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真人真事项目(ID: id:zhenshigushi1) S2/],欢迎关注和投稿。符合条件者将获得【每篇1800元至3000元】稿酬。
奢侈品正在中国社会流行起来,成为一种社会货币和阶级象征,带动二手奢侈品成为一个大市场。老徐,一个二手奢侈品店主,一手买一手卖这份工作。他把这份工作当成了观察人性和欲望的窗口。
卖掉结婚戒指
“那次真的是赚到了。”老徐仍然记得几年前的一次大回收。
电话那头,客人声称有几十个名牌包包和手表要卖,想让老徐上门收货。在约定的小区附近,老徐见到了客人,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六月的一个大热天,她穿着黑裤子,戴着墨镜,脸上扑着厚厚的粉。各种大牌包堆在她脚边,完全缺失了之前放在柜台里的尊严。两个人对视的时候,女人会下意识地把目光移开,好像害怕被认出来或者记住他们的脸。
大部分包装都是全新的。在老徐眼里,它们都是一等品的“储存品”(没有用过的、有些灰尘的袋子),卖个好价钱绝不是问题。“这些袋子挺好的。你为什么不要他们?”老徐怀疑地问道。
“我是会计,平时上班不怎么背。如果我留下它,我会卖掉它。”女子路过,“家里有点急事需要用钱……”女人平静地补充道。
“会计,奢侈品,急用钱,现金……”各种意味深长的话涌现在老徐的耳边,他心里有了底。老徐是一家二手奢侈品店的老板。从客户处收货是重要的货源。一些人也选择在老徐的商店里寄售。成功销售后,老徐收取一定的手续费。
图|老徐在做鉴定。
他是老徐武汉人,不到四十岁,身高一米七左右,平头,戴着一副透明边框的眼镜,和蔼中透着精明。他琢磨了一下,这些包包和手表大多是公司做账用的,或者是用公款买的。现在都是低价出售。应该是现金流出了问题,他们才急于套现。
购买二手奢侈品时把握好边界感很重要,不方便研究客人隐私。他接过包,小心翼翼地用布袋包好,把两块手表放在原盒里,放在一个纸箱里。总价几十万的物品被老徐以1-2折的低价回收。
有人收藏奢侈品保值,有人快速套现,长期交易二手奢侈品。老徐发现,大多数时候,它是作为礼物送出的,是表达爱的载体,包含着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感情。情绪是会变的,有真感情和假感情。既有很投入的感情,也有敷衍的感情。做了十几年的二手奢侈品,老徐说就像吃了一桌菜,酸甜苦辣咸。
有一次,一个20多岁的男人走进商店,闷闷不乐,一言不发,砰的一声把一个包扔给了老徐。老徐很惊讶。“先生,你到底卖不卖?”那人沉思了几秒钟,嘟囔了一句:反正人都走了,包留着也没用,你卖给我吧。
听了这话,老徐惊呆了。怎么,这是死者的东西吗?大概是看到了老徐惊讶的表情,那人叹了口气说:“我给我女朋友买了这个包。她和别人跑了。我要这个包,你不给我添麻烦?”老徐停止了谈话,拿起他的包,观察了一下,做了一个估价。那人二话没说就答应了,拿了钱走了。
还来了一个卖首饰的姑娘送戒指。来的时候她一脸憔悴,说她和男朋友在谈婚论嫁。结果他们因为彩礼分手了。戒指是她男朋友买的。她怕漏人,就卖了。"如果你没结婚,为什么你需要戒指?"
