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通深证100基金定投好吗(一年卖出100吨黄金!被山寨最狠的民族品牌,凭什么干到全球第一)





文/金错刀频道

图/视觉中国



2013年,“中国大妈”以1000亿人民币瞬间横扫空300吨黄金。

这一举动直接导致国际金价单日暴涨4%,震惊了整个华尔街。

华尔街日报甚至创造了一个英语单词:中文dama。



金价涨了,但黄金在年轻人心中的地位没有变。

知乎上有很多热帖讨论:“为什么金饰戴上看起来俗气?”“有没有不土的金饰?”

对于年轻人来说,黄金又老又土,远不如爱马仕、LV等奢侈品。

但很多人不知道,中国的黄金已经是国际前沿奢侈品了。

近日,德勤旗下德勤咨询发布了《2021奢侈品全球影响力报告》。香港周大福珠宝集团,总销售额约458.62亿元,成为全球第十大奢侈品公司。



不仅如此,在珠宝行业,周大福还获得了三个“世界第一”:直营店数量世界第一、营业额世界第一、市值世界第一。



被吐槽“不务正业”,却成了中国珠宝大王

很多老字号的背后,都有一个灵魂人物。

周大福的背后是与赌王何鸿燊齐名的香港首富郑裕彤



在郑裕彤的带领下,周大福从一家不起眼的小金店一步步崛起,成为中国第一珠宝大王。

郑裕彤有句名言:“做老板,不要整天埋头苦干。”

他真的没有“努力”,而是疯狂地努力,创新。

1。“手握”黄金,让香港所有金店集体傻眼

20岁时,郑裕彤成了周大福分号的店主。

其他年轻的店主整天都在店里,而郑裕彤却“无所事事”,每天都出去,却每天在店里呆上四五个小时。

这一趟,他溜达出了商机。

香港的黄金纯度是99%。但在日常购物中,郑裕彤发现一些小作坊只能达到70%到80%的99%纯度。



客户买黄金,一点点错就亏了。

为了和老店争夺市场,郑裕彤决定将周大福金饰的纯度提高到99.99%,并保持价格不变。

这就是“千足金”,后来成为黄金行业的行业标准。

净化后,周大福实际损失25%的净利润。如果现在放,也就几千万。

但周大福黄金瞬间成了抢手货。



在典当行,其他黄金可以卖到每克270-280元,周大福的可以卖到300元,消费者自然更想买周大福。

只一招,全香港的金店都傻眼了。

1960年,周大福珠宝赚了200万港币,相当于现在的2亿人民币。

2。当他的同事还在赚大钱的时候,他转身买下了一家钻石厂

在香港,郑裕彤被昵称为“鲨鱼童丹”。



面对潜在的新事物,别人还在犹豫,他已经杀出重围了。

郑裕彤说,“我喜欢大计划。计划越大,我就越感兴趣。”

随着香港黄金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其他金店只想卖出比别人更多的商品,而郑裕彤却出国寻找新的赚钱途径。

在一项国外市场调查中,郑裕彤发现西方人很少佩戴黄金,但钻石更受欢迎。

根据不同的外观,一件钻石首饰的价格可以卖到黄金的十倍以上。

然而,当时全球钻石业务被国际巨头德比尔斯垄断。没有德比尔斯的许可,甚至连原材料都无法获得。



戴比尔斯

为此,郑裕彤走访了南非的钻石之都约翰内斯堡,买下了拥有十几个牌照的钻石加工厂,直接解决了原料和加工两大难题。

此后,周大福大规模上市钻石首饰。

到1977年,香港30%的钻石来自周大福,周大福成为香港头号钻石商。

当年的赌王何鸿燊评价郑裕彤:“够胆,决断快,交易时绝对爽快!”



基金定投好吗

产品创新让周大福首屈一指,甚至在今天也能脱颖而出。

但在香港称王只是开始,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进军内地。



被年轻人嫌土的黄金,周大福一年卖出100吨

在mainland China,消费者既渴望又拒绝黄金。

前几年东北人用貂皮大衣配大金链,把黄金的浮夸指数推到了顶峰。除了嘻哈歌手,没人敢戴金链子。



但黄金毕竟是硬通货。消费者说不喜欢,但身体是诚实的。

最典型的场景就是结婚的时候,“三金”一般是最低要求。有的地方结婚甚至要戴10斤黄金首饰。越多越好。



即使是追求潮流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受到黄金的诱惑。据世界黄金协会《2021年中国黄金珠宝消费调查白皮书》显示,18-24岁人群购买金饰的意愿从2016年的16%飙升至59%。

