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新媒体协会(探访湖南“南大门”发展“密码”,省报业协会组织省内百余家媒体走进福城郴州)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丁兴威 叶海

100天建座产业园、坐飞机出行成“时髦”、沙洲村“大妈”玩转电商……近日,湖南省报业协会2021年年会暨“美丽湖南·郴州行”采访活动举行,省内百余家媒体走进北湖区、汝城县等地,探寻我省“南大门”郴州的发展“密码”。

(《半条被子》雕塑。 钟浩 摄)

【对接大湾区】 “百天建座产业园”

在北湖区湘南科创产业园,采访团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详细了解了“只用100天建造一座产业园”“开园即开业、招商100%”的速度和效率。

走进这座崭新的园区,12栋白色厂房鳞次栉比,宽敞的园区道路整洁干净,一种全新的气息扑面而来。去年8月份,湘南科创产业园成功引进湖南达诺科技、深圳智阁电子生产线、郎亨利电子生产线、金三顺电子生产线、巨轮电子生产线、万得利电子数码生产线等14家粤港澳大湾区电子信息企业。待企业全部投产之后,可为整个园区带来每年28亿元产值、6000万元税收。

该园区一家铝离子新能源电池陈总经理介绍,得益于园区建设的快速完成,该企业投资1.5亿元,从去年9月份便开始装修,目前已在试产阶段,年计划产值9000万只电池,年销售额计划达3亿元。

在展示区门口,采访团被园区展出的“智慧钢琴教师”吸引,讲解员介绍,如果有了这架“智慧钢琴”,钢琴“小白”可以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成为一名钢琴弹奏高手。先进智能制造真的很奇妙。

(湘南科创产业园集中采访湖南达诺科技有限公司。郴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高林 摄)

【机场开通】 “坐飞机出行成时髦”

“尊敬的各位旅客,您现在到达的是郴州北湖机场。”随着客机的稳稳落地,悦耳的播报在郴州北湖机场响起……

陪同的当地工作人员告诉采访团,北湖机场开通后,不但外省、外地人员到郴州更便捷,坐飞机出行也成了当地人的“时髦”,上座率非常高。

2021年9月16日,郴州北湖机场首航。首次通航国内大中型城市。这座处于北湖区华塘镇的机场,可辐射周边人口超过2000万,是湘南、湘赣边、粤港澳大湾区等黄金旅游线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郴州北湖机场的投运,开辟了郴州通向外界的一条“空中走廊”。采访团往机场外面远远望去,横亘在郴州北湖机场旁,还有两条交通大动脉——京港澳高速公路和厦蓉高速公路,似托起机场的两只矫健巨手。

(参观郴州日报“走转改”沙洲实践基地。郴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高林 摄)

【沙洲村里】 “大妈”玩转电商

2020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村,踏进农家小院,走进田间地头,考察红色教育、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等情况。

一年多时间过去了,“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沙洲村怎样了?

(参观徐解秀故居。郴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高林 摄)

采访团首先探访了“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和徐解秀故居,一幅幅历史图片、一件件珍贵文物、一个个生动场景,让大家真实、生动地了解了那段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

然后,采访团走进了沙洲村民俗广场。“半条被子”场景雕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广场上,歌舞《半条被子暖民心》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广场两边,大禾米糍、汝城豆根等特色美食吸引了不少游客。许多摆摊的五六十岁大妈们,熟练地拿出二维码,请游客扫码加网店,“家里的伢子妹子开了网络直播,以后想买也可随时到网上选购哟!”她们不失时机向游客推介。

沙洲村的变化,有目共睹。当地告诉采访团一个数据:截至2021年11月底,沙洲红色景区接待游客量达133.8万人次。

连线

因为《长津湖》,这里成“网红打卡地”

湖南新媒体运营专业大学

在北湖区鲁塘镇陂副村,采访团走进开国上将邓华将军的故居,聆听邓华将军革命奋斗一生的故事。

(邓华故居集中采访。郴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高林 摄)

在《长津湖》这部电影里,“邓将军”的原型就是邓华。抗美援朝中,邓华是彭德怀的第一助手,自始至终协助指挥志愿军,协助彭德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为保家卫国和世界和平建树功勋。如今,邓华将军故居是郴州市、北湖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及红色旅游景点。

陂副村村支书介绍,自从《长津湖》热映后,到陂副古村来“打卡”的人更多了。乡村游更加红火。

[责编:陈舒仪]

[来源:三湘都市报]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