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性能主要看哪些方面(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性能指标可以从不同方面衡量计算机网络的性能。常用的计算机网络性能指标有以下八项:

速率吞吐量延迟延迟带宽乘积

往返时间利用率分组丢失率

利率

1.少量

电脑性能看哪些方面

计算机中数据量的单位也是信息论中信息量的单位。二进制数中的一位是1或0。公共数据量单位

8位= 1字节

KB = 2^10B

MB = K KB = 2^10 2^10 B = 2^20 B

GB = K MB = 2^10 2^20 B = 2^30 B

Tb = K GB = 2^10 2^30 B = 2^40 B

  • 速度
  • 连接到计算机网络的主机在数字通道上传输比特的速率,也称为比特率或数据速率。

    公共数据单元:

    比特/秒

    kb/s = 10^3比特率(bps)

    兆字节/秒=千字节/秒= 10^3 10^3字节/秒= 10^6字节/秒(bps)

    带宽

    模拟信号系统中带宽的意义:信号中包含的各种频率成分所占据的频率范围。

    计算机网络中带宽的含义: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传输数据的能力,所以网络带宽代表的是单位时间内网络中从一点传递到另一点所能达到的“最高数据速率”。

    单位:b/s,(kb/s,Mb/s,Gb/s,Tb/s)

    实际上,这两种“带宽”的表达方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通信线路的“带宽”越宽,它传输数据的“最大数据速率”就越高。

    吞吐量

    吞吐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通道或接口)的数据量

    吞吐量通常用于衡量现实世界中的网络,以便了解实际上有多少数据可以通过网络。

    吞吐量受到网络带宽或额定速率的限制。

    时延

    1.网络延迟=传输延迟+传播延迟+处理延迟

    (一般来说,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之间的路径会由多条链路和多台路由器组成,因此会有多个传播延迟和多个处理延迟)

    传输延迟=数据包长度(b)/传输速率(b/s)

    在构建网络时,我们应该匹配每种设备和传输介质的速率。

    传输速率受网卡传输速率、通道带宽和接口速率的影响。




    2.传播延迟传播延迟=信道长度(m)/电磁波传播速率(m/s)

    电磁波在自由空 V = 3× 10 8米/秒之间的传播速度

    在铜线中:v = 2.3×108米/秒

    在光纤中:v = 2.0×108米/秒

    因此,要计算传播延迟,首先要确定传播介质。

    3.处理延迟不便于计算。(网络中的数据流是动态的,路由器的繁忙程度也是动态的。)

    不考虑处理时延,传输时延占主导还是传播时延占主导,要根据具体实例具体分析。

    延迟带宽积

    延迟带宽积=传播延迟×带宽

    如果发送方连续发送数据,当要发送的第一个比特即将到达目的地时,发送方已经发送了延迟带宽乘积比特。

    链路的延迟带宽积也称为链路长度,以比特为单位。

    往返时间RTT

    往返时间RTT从发送方发送信息时开始,到发送方收到接收方的确认信息时结束。

    在很多情况下,互联网上的信息不仅仅是单向传递的,而是双向互动的。

    有时候我们真的需要知道双向互动所需的时间;

    因此,往返时间RTT(Round-Trip Time)也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

    实用比

    利用率分为渠道利用率和网络利用率。

    通道利用率:用来表示某个通道被使用(有数据通过)的时间的百分比。

    网络利用率:全网信道利用率的加权平均值。

    ()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