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倩、天使、苏建勋
编辑|杨轩、乔倩
36Kr从多位接近阿里的人士处了解到,从去年年底开始,阿里的部分事业群就在不断裁员。
人员规模变化最大的是生活服务板块,包括饿了么、口碑、飞猪事业部等本地生活业务。其次,盒马和淘菜菜(社区团购业务)也有一定比例的人员优化。高德也在年前年后进行了一些人事优化,但比例并不高。
但淘电商并未受到影响,其运营、R&D等岗位仍在招聘中;此外,阿里云和菜鸟物流不在此次裁员范围内,但阿里云主要部门的HC已被冻结。
此前,脉脉等多家社交媒体上称,阿里此轮整体裁员比例高达30%。但多位接近阿里的人士表示,这个数字太夸张了。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阿里员工总数已经超过25万人,如果裁掉30%,将接近8万人。
“从阿里现在内外面临的挑战来看,不可能冒这么大的风险在短时间内裁员这么多人。”一位接近阿里的消息人士告诉36Kr。
Ali组织结构图
阿里裁员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间节点,是因为其财年季度从每年的4月份开始,绩效考核和人才盘点通常集中在2、3月份其实从去年开始,阿里冻结慧聪的动作就非常明显。一位接近阿里的猎头告诉36Kr,往年Q2和Q3是招聘高峰,但从去年Q3开始,阿里的需求明显减少,Q4和后年基本消失。“有的部门说慧聪要等到五六月份,比如盒马”。
但市场对阿里裁员的消息还是有过度反应。整体经济不景气,金融市场动荡,科技股市值大幅下跌,都加剧了市场对大厂裁员消息的恐慌和悲观情绪。
36Kr就各业务线裁员一事向阿里求证。截至记者发稿时,对方没有回应。
重灾区1:生活服务业
服务板块成为阿里裁员的重灾区,尤其是本地生活业务下的饿了么和口碑。
从1月份开始,饿了么这一轮裁员持续至今,春节后有加速趋势。多位饿了么内部员工向36Kr证实,此次裁员比例在15-20%之间,而不是之前传言的30%左右。其中一个原因是,从去年9月开始,从阿里集团各种大巴车上抽调到本地生活的人也越来越多。
具体到裁员分布上,到家到店一线BD、区域市场与运营、地方零售超市等前端业务线是重灾区,而职能线和R&D岗位的裁员比例相对较小。
目前,饿了么有四大业务资产:饿了么App、实时商流计算平台、实时物流网络(主要指蜂鸟)和实时物流计算平台。上述裁员主要集中在饿了么主平台业务,商流、物流计算、蜂鸟涉及较少。
据内部员工介绍,蜂鸟饿了么是今年的主要业务之一。新上任的本地生活公司CEO俞永福对蜂鸟非常重视。他在内部演讲中也提到“未来本地生活竞争的壁垒在于实时物流,蜂鸟未来要成为即时配送平台,争取成为独立公司。”
多项公开数据显示,目前美团和饿了么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7:3。2019年起,饿了么不再以市场份额作为衡量业绩的唯一标准。一位饿了么员工告诉36Kr,前两年内参更多的是“守住优势区域,做好防守,稳扎稳打”。
除了蜂鸟配送网,上述员工还表示今年饿了么将集中精力做主app 的更新、推广和“圈层试运营”,即在区域范围内选择部分商家做精细化运营服务,帮助商家增加订单。
去年,“圈测运营”已经被饿了么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现在,在“引导外卖平台降低费率”的号召下,今年还将继续这项考核。
最新财报数据显示,以饿了么为主的“家”和“目的地”业务第四季度营收达到121.4亿,同比增长27%。然而,在Q2-2021年第四季度,阿里本地生活的运营亏损接近240亿人民币,单季度亏损接近80亿人民币。
口碑裁员比饿了么更早。据后期Latepost报道,目前口碑餐饮业务已从过去的40个直营城市萎缩至11个城市,以一二线城市为主,其他城市也将从直营转为服务商模式。
随着业务规模的缩减,裁员也随之而来。“绝大多数直营城市只保留了三分之一的员工,除了少数可以转岗的饿了么,将近一半的员工都进行了优化,”一位前口碑员工告诉36Kr。
据36Kr预计,口碑业务可能会在年中进一步萎缩,不排除将剩余业务并入其他业务线的可能。这个从之前的调整就可以看出来。去年10月,口碑从支付宝底部标签移到了首页“九宫格”,随后底部标签中间的口碑图标变成了“生活”。
