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支柱产业(黔东大地万象新——铜仁“三大区块”协同发展观察)

文化旅游强势复苏,接待国内游客2852.2万人次、同比增长37%;

上半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达702.01亿元,排全省第4,为撤地设市以来我市半年经济排名的最好位次;

铜仁的新兴行业

……

一组组数据,见证了过去铜仁在高质量发展的前进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近年来,铜仁立足新时代、新阶段,贯彻新思想、新理念,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不断推动黔东工业聚集区、梵净山文化旅游创新区、乌江生态经济融合区协同发展,黔东大地生机勃勃。

工业强市,引领经济腾飞

发挥资源优势强工业。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铜仁经济发展的根基和支柱之一。

为在工业产业聚集发展的道路上闯出一条新路子,早在2012年,铜仁市委、市政府就提出构建“黔东工业聚集区”创新发展战略。通过整合和优化玉屏、大龙、万山、碧江、大兴、松桃等区县6个产业园区,着力规划布局并培育发展一批新兴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集群,着力规划布局并培育发展一批新兴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集群,推进工业集约发展,把工业发展重心向东部转移和调整,意欲通过东部工业率先发展,带动西部,打造铜仁新经济增长极。

穿行在大龙开发区,映入眼帘的是鳞次栉比的标准化厂房,企业车间机器轰鸣、工人忙碌,园区施工现场车辆穿梭、热火朝天,时时触摸到园区经济快速发展的跃动脉搏,处处感受到项目迅速推进的强劲浪潮。

2020年,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实现我市本土企业在A股上市零突破,为推动我市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壮大创造了无限可能。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紧扣省委“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加固、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其中,新型工业势头强劲,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1%、排全省第1,十大工业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7.69 %;工业投资占比提高2.9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接下来,我市紧扣“黔东工业聚集区” ,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聚焦高质量发展新要求,积极抢抓政策机遇,坚持创新引领,坚定发展信心和决心,围绕新型功能材料、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等产业,精准谋划项目和招商引资,不断补链、延链、强链,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风险抵抗力,最大限度盘活园区资源资产,推动济社会发展稳步推进、持续向好,着力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生态立市,激活绿色发展新动能

从八官溪出发,沿着碧江至江口这条约40公里的“智慧道”慢跑或是骑行,一路靠山沿水,树林、小溪、花草……沿途美景绝对让你大饱眼福。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着力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更加重视生态保护,全力推进生态旅游、发展生态产业,致力打造绿色发展高地、内陆开放要地、文化旅游胜地、安居乐业福地、风清气正净地,形成了以梵净山文化旅游创新区为龙头、区县精品景区为节点、乡村旅游点为支撑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挖掘乡村潜能、盘活乡村资源,推动全市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

最近,刷爆朋友圈和各个新媒体平台的铜仁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成为市民和游客的网红打卡点,在梵净山文化旅游创新区的引领下,又一个火爆度堪比梵净山的旅游景点横空出世,来过铜仁旅游的朋友都纷纷感慨,游玩铜仁,白天要爬上梵净山,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夜晚就要游玩中南门,追寻千年的历史记忆,寻找穿越时空的乡愁故园……

“我们在网上看到铜仁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很漂亮、很好玩,不要门票、在市区,离我们家也不远,所以我和家人下午吃了饭特意开了一个多小时的车来感受铜仁的历史文化和发展活力。”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穗县到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游玩的张先桃说。

身着古装在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拍照的彭女士介绍:“我和朋友休了三天假从怀化来铜仁玩,从游玩梵净山开始,第一夜住在梵净山下的民宿,第二夜住在铜仁城区,明天我们游玩万山后就乘车回家了!”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铜仁创建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4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5家、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8家;创建标准级以上乡村旅游村寨、客栈、经营户(农家乐)260家;创建文旅融合示范点20个。打造了石阡温泉、思南九天温泉、碧江九龙洞温泉等温泉康养旅游产品;九丰农博园、茶花泉等农旅融合产品;朱砂古镇、苗王城、云舍文化体验旅游产品;碧江中国传统龙舟赛、环梵净山国际自行车赛、梵净山登山大赛等体育旅游产品,“梵天净土·桃源铜仁”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攀升。

融合发展,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山是铜仁的根,水是铜仁的魂。除了拥有世界自然遗产——梵净山外,铜仁境内还有沅江、乌江两大水系,其中乌江在铜仁市境内流经石阡、思南、德江、沿河等县,滋润着铜仁近一半的国土面积,成为铜仁儿女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源,更是铜仁独美于黔中的城市之魂。

近年来,铜仁着力优化“三大区块”区域空间布局,把长板做强、短板补齐,乌江生态经济融合区等实现了提速发展。

在市委二届十次全会上,明确把“乌江生态经济走廊”上升为“乌江生态经济融合区”。“走廊”变“融合区”,定位的变化,是市委、市政府对乌江流域发展的空前重视和殷切期盼,也给其带来了发展的良好机遇。

近年来,思南县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思路,坚持不懈地推进生态建设,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三效”统一。初秋,不管是走在思南县大坝场、鹦鹉溪,还是孙家坝,放眼望去,一派忙碌丰收的景象尽收眼底。

走进石阡各个茶叶基地,绿色已成为其高质量发展的“最亮底色”,正在抢收秋茶的茶农一边劳作一边歌唱,勤劳的群众为幸福生活而努力高歌。

而在沿河,演绎出了“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的美丽故事,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的实践得以诠释。

……

共护绿水青山、共享绿水青山。乌江生态经济融合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交上靓丽成绩单。

如今,思南、印江同城化发展趋势明显,德江、思南、石阡、印江、沿河一体化进程稳步推进,黔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和打造融入长江经济带桥头堡目标任务正在有序实施,乌江流域城市空间布局正在逐步优化,五个县携手打造的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重要板块正有序推进。

不负青山,方得金山。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缪力同心、攻坚克难、拼搏创新,在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畅。(记者 杨胜花 部分图片来自区县)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