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AI财经社赵怡然
鹿鸣编辑
本文由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在任何渠道或平台转载。违反者将被起诉。
有1.2公里远。搬家费是多少?拉拉司机给的价格是5400元。
近日,微博中有网友称在货拉拉平台上预约了司机搬家。新家距离原址1.2公里,车程2分钟。按照协议,需要支付平台440元,人工330元。
谁知,搬家时,车辆进不了小区,走了200米左右。于是司机提出按照每米5元的标准收取额外的人工费,一共支付5400元。
被多收了钱后,司机把家具放在路中间,说如果不能接受,可以让别人搬。经过一番投诉和交涉,最终用户支付了3440元。事后,他的朋友在电梯间遇到了两个司机,他们用家乡话交谈,“我知道要价7000元,结果还是6200元。”
“天价手续费”引发关注后,货拉拉客服表示,手续费没有统一标准,需要和搬运工协商。用户觉得不合适可以拒绝付费。5月6日,货拉拉平台回应称,司机行为严重违反平台规则,已被平台封号清退。客服声明不代表平台立场,已被通报严惩。
坐地起价成为行业潜规则
此事曝光后,不少网友在微博话题下谈论相关经历,称司机开始坐地起价,平台约束不力,几乎成为网上搬家行业的潜规则。
有网友表示通过货拉拉平台预约搬家。事后,他们被要求额外支付1000多元的劳务费。对方说不给钱就不走。他们联系了货拉拉客服,客服建议他先付款。有网友表示,没有要求搬运服务,司机主动提出帮忙,事后收取每小时100元的搬运费和电梯候梯费。投诉后,平台封了司机的名字。
一位货车司机坦言,与货运不同,手续费取决于家具数量、楼层高度等因素。没有统一的标准,每个人要求的价格都不一样。体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气,“或者司机的性格”。
这已经不是货代第一次因为司机在搬家服务中的不当行为而陷入风波。
2018年,部分用户通过货拉拉平台预约搬家服务。司机赶到后,要求取消订单,通过线下微信转账,称不接受就不拉货。交易完成后,司机通过微信对用户进行辱骂和骚扰,并威胁要知道女孩的地址,“在家拦人”。对这个用户来说,他在酒店待了20天,不敢回家。
事件曝光后,拉拉表示将对司机进行永久封号,并进一步加强对司机的教育和管控。
“非标,必有口角”
为什么司机要在搬家费上做文章?
一位平台司机告诉艾财经,根据货拉拉的宣传,平台上的订单很多,每天都有几万单,随便你。单个客户均价150元,每天3单就能保证月入过万。
但买车全职加盟后,订单全靠抢,有时候一天只有一两单;运费也没有想象中的高,每单几十到几百美元不等。扣除会员费,15%佣金,油费,利润很低。再加上去年下半年,平台之间竞争激烈,打价格战,降低运费,挣钱更难了。
“所以大家都很重视手续费。虽然辛苦,但利润高,价格还可以商量。”司机说:“但是都要几百块钱。要五千也太夸张了吧。”
对于平台来说,控制司机,监管搬运服务并不容易。
根据2018年新京报的报道,对司机的管理比较薄弱。司机们在网上提交报名后,只需要离线培训一到两个小时,就可以上岗了。通过收取会员费和佣金形成的关系比较松散。
另一方面,搬家服务本身难以标准化,有咨询空。货拉拉CMO梅曾坦言,手续费是货主和司机纠纷的重灾区。拉货搬家应用平台蓝犀牛创始人王肃曾表示,搬运细节无法标准化定价,肯定有口角。
事实上,货拉拉运营之初,专注于“货拉拉版滴滴”而非搬家公司。司机只负责拖货,不帮忙搬东西。但现实是这两种场景几乎同时存在,很难区分。
之后货拉拉推出了搬家业务,分为便捷搬家和无忧搬家两种,试图将其标准化。其中,方便搬家类似于普通货运,可以根据里程估算运输成本。如果需要办理服务,App上也有收费标准可供参考。无忧搬家配备认证搬家哥,以套餐形式呈现。涉及额外费用时,有详细的收费标准。
即使不再回避,经办业务仍然只占整体业务的一小部分。财经援引业内人士的话称,搬家业务占同城货运市场的15%。根据拉拉2019年的数据,货物运输约占70%,搬家业务约占30%。
低频、刚需、非标准化、业务占比低,会让平台不愿意或难以下大力气监管。
此次引起广泛关注后,货拉拉表示,平台后续将对便利搬家业务进行整改。最重要的两点是,除了楼层搬家费之外,还要制定平搬家费的平台标准;同时,引导和提醒用户通过App缴费,避免线下交易,并在用户对其声明有疑问时,提供及时的申诉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