在《小红书》中,有超过343万条关于“黄金”的注释,比香奈儿和迪奥加起来还多200多万条。

换句话说,经常被吐槽的黄金,其实正是中国人所需要的。

做一个刚需市场,周大福首先想到的是尽量降低购买门槛。

原来按克卖的黄金在价格上没什么花样空。周大福出大招:黄金首饰一口价。

2008年,周大福将专利产品“福星宝贝”由按克销售改为按件销售。



总经理陈世昌说:“我们知道消费者想要什么,更低的价格和更高的质量”。

一个价格之后,克重就不再是衡量黄金质量的唯一标准——设计得好,就能卖出高价。

同时,一些过时的老机型也可以快速出货回笼资金。

模式成功与否,取决于同行是否效仿。就在周大福“一口价”之后,周生生也让“KT系列”一口价销售。现在各家的爆款首饰几乎都是“一口价”。

但模式被模仿的周大福的优势还在扩大。

因为它还有另一个大招:进军下沉市场。



2018年,周大福推出“新城镇”计划,成为下沉市场的加盟店。

要赶上开业高峰期,周大福一个月要开十几家店。

周大福(Mainland China)董事总经理陈世昌说:“每次开店,我都会把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记录下来,不断丰富自己的培训课程。”

仅2021年,周大福就在内地新开了669家零售门店,其中超过一半位于三四线及以下城市。

行业数据显示,在中国所有珠宝品牌中,周大福的市场渗透率最高。

一个直观的对比就是,周大福的三四五线城市已经和肯德基门店数量相当了。



事实证明,猛攻下沉市场的周大福又走对了。

仅2019年,下沉策略就让周大福在三线、四线及以下城市的零售价值在2021年分别提升至75.3%和71.5%!

饥不择食的三四线城市,帮助周大福一年卖出了100吨黄金。

如今,周大福已经是世界级珠宝品牌。

单就净利润来说,周大福2021年赚了44亿多,比第二名多了30多亿。



被疯狂山寨,周大福为何就是打不倒?

周大福自1998年在北京开设第一家内地门店以来,不断被模仿。

起初,周大福对山寨品牌并不手软。第一个大动作是起诉珠宝品牌周大金。



没想到,在花了一大笔钱后,周大福败诉了。

从此,周大福仿佛一夜之间诞生了无数个“同父异母兄弟”。

但是,周大福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一直被模仿,永远不被超越。

与同行相比,周大福的优势,除了雄厚的财力,主要来自于经营理念的不同。

多年来,黄金饰品之所以被贴上“土”的刻板印象,在于设计的同质化。



因为这些土豪金大多是一个娘们做的。

行业数据显示,中国70%的黄金饰品来自“深圳水贝”大型黄金加工厂,市场规模达6000亿。

很多珠宝品牌只是来这里拿成品,贴上自己的logo。所以在深圳水贝的很多店铺,常年张贴着欢迎某某品牌购买的横幅和广告。



这些珠宝品牌去水贝拿货,不为别的,只为便宜。

水贝金主打薄利多销,批发价只有零售价的1/4。

潘多拉在中国兴起的时候,到处都可以看到潘多拉同款的水贝,一片低至30元,一度让潘多拉股价崩盘。

然而,极低的价格直接导致水贝商家忽视了款式的设计。

“在水贝,家家户户都是真金白银。作为一种原材料,黄金被剥夺了品牌价值,因此很难以高溢价出售,”水贝设计师邱说。“如果没有收集到设计好的成品,这些黄金只能按照旧金回收价计算,无法弥补成本、租金、人力造成的失血。”



追求低价,忽视设计,是很多珠宝品牌的经营风格。

以周大福为首的香港老字号,走的是另一条完全不同的路。

早在1987年,周大福就在广东顺德设立了“裕顺福珠宝加工厂”。如今,周大福是为数不多的拥有自己工厂和成熟设计团队的公司,直接引领着行业创新。

领导永远比迎合好。

这就是为什么模仿周大福的品牌很多,但周大福的地位却很稳固。

比如周大福的“传统黄金”传承系列,流行起来后被各个品牌模仿,但周大福(Mainland China)董事总经理陈世昌说,这个系列的平均单价是传统黄金首饰的3倍,2020年销量达到100万件。



来源:小红书“461786120”

在他看来,抄袭的品牌和周大福相比,做工和质量都有很大差距,所以只要不用周大福的名字。

近年来,除了技术创新,周大福也成为珠宝行业的“社会牛”,疯狂搞联动。故宫博物院,大英博物馆,Hello Kitty,名侦探柯南。

连迪迦奥特曼都做黄金吊坠,口号是:你相信光吗?



这种黄金,不喜欢的人恐怕不多。

甚至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他们不喜欢黄金,往往不是不喜欢黄金本身,而是不喜欢降低黄金价值和力度的产品。

周大福赢不是因为招牌够老,而是因为不断创新的理念。

正如郑裕彤当时所说:“在商业中,创新才能发展,保住生意就是丢掉生意。”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作者| 徐璟&廖翔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