此外,飞猪的减员优化从1月份就开始了,“总部的技术、运营、用户增长部门也参与其中”,有飞猪员工告诉36Kr,“主要是疫情反复导致平台很难开展业务,商家太少,运营成本太高。”
重灾区2:盒马、淘菜菜
创新部门,如一度投入巨大,但因相关政策出台而扩张受限的淘菜菜,以及长期未能盈利的盒马事业部,也成为裁员的重灾区。精简这些部门的主要目的是为集团节省开支。
据多位盒马员工透露,盒马此轮整体裁员幅度将达到20%,其中市场运营是要裁撤的主要岗位,裁员评分将在3月底完成。除了裁员,36Kr还了解到盒马P8以上员工降薪高达30%。不过,据接近盒马的消息人士透露,30%的降薪可能会被盒马期权替代。
几位接近盒马的人士表示,盒马此轮裁员主要是为了完成集团给的裁员KPI。其实在疫情紧张时期,为了保证货源,盒马也陆续增加了一些共享员工。一方面,疫情复发导致订单需求暴涨,盒马严重短缺。但疫情造成大量线下餐饮员工闲置,可以转为共享员工,担任盒马的配送员、分拣员、包装加工员。
几位接近盒马的消息人士告诉36Kr,曾经被盒马视为重要增长点的社区电商项目“盒马邻里”也在去年底开始了人员优化,缩减了门店规模。比如珠三角地区的盒马邻里所有门店都已经关闭。最近,盒马邻里也宣布了新的外卖业务。目前每单收取3元运费,达到一定门槛可免配送费。
阿里去年宣布实行“经营责任制”,意在将各项业务分开,独立运营,这意味着包括盒马(以及本地生活公司Lazada和Trendyol)在内的曾经依赖集团输血的业务,现在将自负盈亏。
新制度实施后,盒马CEO侯毅曾多次表示,盒马的最新目标是盈利。最近几个月,盒马和Lazada要寻求融资的消息被广泛报道。
社区团购业务淘菜菜的人员优化早在年前就开始了,比例在20%左右据知情人士透露,“一线BD,格子仓代理端等。都是裁员的重点,R&D人事也在近期密集面试”,与美团优选之前的裁员如出一辙。
据36Kr了解,经过多次业务整合,淘菜菜目前增长势头良好。去年Q4日订单量突破1200万单,GMV突破130亿,接近繁荣和优化。今年,其GMV目标是突破1000亿元。但由于运营管理成本较高,淘菜菜整体亏损率在15-18%左右,相比之下可以控制在10%左右。
随着中国数码事业部的成立,淘大菜菜正在加速融入淘大系。据内部人员透露,如今,淘菜菜的中间平台已经和大淘宝合并,在淘系更多的是负责提高用户粘性和拉新。
波动性较小,仍在招募业务团队
娱乐板块的优酷视频这次也有一定比例的裁员,包括计划解雇一个负责制作少儿节目的团队。在这部分,阿里影业等。,去年进行了大规模裁员。
但淘电商并未受到影响,其运营、R&D等岗位仍在招聘中;此外,阿里云和菜鸟物流不在此次裁员范围内,但阿里云主要部门的HC已被冻结。
从裁员比例分布来看,阿里此轮调整的整体逻辑是稳定电商市场,收缩部分现金表现不佳的业务。事实上,在消费疲软、电商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空,阿里近两年的战略重心已经回归到强加核心业务增长上,阿里对组织架构进行了诸多调整。
2021年底,阿里宣布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试图彻底改革已经组织稳定多年的电商业务。阿里CEO张勇在内部信中宣布,公司升级了“多元化治理”体系,任命戴珊和范姜分别负责新成立的“中国数字商务”和“海外数字商务”。其中,戴珊作为集团总裁,将代表阿里巴巴集团分管大淘宝(包括淘宝、天猫和阿里妈妈)、B2C零售事业群(天猫超市和进出口事业群)、一淘菜菜、一淘和1688。
目前阿里确实处于困难时期,无论是财务还是业务都处于不稳定的循环中,面临巨大的环境和竞争挑战。2022财年Q3财报显示,阿里国内业务收入增长降至个位数,为7%。为了保持收入增长,对抗不断恶化的宏观环境,阿里今年将重点发展自营和海外业务。
36Kr独家获悉,除B2C零售事业群外,还将设立品牌自营旗舰店。从去年年底开始,阿里就一直在计划孵化新的自营业务,并将进一步整合分散在各个事业部的自营业务,以提高该业务在整体营收中的比重。2022财年Q3财报显示,阿里自营(高辛零售、盒马、天猫超市)收入占比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