女孩们走后,老徐用珠宝放大镜检查,发现男戒指是真的,女戒指是假的。“这种情况下,两个戒指我们都不收,客服会给客人打电话说不能收,要退掉。”
老徐回忆说,那个女孩在电话里问,不会是假的吧?店员笑了笑,只是告诉她,这副戒指已经好几年了,真的不好卖。你想要尝试另一个吗?“你能感受到这个女生的状态,突然就不那么纠结了。啊,这个人有时候就是需要突然来一下,才能解脱一些人和事。”老徐说,当你卖掉你的商品时,也意味着你对某种关系痴迷的结束。
在这些故事的拼凑下,老徐的商店就像一个充满秘密、情感和欲望的房间。有些人带着不好的回忆迫不及待地在这里卖东西,有些人试图用廉价的方式在这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有些人想短暂地忘记自己的社会地位。一旦他(她)背上名牌包,他(她)就会立刻感觉到气场的不同,哪怕下一秒,他(她)就会变回苍白真实的自己。
充满秘密的房间
老徐的二手奢侈品店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疫情反复,商场客流少得可怜。2月16日下午,整层楼只有不到10个人在闲逛,很安静。在美甲店只听到一些女生的声音。
店铺面积不大,20平米左右,包包的展示柜摆放整齐。商店的装饰是复古的。所有的桌椅和柜子都是几年前从二手市场淘来的。“重要的是这种二手感觉。”老徐说。处理过的包包放入透明防尘罩,陈列在橱柜架上,包括一些经典款和市面上发行量很少的限量版手袋。在陈列名牌手表的橱窗里,有几个很有价值的时装娃娃。
图|两家奢侈品店满满的秘密。
2010年,老徐将店铺从亚运村搬到了这个被昂贵的写字楼和购物中心包围的地方。商业繁荣催生消费主义,这个地方是拓展客户的好地方。几年前,他举着一块写着“回收二手奢侈品”的牌子,向周围富人聚集的小区喊话。推送效果不错,另外他早年开了个网店,有些资源。时间长了,客户也稳定了。
在过去的两年里,老徐感受最明显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购买奢侈品。早些年,大牌包包很少有肩带,大多是戴在前臂上,因为戴在身上会把同样贵的衣服弄皱,影响美观。各大品牌都推出了斜挎包和单肩包。比如LV包的一条肩带甚至可以卖到2000块。
服装曾经代表着地位,标志着人们生活的某个社会阶层。如今,奢侈的包包或手表被视为个人能力的象征。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奢侈品的需求和有限的薪水之间存在矛盾。于是,二手奢侈品市场出现了。
一个在公司上班的男人看上了一块原价28500元的手表。老徐商店的一块新手表只花了4000元。那人咨询的时候,没有问任何专业问题,只是问,你还有原价的收据吗?老徐立刻明白这应该是作为礼物,他需要一张收据来标明价格。以前,当回收二手奢侈品时,收据对老徐来说是最不重要的东西,但在销售时却是必不可少的。
有个很漂亮的女生说有个男的带她去买包。在商场柜台,女孩把照片一张一张地发给老徐,问哪张回收价最高,然后让男子买下。几天后,女孩拿着新包卖掉换了现金,而她则拎着一个一模一样的高仿包。
当然,来店里的不一定都是有钱人。在老徐的印象中,有一个年轻人经常穿一个假的时装品牌,而且商标都是错的。他每隔一段时间就来店里试戴各种手表,试穿各种昂贵的包包,就是为了拍照发朋友圈。有一次,老徐看了一眼那个年轻人正在编辑的朋友圈文案,写道:哎,新鲜感太短暂了,两个月之内戴了好几个表都腻了。
生活中的普通人需要一些幻想来充实自己。即使是短暂的一刻。
二手店铺的情感价值
每天早上九点半,老徐、客服欣欣和另一名店员都会准时出现在店里。多则几十个,少则十几个豪华快递会从全国各地发出,在老徐这里销售。欣欣负责拆快递,戴手套,一直做记录。有的贵的包包或者手表都要十几万,而且客人都上了保险。拆完之后,对所有托运物品进行初步的清洁和护理,拍下详细的照片,还拍下包包的上半身照片,然后上传到网店。
当人们陆续进店时,店员会热情接待,但不会主动推销。这是老徐给大家定下的规矩:当你购买二手奢侈品时,你需要给人们更多的时间去思考。顾客问的越详细,越挑剔,说明他们对商品的价格、款式、精细程度有具体的了解,这样的人反而可以成交。
在来一家二手奢侈品店做店员之前,欣欣已经失业八个月了,每天打游戏。她是齐齐哈尔人。她做过纹身师、贷款艺术家、服装和销售人员。他们都辞职了,因为他们厌倦了。老徐发布了一则招聘店员的通知。欣欣来店里面试,说了几句就留了下来。
欣欣一开始什么都不知道。品牌只知道LV,香奈儿和爱马仕。他们只能从理货和包裹递送开始。她有东北女人的率真。如果她不懂,她会问。她已经努力学习了,现在店里的大部分事情她都可以打理了。
图|老徐店内的手表柜
下午四点,三个年轻女孩走进店里,在店里四处看了看,又看了看手表。一个女生问:“这个表是哪一年的?能找到吗?”老徐笑了笑,示意店员招待。两分钟后,女孩们离开了。
“这种只是闲逛。我根本不想买,也不懂。”老徐说,真正想买手表的人要么会问手表是否仍在保修期内,要么会问柜台是否在卖。
接触的客人多了,不仅是老徐,辛欣也有自己判断人的经验。有一个40岁的大姐,很懂包,但是很累。辛第一次与她针锋相对。是大姐带了个包,想换成店里的爱马仕包。欣欣根据包包底角、拉链、内衬等报价。大姐一听,发现要补不少差价。她急了,指着欣欣的鼻子大声吼道:“我有这么好的包,为什么只给这个钱?你的老板呢?让他跟我说话!”
