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互通大升级,
微信可以直接看Tik Tok,逛淘宝!
大突破!
微信可以开Tik Tok和淘宝!
11月29日,微信发布了《关于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的更新声明》。其中提到,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即日起更新外链管理办法。
更新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三点:
1。在点对点的聊天场景中,会直接访问外部链接;
2。尝试在群聊场景中开启电商外链的直达功能;
3。后续计划开发自主选择模式,为用户提供外链管理功能。
这是继9月17日第一期外链调整后的最新一波调整。与第一次调整相比,最新的内容有了一些新的变化。比如直接表示点对点聊天可以访问外部链接,取消之前的所有前提条件。比如特别提到了群聊场景下开放的电商外链接入功能。
总之,更加开放,尤其是对于一些非腾讯的应用!
目前,相关消息显示,Tik Tok和淘宝可以通过微信直接开通。其中,Tik Tok可以在微信上直接观看;淘宝可以直接完成购买、支付等全链路操作。
为了验证,笔者亲自分享了一个抖音的短视频。结果显示,点击包含Tik Tok相关拼音的链接,确实可以直接观看分享的内容;但如果你点击分享内容中包含的关键词,就会跳转到微信视频号,这是微信的一点小心思。
对于淘宝来说,还可以点击包含淘宝拼音缩写的链接,完成浏览、购买、支付的全过程。
但也有用户表示暂时无法在微信上流畅打开上述链接。这方面,微信解释功能覆盖还需要一段时间,今明两天就会覆盖。
至此,我终于可以告别火星文和胡言乱语了。两大巨头长达八年的屏蔽战终于落下帷幕。
互联互通,有人欢喜有人忧!
互联互通和解除限制都不是一个美好的结局。
首先,对于用户来说,互联意味着更便捷、更轻松的体验。随之而来的是垃圾营销信息的泛滥。
“哥哥,给我砍一刀吧,难得安静一会儿,感觉又准备回来了。”
“其实我不想打开,因为垃圾链接太多了。”
以上担忧不无道理。很多人都经历过被拼多多割伤的恐惧。但是,上述问题的治理毕竟只是技术问题。只要平台方主动承担起维护平台秩序的责任,就不用太担心。
再者,就中国互联网环境而言,解除网站封杀,整体打破平台高墙,利大于弊,是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的重大突破。
今年8月,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禁止网络不正当竞争规定(征求意见稿)》,将屏蔽、拦截列为不正当竞争行为,并表示经营者不得通过影响用户选择、限流、屏蔽、下架商品等技术手段减少其他经营者之间的交易机会。
一个月后,工信部主动解除外链限制被提上日程。
9月13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表示,屏蔽网站链接是7月份开展的互联网行业专项整治行动的重点整治问题之一。按照当时的要求,9月17日前,各大平台必须认真执行相关指示,否则将被处理。当时,以腾讯、Tik Tok、阿里为首的三大巨头纷纷响应,开始整顿。
最后,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计算和考虑。
腾讯方面,9月中旬,微信发布了《微信外链内容管理规范》的调整声明,显示了解除外链的决心。然而,直到两个月后,用户才能真正直接打开Tik Tok和淘宝。
阿里、旗下饿了么、优酷、大麦、淘特、闲鱼、盒马都接入了微信支付。对此,阿里表示“将与其他平台一起面向未来,相向而行”。然而,作为阿里“中坚力量”的天猫淘宝一直没有接入微信支付。对此,淘宝表示,将以安全为底线,分阶段、分步骤实现多种支付方式。
随着用户增长放缓,淘宝急需新的流量供给。对于淘宝来说,微信是一个流量池,资源丰富。淘宝一定极其渴望解除链接屏蔽的限制。一堆乱码产品造成了用户体验不佳,基于微信的熟人间分享可以刺激淘宝在社交电商领域的发展。所以微信解除外链限制,对淘宝是有很大好处的。
犹豫的背后,其实是巨头之间的博弈和较量。今天的坚持只是为了更主动的立场。
腾讯和Tik Tok已经互相开放了!
相比微信与淘宝的博弈,腾讯与Tik Tok的开局更直接、更快。
2018年,张一鸣曾在朋友圈发言:“微信的借口被封杀,微视的抄袭阻挡不了Tik Tok的步伐。”三年过去了,Tik Tok已经发展成为月活跃6亿的国民级app。没有一个平台可以阻挡发展的脚步。
这个时候,腾讯也选择和Tik Tok 握手言和。
在刚刚过去的11月,Tik Tok正式发布了《腾讯与Tik Tok关于相互开放谈判的说明》。其中,腾讯希望接入Tik Tok开放平台,腾讯拥有大量全网热门电影、电视剧的独家版权作品,二创短视频可以发往Tik Tok,补充Tik Tok的内容生态。
简而言之,腾讯拥有版权的独家内容可以通过二次创作在Tik Tok传播。这与6月份长视频平台负责人集体声讨短视频平台侵权的激烈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这一变化的背后,是巨人对工信部互联互通要求的回应。
最后,用中国物理学之父吴大猷的话来说:“真正的科学态度需要开放的精神。”真正的互联网精神也需要真正的开放态度。
作者:冯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