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网商记者关丽丹
第一次接触云南曲靖小伙子肖涛的人,很难把他和“电商老板”这个概念联系在一起。
小陶今年28岁。因为脑瘫,他从小就行动不便,说话含糊不清,独立生活很不容易。而且他在25岁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网购,因为手指的动作也受到了影响,连手机都用得少了。但一次电商培训后,他一头扎进了电商创业的江湖。
他专营家乡的农产品,年销售业绩已突破3000万大关。当年的洗车小工、卖报的肖,成了人人称赞的“肖总”。他不仅改写了自己的命运,还带领100多位残疾人朋友脱贫致富。2020年,在一次全国创业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因为执着和奔跑,小陶成为了今天的自己。但他说,是互联网为自己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肖涛,1992年出生于云南曲靖富源县。他出生时,由于缺氧,不幸成为脑瘫患儿。他的言语和行动能力受到很大影响,直到8岁才学会走路。
虽然身患多处残疾,但小陶的性格百折不挠,比其他同学努力数倍,学习成绩一直不错。但因为家境贫寒,自卑心理很深,小陶无奈,高中辍学。带着50块钱从农村到县城,他做了一个又一个的工作:洗车,卖报纸,批发小商品,甚至下煤矿。吃了很多苦也增长了很多为人处事的智慧。
小陶在田里。
在县城上班的小陶,本以为打打零工,养活自己就够了。没想到,一次他并没有太大兴趣的训练,却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
2017年3月,曲靖市残联组织了一个电子商务培训班,平时很努力的小陶被选为学员之一。
当时,肖涛其实对网络并购“不感兴趣”:“我不怎么用手机,总觉得网上卖东西是骗人的。”
第一节课,小陶遇到了一个他从未想过的问题。
“班上有多少人用过淘宝?有淘宝账号的举手。”
老师话音一落,全班38个人,只有小陶没有举手。
老师说:“从今天开始,我要教大家在网上卖土豆、大蒜、姜黄。”
小陶在课堂上大胆说出了自己的困惑:“那东西坏了怎么办?”
“坏了会赔偿顾客的。做电商,就要做好服务,让客户满意,这和线下交易是一样的。”老师的话刷新了小陶的认知:原来网上卖货不只是发货就完了,还有售后服务。
半个月的培训让小陶对电子商务和互联网有了新的认识。观念一变,一切都变了,小陶觉得自己彻底转型了。
培训一结束,小陶心里已经有了一个想法:时间不等人,要想自己创业,就在淘宝上帮当地农民卖农产品!
经过前期的市场观察,我们一轮一轮地和家里人商量,开始销售曲靖的土豆、黄姜等特色农产品。2017年3月底,小陶的淘宝店正式开业。
小陶记得春天去秋来的时候,每天看淘宝大学的课程,11点睡觉,每天6点开始。“当时的心态不是先赚钱,而是好好学习店铺运营的知识,了解具体的规则,不担心店铺没生意。”几个月来,小陶淘宝店的营业额从一天一两单增加到几百单。
为了多卖货,小陶也选择了两条腿走路。除了自己的网店,他还找了一些人流量大的旗舰店合作,帮助大店配送曲靖农产品。大店带来的营业额逐渐超越自己的店铺生意,单日销售额超过1000单。
肖涛和他的雪莲果
但这个时候意外再次打击了他。
2017年秋,小陶的店铺第一次大规模促销,一次卖了6000多单。小陶和弟弟跑了,从农民那里收了40多吨姜黄,准备第二天打包发货。
那时候,小陶手里没有多少钱,也没有自己的工厂和仓库。一些来不及发货的产品就露天存放在马路上,姜也是如此。
但小陶忘了,云南有十八怪,其中一怪就是天气。当天晚上卸货的时候,天气还是晴朗的。第二天起来,看到路上的小黄姜已经被昨晚突如其来的雨水浸湿了。
鲜姜最怕下雨。小陶的心沉到了谷底。
“小黄姜半夜淋了雨。一个晚上,我输了整整13万。”对于当时的他来说,这是一个天文数字。
而且因为资金短缺,他采取了先给农户授信,再还的收购方式。现在没货送,没钱进,农民怎么还账?
好在从淘宝开始,小陶就一直坚持诚信经营,农民相信他,照顾他。这笔账暂欠。
困难没有击倒肖涛。那年年底,肖涛正式成立了曲靖法正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工厂和仓库,不用担心农产品被雨水损坏。
赚到钱后,小陶挨家挨户去还债。慢慢的,生意越做越大。员工从小涛和弟弟发展到200多人,销售产品从土豆、生姜扩展到辣椒、雪莲果等品类。2019年初,肖涛还将电销业务拓展到德宏州,销售那里的热带农副产品,仓库面积200多平方米,月出货量3万件。
如今,13万元对小陶来说,已经不再是“人生不可承受之重”。让他感动并坚持下来的,是农民的期望。
米拉是云贵地区的一种辣椒,辣度很高。曲靖产的小米辣品质较高,但小米辣不好保鲜,容易腐烂,难以进行长途快递运输。小陶采用先晾晒后通风的方法解决保鲜问题,将小米辣销往全国。
2018年冬天,小陶的老家富源县右所镇老牛场村8000多亩小米辣滞销,农民很着急。小陶听后答应过去收货,却因为一个耽搁,晚上9点多才到老家。
还没到村口,小陶就看到站在路边的村民们背着辣椒筐排着长队等着。原来村民因为担心小陶要来,没赶上卖辣椒,已经站了三四个小时了。那天晚上,气温只有1-2度。
“天气这么冷,他们还在村口站了这么久,有的还没吃晚饭,就为了卖点辣椒。”小陶说,他是农民的儿子,深知这份辛苦。
因为懂一些电商,他说自己是“新数字农民”,应该能找到新的方法帮助农民解决困难。
在阿里巴巴平台上,有很多像肖涛这样的数字化新农民,帮助自己和周边农民脱贫致富。2021年1月15日阿里发布的数据显示,仅832个国家级贫困县,过去三年就卖出了2700亿元的产品。
那一次,小陶经过没日没夜的工作,以每斤高出市场价0.3-0.5元的价格收购了1000多吨小米辣椒,通过电商渠道销售,解决了大家的燃眉之急。这一忙,小陶没赚到钱,但他说“我就是不想让老乡赔钱”。
肖涛在比赛中获奖了。
小陶不止一次做过这样的事。2019年石林县萝卜滞销,他买了1000多吨。2020年疫情期间,云南大量农产品滞销。小陶号召员工2月8日复工,尽快去各地收购农产品。
现在,小陶公司已经成为云南省曲靖市最大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公司之一。每年从他那里发出近百万包农产品,年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
身有残疾的小陶也很关心残疾人。公司有22名残疾员工,业务忙的时候会临时招几百名残疾人负责打包再打包,担任淘宝客服等等。“正常人能做到的,残疾人也能做到。我愿意为残疾人提供自食其力的机会,也希望社会多关心更多的残疾人。”
在曲靖和德宏,与肖涛合作的5000亩种植基地将于今年投产。小陶说,他们要雇一批农民来基地,给农民增加一些额外收入。他也知道种植优质农产品的不易,所以他想和阿里巴巴团队一起,用数字化和互联网的新能力改变这个基地。
编辑郭晓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