辛也不甘示弱,上去把她的手推开,说:“你在这里指谁?”不一会儿,老徐来了,笑了。“哦,你怎么了?那就生个大火。”
见面次数多了,欣欣发现这个大姐就是这样的性格,一定要多要价,哪怕只有两三百,不然就一直在店里磨。“她再有钱,也有占小便宜的心理。多少无所谓,但是她占了便宜就很开心。”不讲价是老徐店十几年的规矩,但每当这个大姐来买包,欣欣都会把老徐给的价格再提高几百,假装和大姐墨迹一会儿,然后成交。其实成交价和定价差不多,但是双方都开心。
像这位大姐这样的女嘉宾还有很多。在反复的讨价还价中,他们喋喋不休地聊着自己的前世,像是积攒在心底的情绪,在这里宣泄出来。
老徐还有一位40岁的女客人,她是常客。她很少说话,不好相处,朋友也少。她只愿意在老徐的店里聊天。我在天上逛商店,看到一个橘黄色的铂金包,拿在手里。那天她刚做了一个同色的美甲,不到一分钟就买好了。但是后来,我再也没见她用过。老徐觉得不好意思,问了一下,女客人说回去的时候发现这个包不太配,就放在那里了。反正我老公是做生意的,不需要这个钱。
一打听才知道,女客人的老公常年不在家。她对囤包上瘾,买来一排排放在衣帽间。我不知道她是在惩罚丈夫还是在折磨自己。
另一个女顾客,自己创业,心情不好就来买包,依次刷了几张卡。十几岁的时候,她不想上学,和社会上的人混在一起。浪费了十几年,她总是和老徐说话,只想回到十几二十岁,和一群小姐姐出去逛街,买漂亮衣服,然后去洗头理发。
“她很孤独,需要有人真正关注她。她脾气这么坏,应该很多人都怕她,但没人告诉她这些。”老徐说。
不仅仅是商品
如今,老徐喜欢喝酒和玩剧本。本来他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每次他的父母都会用一种厌恶的语气说,这孩子太老实了。“诚实”在老徐眼里成了贬义词。他开始向其他男生学习,不听课,捣乱,拉女生的小辫子,努力成为一个不那么老实的人。
这些年来,老徐意识到诚实有时是不可取的。
之前有个客人说出国旅游一时冲动买了很多包,现在想卖掉。老徐快速浏览了一下,说:“这些包太旧了,不能收了。”。客人一听,脸色黯淡。
老徐正要帮忙把包放好,突然,他的手被拉链划伤了,然后他仔细看了看锁。这是一个假包。老徐心里咯噔一下,迅速看了看其他的,都是假的。他又问包是在哪里买的,客人还是坚持说是在国外旅游的时候买的。老徐明白了。这位客人从来不说是在专柜买的,只说是在国外买的。他坦白告诉客人,包包都是假的。
当被告知是假包时,客人突然拍桌子,愤怒地问:为什么说包是假的?但是我是在国外买的!老徐想了一下,只有一种可能。一般卖假货的都会告诉这些贪心的人:这些包包都是原厂皮,原厂五金,甚至是1: 1的原厂仿品。他质问对方:“真皮原件,五金原件,仿制品原件,只是不是专柜的,你说这包是真的还是假的?”客人被问得目瞪口呆,却久久不语。
运气和虚荣一样脆弱,经不起推敲。老徐仍然无法忘记当时客人们苍白的脸,从那以后他学会了保持平衡。为了不让自己和客人难堪,他的店后来不再提供鉴定业务,也不给钱。收货的时候还跟店员说,打电话给顾客退货的时候,不要说货是假的,只说款式老了不好卖。
老徐如果真的遇到坚持问真假的客人,也会让对方去鉴定机构。“毕竟多年的师傅,他也有眼掉的时候,何况我。”即使被鉴定为假货,也不能告诉客人具体原因,哪怕是为了防止欺诈手段的推广。
也有不信任对方,但又好奇,想一试身手的。有一次,一个外国顾客想在老徐买这个包,但她第一次寄的是一个假包,被老徐退回来了。几天后,她送来了一个真正的袋子,承认她只是不能相信她,并希望检查老徐。
长期浸淫于二手奢侈品行业,老徐练就了敏锐的眼光,终于穿越到了自己的欲望。以前他也喜欢名牌,或者需要一种奢侈品来满足社交需求。后来他发现,再贵的包,也是用来装东西的,人并不会因为奢侈品而变得更值钱。
虎年春节前,欣欣和店员回老家了,老徐一个人守着店。一天下午,来了一个二十出头的女生,后面跟着一个年龄相仿的男生,应该是一对情侣。女孩一眼就看到了架子上的一个黑色香奈儿CF羊皮手提包。她问老徐:“我能看看那个吗?”?老徐,把它给她。当然,随意试试。
女生背着这个包,对着镜子转一圈,对男生说:好看吗?男生点点头,嗯,好看。女孩笑了,又照了照镜子,自言自语道:“这些原则我都知道。我喜欢这个包包很久了。等我赚到钱,一定要买。”男生捏了一下女生的脸,“好吧。”我拿在手里看了看。女孩不情愿地把它还给老徐。“老板,等我一会儿去买。”
在那一幕中,老徐觉得那个背着这个略显成熟的包包的女孩特别漂亮。他对女孩说:“这个包看起来和你的一模一样。”
-END -
作者|郑挺
编辑|张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