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日报记者刘聪报道 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抗击疫情,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
表情包、微动漫、手绘海报、戏曲书法……在这场全民战“疫”中,涌现出海量创意作品,通过宣传防疫知识、讲述抗疫故事等方式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为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最美逆行者助力加油。
防疫“轻骑兵” 指尖传递爱
“新型冠状病毒传染途径除了飞沫和接触,还有气溶胶,宅家安全,避免感染……”近期,一组系列科普动画在朋友圈、短视频平台刷屏,视频中一对头戴塔尖帽、身着层叠牡丹花裙的可爱形象很是抢眼。
这组卡通形象名叫“双双、塔塔”,是太原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形象代言,以太原传统地标永祚寺双塔为原型创作的。战“疫”期间,太原市文明办联合主创团队山西乐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山西传媒学院动画学院推出系列动画《双双塔塔战疫情》,向市民普及防疫知识。主创人员董立荣介绍,正月初六,创作团队就恢复了线上办公,以权威发布为参考创作《避免聚餐》《不去外面玩》《继续提高警惕,不能前功尽弃》等生动有趣的防疫动画,目前共推出8期,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发布,单期播放量达70万次。
“太原文明宣传‘小使者’,讲起防疫知识来也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太原市民张长青说,“双双”“塔塔”是太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如今又成了防疫宣传的“轻骑兵”。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此类体现山西本土特色的防疫“轻骑兵”并不是少数。“陈小醋”是山西晋商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打造的本土动漫形象,以“阁僚、闹他、欢欢儿的、架势”等方言为主打的系列表情包更是深受老西儿欢迎。近期“陈小醋防疫表情包”成为网友微信聊天的爆款,“不恐慌、不传谣、官方最可靠”“从我做起、抗击病毒”“少吃一顿饭、感情不会断”……萌萌的醋瓶子搭配诙谐的标语,防疫小知识轻松在指尖传播。
此外,“陈小醋”主创团队还结合山西各县特色,制作了117幅手绘抗疫海报,收获了不菲的转发量,吕梁市民田文华在朋友圈转发留言,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待疫情过后,请你来石楼看黄河入晋第一湾。
山西传媒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师周怡帆表示,防疫知识通过表情包、动画、海报等大众可接受、易接受、愿接受的方式进行宣传,引发共鸣扩大传播的密度和广度,具有本土特色的防疫“轻骑兵”也是山西迎战疫情中的一支生力军,增强人们抗疫的决心和信心。
一线微动态 记录战“疫”点滴
“没有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这一战,要赢!”日前大同市民高龙的朋友圈被一组记录战“疫”一线工作的手绘漫画刷屏。“温馨的画面,感人的文字,希望多才多艺的她们早日归来。”高龙感慨。这组手绘漫画出自灵丘县人民医院支援湖北医护人员之手。护士张颖说:“为减少感染机会,医务人员进舱是不允许带手机的,无法用相机给大家录制舱内工作,只好用绘画记录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一起来的5个姐妹,分别记录了各自参与这场战疫过程的点点滴滴。”
谢丹是大同市南关街道御河南路社区主任,在疫情防控工作之余,她将防疫一线见闻绘制成水彩插画,记录社区工作者为隔离住户买菜、取快递的情景,描绘社区工作者在寒风中吃饭、值守的感动,歌颂志愿者的坚守……居民赵变英说在朋友圈转发留言:“看了社区主任的作品深受鼓舞,了解了一线工作者的辛苦,感谢她们的守护。”
“如果不是疫情,我真想用脚步去丈量这座城市,细听虫鸣鸟叫,猛嗅扑鼻而来的绿植花香!武汉,这次你戴着面纱,还有多少我看不到的美?”山西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领队弓清梅的战“疫”日记写出了战胜疫情的期待,网友纷纷转发,称文笔优美、情感真挚;面对疫情,铁路人始终坚守岗位、无所畏惧,集中指挥、确保防控物资第一时间运达防疫一线的调度员,精检细修、确保动车安全运行的机械师,心怀温暖、把自己备用口罩送给旅客的铁路乘警,默默付出、大山深处守护列车安全的桥隧工,坚守抗疫一线的太原车辆段动车机师齐翔用素描记录了这一群战“疫”铁路人,作品在网络上传播引起关注……越来越多的一线工作者,用他们的作品让网友了解真实的一线。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学副教授王艳认为,创作比语言有更强的表现力,一线工作人员用创作的形式把战疫的生活记录下来,深入揭示人的潜意识,随着潜意识意识化,抽象的焦虑的情绪变得直观具体,从而舒缓自己的压力,创造轻松愉悦的心境和生活氛围,同时也能鼓舞他人,直观了解一线增强了人们心中战“疫”必胜的信念。
以技战“疫” 致敬逆行者
沙画、原创歌曲、广播剧……战“疫”打响,全民行动,来自各行各业的创意作品层出不穷。
太原95后女大学生李江就读于鲁东大学,在微博上晒出9幅手绘医护人员感人故事,在网络上引发关注,被时间视频、光明网等媒体报道,微博相关话题“山西女大学生手绘抗疫感人故事”等相关话题阅读量达300万人次。李江说:“看到医护工作者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忙碌身影,就希望通过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对一线工作者的敬意,如果有机会,想把自己创作的手绘送给故事的主人公。”
“疫情当前,我做一往无前的战士,你是软肋,也是铠甲,这是2020年最美的爱情。”3月2日,山西传媒学院播音主持学院推出原创战“疫”题材广播剧《当疫情遇上爱情》,讲述了医护人员“陈颖”和阿明的爱情故事,向奋战疫情一线的“战友夫妇”致敬。网友“崇明鸟”评论称:“有的人在同一座城市,却像在谈异地恋;有的人新婚别离;有的人则和爱人一起投身抗疫一线,却也难得见面,但确是值得歌颂的爱情,为他们点赞。”
运城万荣农民画家谢孝发奔波在各个防控点拍照取景,手绘防疫图,向抗“疫”一线民警致敬;阳泉姑娘武丰珍是中国沙画艺术研究学会会员,受青年唱作人李睿亚邀请创作沙画《那就是你》致敬抗疫前线……网友们使出“十八般武艺”,通过线上采撷素材,多形式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助力打赢疫情阻击战,山西日报客户端开设相关专题进行收集展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9日,已收录2000余件作品。
周怡帆认为,作品有生命,也有力量,记录每一个当下,都是为了未来能有所改变。疫情期间涌现出大量原创作品,既是团结抗疫的决心,正能量的传递,同时也希望让更多人看见、思考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