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职赚钱QQ群(娱乐圈兼职“水军”:靠刷赞、泼污水挣零花钱)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社广州11月1日电(记者杨舒欣)晚上8点,一条影视宣传任务在微信群里发布。江瑞(化名)赶紧在群里打了个回复,然后她登录了自己的微博账号,把群里早就准备好的文案和图片发了出去。“xx的演技真的很有感染力,情感交流也挺到位的。”最后附上一个作为宣传重点的话题词条。群主查看任务发送情况后,江瑞成功获得两元收入。这就是江瑞兼职的主要内容——做一名娱乐“水军”。

刷好评,写软文推广,泼污水...有的一个月能挣几千块。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游走在灰色地带的网络“水军”主要是在网上接单、兼职当“水军”赚零花钱的兼职人员。

几个月前,蒋瑞京经人介绍加入了一个兼职团。经过简单的训练,她成为了一名“水军”。江瑞说,主要工作是在微博中宣传明星的动态和影视作品。派单员发任务,群内兼职“水军”抢单,然后在微博发书面宣传文案。“只要有社交账号就能赚到这个钱。”

业内人士表示,网络“水军”既有机器账号,也有现实账号。机器账号俗称“僵尸号”,首页通常是群发广告,容易造成“一次性”。现实生活中的账号,因为更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在网络炒作中更受欢迎。

广州一家营销公司的工作人员秦小燕(化名)告诉记者,一些“水军”公司,披着公关公司的“马甲”,实际上是几个人的“小作坊”,收集了大量的真实账号。由于雇佣全职“水军”成本高,他们瞄准了兼职群体。

“点击好评和发条评论,可以赚几毛钱到几块钱。这种时间灵活、工作量不大的‘兼职’,对想赚点零花钱的年轻人很有吸引力。”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张晓晓说。

广州市民刘芳芳(化名)表示,很多朋友都加入了兼职“水军”群体。“一开始有人在微博里看到招聘。为了赚钱,我们几个人跟着她进了团,成了‘水军’。”

记者以“推广”、“数据维护”等关键词搜索QQ,发现有大量提供“水军”代购服务的QQ群,覆盖各种社交平台。

此外,据一位“水军”的招聘人员透露,拉人头还能拿提成。这种招募方式使得兼职“水军”社群病毒式扩张。

广州市白云区检察院第一检察厅检察官肖说,购买“水军”服务的过程一般需要多级流转,每一级的利润就是赚取差价。做推广的兼职大多位于这个灰色产业链的最底层。

张晓晓认为,“水军”控制网络世界的热搜和流量,炮制虚假舆论,影响公众的判断和选择,损害他人权利和社会公平,造成严重危害。大家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坚决拒绝以这种不公平的方式获得报酬。

此外,法律界人士提醒,兼职“水军”也可能暗藏法律风险。

小静雅说,兼职“水军”如果发表不当言论,侵犯他人人身、财产权利,可能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情节严重的甚至触犯刑法。涉嫌的罪名有网络寻衅滋事罪、诽谤罪、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等。如果你是组织者,组织、教唆他人传播虚假信息,也可能涉嫌上述犯罪,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以主犯论处。

多年来,“水军”就像网络中的牛皮癣空,长期存在却难以根治。

网赚qq群

秦小燕表示,“水军”在一定程度上为平台带来了流量。为了知名度,平台在监管方面有时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同时,兼职“水军”代表的是真实账号,在监控层面上比机器账号更难,平台“不愿管”“难管”。

张晓晓认为,加强行业监管是切断“水军”产业链的关键。在技术层面,平台应加强对异常转发、评论等网络活动的识别和监管。肖建议,加强对互联网公司的行政监管,实行网民实名登记制度。

受访专家表示,目前,“水军”行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灰色甚至黑色产业链。但由于各个链条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所以任务会在信息网络上分片发布,由网络兼职人员“认领”。这种跨区域、分散的性质增加了打击的难度。

小静雅表示,网络中网民的虚拟身份和主题的不确定性也为“水军”提供了保护性的外衣,导致网络“水军”案件发生时,监管部门在确定行为人时的难度和不可控性。

“网络‘水军’活动的开展依赖于网络平台,所以所有发布的信息和资金交易都是电子证据。收集电子证据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目前侦查机关或相关监管部门与网络企业的信息共享机制有待完善,难以保证及时、高效、规范的电子取证,影响了对‘水军’的查处。”小说:

受访专家建议,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增强相关部门对网络平台的监管能力,加大对“水军”的打击力度。对于涉嫌犯罪的网络“水军”,要深挖产业链,斩断利益链。“同时,应加强网络权益的民法保护,加大对网络侵权的赔偿和处罚力度。”小说:

(参与采写:刘奇、易小燕)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