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
自70多年前成立以来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
军事斗争形势的变化
我们的军装经历了多次调整和改革。
是我军最更新的军需装备。
军服的整体水平在不断提高。
好好适应。
军队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在历届国庆阅兵中
受阅部队穿着不同时期的军装。
表现
这支军队威严严整的军容
也见证了
新中国军服发展的光辉历程
49式军装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阅兵中,人民解放军步兵、炮兵、骑兵、战车兵等兵种的制服,是当时部队配发的制服。服装的款式和颜色是在1949年初确定的。佩戴“八一”红色五星金属帽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布质徽章,被称为49式军服,是我军从战争时期过渡到和平建设时期的一套军服。他们所阅读的海军官兵服装特别醒目:军官戴大檐帽,士兵戴水手帽,着军装。这是海军第一次出现在人民军队的行列中。
50式军装
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军队正规化建设的需要,1950年,我军统一了全军军服样式。第一次按照陆军、海军和空三军、干部和士兵、男兵和女兵、夏装和冬装等来划分。全军干部和部队士兵空夏天都戴大帽子;[/k0/]陆军士兵的夏装外套是套头式的,袖口很紧,水兵穿的是水手服;女兵夏天穿连衣裙,冬天穿列宁的衣服。全军统一佩戴“八一”五角星帽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徽章,海军和空陆军的帽徽与本军种的军徽相同。
从1950年国庆一周年到1954年国庆五周年,在这五次国庆阅兵中,受阅部队都穿着50式军服。
55式军装
1955年,为配合实行军衔制度,全军装备了新型军衔服装——55式军服。首次突破了我军单一制服的历史,首次将军服分为礼服和制服两大类。军官戴大檐帽,陆军士兵[/k0/]戴船帽,水兵戴水手帽,女兵戴无檐软帽。校级以上军官的礼服和制服都是羊毛的。55式军服庄重美观,标志鲜明,大大提高了我军的军容。这是军装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从1955年国庆六周年到1959年国庆十周年的五次国庆阅兵中,受阅部队都穿着55式军服。
65式军装
1965年,我军取消了军衔制度,同时进行了军服改革:全军男女士兵一律戴解放帽,服装标准一致,干部和士兵以上衣口袋区分;全部佩戴红色五星帽徽和全红色领章;海军干部和士兵的制服颜色将改为灰色,取消水手服。65式军服及其“改进型”71式、74式、78式军服从1965年到1985年已经实施了20年,是我军装备时间最长的制式服装。同时,化学纤维材料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军服的质量。
1981年,秋华北大阅兵时,受阅部队全部穿着65式军服。
85式军装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对我军体制单一、款式简单、面料落后的服装进行改革势在必行。1985年装备85式军服。主要特点是取消红色领章和红色五角星帽徽,恢复以“八一”军徽为主体的圆形帽徽,干部和士兵佩戴大檐帽,佩戴带有兵役标志的肩章和领章,增加制式衬衫,团级以上干部发放毛料服装。
1984年第35次国庆阅兵,受阅部队率先展示85式军服。
87式军装
1988年,为配合新军衔制度的实施,全军装备了87式军服。87式服装建立了礼服、制服、作训服、工装裤系列,以满足士兵执行不同任务的要求。军服的质量提高了。军官的夏装、冬装和士官、士官生的夏装都是毛织品。军衔肩章的标志清晰,服役标志是象征性的。
在1999年新中国成立50周年阅兵中,受阅部队穿着87式军服和一些新的服装品种。
97式军装
1997年和199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和澳门部队装备了97式军服。97式军服保留了87式军服的优点,吸收了世界先进国家军服的优点。与87式服装相比,在结构、材料、色彩、服装、搭配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进。
07式军装
2007年建军80周年之际,全军装备了07式军服。07式军服是我军历史上最全面、最系统、最彻底的军服改革。三军服装的颜色进行了调整,服装的款式和结构有了很大的改进,面料质量和制造工艺有了显著的提高,标志服装拓展了军服的识别功能。
2009年国庆60周年和2019年国庆70周年,受阅部队身着07式军服接受检阅。
19式“星空迷彩”服装
2019年,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亮相的新型迷彩作训服正式命名为“Star 空 Camo”,其服装图案颜色全新设计,分为林地、沙漠、丛林、城市、沙漠等五种类型。能适应国内外不同的地貌。而且将不再按照服务来分配,而是按照使用区域来分配,不同的服务将通过佩戴标志来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