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查询个人征信报告要多久(征信记录最长只保存5年,过了5年自然会消除,这说法真的对吗?)

《论语·颜渊》曾说:“人自古有死,无信无立。”这句话其实是孔子对子贡问政的回答,说明了2000多年来人们对信用问题的重视。以前“信用”二字的表现,完全靠个人人品。随着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兴起,我们为信用写了凭证,也就是央行的个人征信系统。目前国内所有商业银行和主流非银行金融机构基本都加入了央行征信系统,我们在金融机构的每一笔贷款都会在个人征信报告中有所体现。

网上查询个人征信



个人信用记录

什么情况下个人贷款会影响我们的征信记录?个人贷款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按时还款、展期、偿还新贷、拖欠利息、逾期贷款和垫款。

按时还款:按时还款肯定没有问题,不用多说。

展期和以贷换新还款:展期是指贷款到期后无力还款,经与银行协商直接延长还款期限;借新还旧类似于贷款展期。意味着贷款到期,无力偿还,银行发放新的贷款来偿还旧的贷款。两者都延长了用户的还款期限。相对来说,对个人征信影响不大。只要你能在延长期内按时还款,影响不大。

利息拖欠、逾期、垫款:利息拖欠、逾期、垫款(垫款一般只出现在公司业务中,如银行票据垫款),其影响要比前三类严重得多,因为它们都会被纳入“连续六次”的统计。什么是「连续六次」?六连三是指不良记录累计六次或连续三次。现实中,我国银行一般要求借款人的信用审核在最近两年内连续六次或三次不累。这是一个基本原则。一旦碰了,不管金额多少,放贷的大门基本就关上了。



五年消失

2013年以前,中国的不良信用信息记录是永久保存的,不存在所谓的五年消除。2013年修订的《征信业条例》首次明确:征信机构个人不良信息保存期限为五年;现实中很多人误以为不良信用记录超过五年就会自动消除。比如今年2021年7月17日,你的贷款逾期,在征信报告中有所反映,五年后这个记录会自然消失,也就是2026年7月17日。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

根据国家颁布的《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为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五年,超过五年的应当删除。也就是说,五年期限的前提是你的不良贷款已经结清。举个例子,你的贷款在2021年7月17日逾期,所有逾期贷款在2021年12月1日归还并结清。那么从2021年12月1日开始,五年后,也就是2026年12月1日,你的个人信用报告里就不会看到这个不良信用记录了。如果你的不良贷款没有结清,那么这个不良信用记录就会一直存在于你的个人征信报告中。

说到这,顺便说一句,网上各种所谓帮助清除不良信用记录的都是骗子。征信系统中不良记录的修改权限只在央行,央行有严格的修改权限。商业银行提交报告(加盖公章)——央行基层人员审核——央行主管审批——系统管理员修改,所以网上各种所谓的收费都是骗子。



总结

综上,5年保留期从还款后开始。不要误以为不良记录5年后自动消失,欠的钱就不用还了。不要以为还款后退卡,不良记录就消除了,还得等5年才能退卡。对于个人的信用状况,居民可通过央行各级分支机构和征信中心个人征信服务网络平台查询,每年可免费查询其信用报告两次(超过次数,每次收取25元)。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