁森林团队的视野。


2017年9月,第一个非树“树”上线,这是阳湖保护区,也是蚂蚁森林第一个保护区项目,希望引领用户保护所在区域的动植物生态多样性。


“一开始,用户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什么。赎回绝版时,发现勋章墙上缺了阳虎圣域,都问什么时候还。”因为每年都有那么多人提问,“重返阳湖保护区”就成了一个梗。


白只解释:“保护区是有限的,可以交换的区域是保护区生态允许保护的区域。一旦交换,就没了。”




蚂蚁森林清水河保护区


这引起了用户对“保护区”的关注,后来上线的其他类型的保护区也成为了热门的兑换项目。


蚂蚁森林团队还发现,保护地的相关农产品很受用户欢迎。比如平武保护区,这里的蜂蜜很有名。有一次白雪放出一批蜂蜜在蚂蚁森林预售。没想到他低估了用户的热情,很快就被用户抢走了。因为没有提前通知,没抢到的用户纷纷前来“讨伐”。


2018年8月,平武蜜上线前,森林提前发了通知。那天一万罐蜂蜜一分钟就被抢购一空空。


当时团队并不知道这个数据意味着什么,直到她和同事去平武项目现场考察,当地养蜂人还记忆犹新。团队这才知道生态扶贫给当地带来了多大的信心。




种一棵小树,也是种当地人的希望。


可能不可思议。2017年底,蚂蚁森林用户量达到2亿到3亿的时候,蚂蚁森林团队还是一个虚拟的志愿者团队。


“大家还是来自各个部门。有人来采访,我们就拉一盆绿植充当蚂蚁森林元素拍照。”白雪笑了笑,“直到2018年蚂蚁森林业务团队真正成立,我们才真正成为一个团队。”


蚂蚁森林种树的地区逐渐扩展到云南、甘肃等地,每一个新树种上线的背后都可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2019年,支付宝蚂蚁森林与云南省云龙县“云龙店金丝猴走廊修复项目”达成合作,成为蚂蚁森林在中国南方实施的首个野外造林项目,不仅促进了周边群众积极参与生态建设,还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当地群众的劳动收入。


走廊修复项目负责人想通过植树的方式,在群山之间建立一条绿色走廊,为相邻的两个猴群和大约170只滇金丝猴搭建一条基因交流通道。两只猴子原本是一家人,却被一条40公里长的人类活动带隔开,无法相见。


“为了繁殖滇金丝猴,人们放弃了这个生活的地方,开始植树造林。当它重新长成一片森林时,自然会形成一条绿色的走廊,让两只滇金丝猴相遇。”


“如果你抬头看看田野里高耸的山和树,你会发现这种想法既浪漫又疯狂,这让我想起了杭州办公室最初谈蚂蚁森林的那群人,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在构建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随着“云龙云南金丝猴走廊修复工程”的到来,蚂蚁森林中又推出了华山松和青海云杉两个新树种。用户每种下一棵华山松或青海云杉,都是在为当地的滇金丝猴满足尽一份力。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在黄土地下,有亿万颗来自全国各地的心跳,在大地下有节奏的跳动,让大地久已干涸的脉搏再次体验到了活力的本源。


2019年,美国宇航局发布了一组数据和绿色地图。在过去的25年里,地球的绿色面积增加了5%,相当于一整个亚马逊雨林,其中25%来自中国。


网友们纷纷表示:“我好骄傲!也有我的一份功劳。我还在蚂蚁森林种树呢!”


5.“这是我做过的最酷的事情”


2019年9月,支付宝的“蚂蚁森林”项目获得了联合国颁发的“地球卫士奖”,这是联合国的最高环保荣誉。蚂蚁森林通过技术将人与环境连接起来,激发了全球5亿用户的环保热情,引领用户参与到环保的探索和创新中,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


到2020年12月,支付宝蚂蚁森林项目拥有5.5亿用户,种植了2.2亿棵真树。网友们现在可以通过蚂蚁森林上的实时看树功能,看到自己的树所在的种植林,感受千里之外一点一滴成长的蓬勃希望。




蚂蚁森林为什么如此蓬勃?


白雪还记得,项目上线的时候,人们一直在说“用户三个月都不会玩你的项目。”


到了六个月,蚂蚁森林还活着,有人在说:“到了九个月,用户会厌倦这个项目。”


蚂蚁森林活了九个月后,没有人会说蚂蚁森林会死。


白雪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我曾经认真思考过,蚂蚁森林是游戏吗?我终于想通了,不是的。”


“在游戏中,你会得到装备,慢慢变强,有一定的成长和快感。但是蚂蚁森林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攒到一棵树的能量克。它和游戏最大的区别是,它对用户的承诺是真的,它的路是现实的。"




2019年,库布其48号林莎沙柳


在她看来,低碳场景下每一个用户产生的绿色能量球,就是一个小小的推动力,用一点点善意钩住人们前进的心,让每个人都能找到更好的自己。也许世界上只是多了一棵树,你永远见不到,但世界因为你而改变了。


白雪在蚂蚁森林的团队工作了五年。公司对公益事业的重视给她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2016年5月,刚加入蚂蚁集团的她,正和同事刘丽一起策划六一公益活动,需要技术支持。


“琉璃姐告诉我,你去找一个叫XXX的技术大牛。我问这是谁。她说你不需要知道这是谁,就给他留言说XXX,我想做慈善工作,找你要两个人。”


白雪当时就把这个告诉了对方,然后很快一个前端的兄弟来了,跟着他们24小时不睡觉,开发了一堆东西。


“我当时印象很深刻,因为感觉就像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在这里,公益是我们手中持有的信物和通行证。你只要在门口说我要做公益,把目的和价值说清楚,这扇门就真的会为你打开。”


王祖也有同感。无处不在的公益氛围,是蚂蚁森林最好的生存土壤。


“蚂蚁森林是我们在绿色环保领域的尝试。事实上,相对于国家每年对环保绿化的投入,蚂蚁森林种植的树木数量还是很少的。


但我觉得蚂蚁森林最了不起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中国的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让人们真正用的实质性行动来减轻地球的负担,并逐渐成为生活习惯的一部分。这是我做过最酷的事。"


白雪说:“我可以毫不自夸地说,我们的项目真的很棒,不仅仅是因为有多少人在用,更是因为它本身对环保的愿景构建了一个宏大的使命,这是蚂蚁森林每个用户都在用心守护的东西。”


她永远不会忘记,五年前的一个傍晚,一群人聚在一起的奇思妙想,变成了今天拥有5.5亿人的绿色里程。


每一分钟,这片绿色都在蔓延,凝聚着所有蚂蚁森林用户的梦想:把这个小小的星球染成绿色,让天更蓝,水更清,心更暖。


-END-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