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com闪电新闻3月2日3月2日3月2日上午,东营区刘虎镇智慧家庭农场的辣根种植基地里,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一片片带根的白色根茎从泥土中翻腾而出。刘虎镇智慧家庭农场负责人程志辉带领工人翻箱倒柜装车,不停地忙着收获的喜悦。
说起种植辣根,要从刘虎镇农业产业发展的大环境说起。近年来,刘虎镇大力推动各村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农业,通过土地流转、合作开发、耕收一体化,着力打造一村一品的种植模式。刘虎镇智慧家庭农场辣根种植基地所在的土地是轻度盐碱地,普通作物种植收益低,调整种植结构势在必行。
只有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把结构调整作为全镇农业转型升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才能让更多的农民致富。依托市级农业科技园区项目建设,刘虎镇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土地流转管理和集中连片开发模式,引进特色经济作物辣根种植团队,团队在东营区刘虎镇建立了智慧家庭农场。在山东省农科院和山东农业大学的技术支持下,示范推广耐盐碱辣根新品种种植。
“辣根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经济作物。它含有许多维生素和矿物质,如钙、铁和磷。我们现在种植的盐碱辣根新品种,具有抗旱、抗虫害、不受恶劣天气影响的特点,非常适合在盐碱地上种植。成熟的根可以加工制作芥末油、调料等。”刘虎镇智能家庭农场的程志辉介绍说。据了解,今年刘虎镇辣根种植基地300多亩试验田喜获丰收,亩产2000多公斤。按照今年的市场价格,保守估计亩产能达到8000元。辣根种植基地已成为刘虎镇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
下一步,刘虎镇将围绕“生态镇、产业镇、旅游镇”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种植农业,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调整种植结构,打造特色种植产业集群,进一步增加土地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闪电新闻记者张晶晶东营区媒体中心报道陈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