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微博看到一个热门话题:为什么现在的人都不发朋友圈了?
其中一条评论说:“没见过世面的人,会因为一点小麻烦就发朋友圈。”
这种说法让我觉得喉咙痛。
正是因为这些恶意揣测,很多人害怕,不愿意多交朋友。
我想起了我的一个女性朋友。虽然她很年轻,但由于工作出色,她被提升得很快。
有时候她会因为工作需要参加一些宴请,结束后偶尔会在朋友圈发一些和创业者的合照。
没想到,她无意中发的朋友圈引来了一些人的嘲讽:“哦,原来你有这么多关系,难怪你爬得这么快。”
这些人不知道,她为了拿下一个方案,连续加班三个月;我不知道。为了维持业绩,她还在半夜三点回复客户留言。更有甚者,她一度抑郁到要去看心理医生。
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通过屏幕来揣测、指责别人的生活、践踏别人的自尊。
其实真正有教养的人,从来不会轻易评判别人。
没有真正的同理心
辛屹在《山月不知心底》中码头说:
“我们的心,我们的肉长在每个人自己的身上,有起伏。你尝到的滋味,只有你自己能体会。”
生活从来都是这样,人喝了水就知道冷暖。
有些人不开心的想法在别人听来可能是个笑话。
看过极光,游过山河湖海的人,可能根本想象不到,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群人,每天为了生计不知疲倦地工作。
别说坐飞机,他们可能一辈子都只在电视上见过飞机。
他们更不愿意花钱去游山玩水。一顿普通的家常菜,周末和家人一起逛公园,足以让他们开心很久。
图片:全景视觉
不是每个人生来都幸运到可以轻生。太多的人在为家庭和孩子负重前行。
不要在没有别人痛苦的情况下,去认可别人的快乐。
即使不懂,也不要随意贬低别人喜欢的东西。
永远不要轻易判断一个人
什么都有,人有千面。
有时候你所谓的真相只是冰山一角。
我看过一张相当经典的图片。
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妇人。
从另一个角度看,她变成了一个明媚迷人的女孩。
生活也一样。仅凭一个念头就判断一个人的全貌,未免过于武断。
太多人,在不了解事实的情况下,倾向于自己判断别人,说三道四。
看到朋友圈里有人发了一张漂亮的自拍,他开始嘲讽不屑:“加了多少滤镜?修完图我都不认识我妈了。”
看到有人去看电影晾票根,他酸溜溜地说:“秀恩爱死得快。"
别人出去旅游,风景照不断被刷,满是不屑:“你不就几个臭钱吗?有什么好炫耀的?”
可是,我不知道,自拍的女孩,只是被顾客弄得鲜血淋漓,只是为了给自己打气;
看电影的情侣几个月没见面了,那份幸福不过是给这段异地恋加了点防腐剂。
不要轻易评判任何人,因为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
爱交朋友的人,不是无所事事,也不是想炫耀,而是希望多年后能有一个寄托回忆的地方。
看别人分享生活,不喜欢,至少不吐酸水。
第一次吃牛排,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出国...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可能就是别人的巨大幸福。
图片:全景视觉
一个人根深蒂固的教养就是永远不要随意评判别人。
看透,不要说,不要评价人,给人留尊严,给自己留台阶。
人活着,自己发光就好,不要吹灭别人的光。
真正见过世面的人大多比较安静
知乎上有个问题:见过真实世界的人是什么样的?
高赞回答:“我会关注,会做,享受最好,承受最坏;在人群中散发着别样的气质,温柔却有力,谦逊而有内涵。"
其实,一个人的心胸狭窄,并不是说他没有见过美丽的风景,没有认识过伟大的人,而是说他不能包容和接受世间的差异。
喜欢从自己的角度去评判别人的人,是那些没见过世面的人,相比那些稍微“破事”就发朋友圈的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记录生活的方式。我想问一下,如果发朋友圈,会被吐槽吗?朋友圈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蔡康永曾在演讲中提到一个有趣的现象。
朋友圈的明星朋友几乎不发自己的照片,普通人却发。
因为明星拍杂志,拍电影,拍电视,拍广告,各种媒体报道,有充分的机会展示自己,已经很满足了。
普通人期待的关注,往往留在朋友圈。
做人,哭和笑都是一种天性。
悲伤需要释放,快乐自然需要出口。
图片:全景视觉
下班路上遇到一只被遗弃的猫;家里的君子兰又开花了;今天的桌子上多了几个喜欢的菜;我去购物,买了我最喜欢的衣服...
你不能否认这个“破事”对发朋友圈的人意味着什么。
也许在别人眼里,这只是一件根本上不了舞台的东西,但在送朋友的人眼里,这就是对生命最好的致敬。[/s2/]
所以,请不要扼杀你的天性,想发就发吧。毕竟生活不是给别人看的,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愿你我都走出自己的狭隘,不轻易给别人贴标签,勇敢对偏见说“不”。
因为真正见过世面的人,内心会变得越来越柔软,会以更淡然的态度去和这个世界玩得开心。
互相鼓励!
作者:易叔。来源:每周一本书。周一一本书,再忙也别忘了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