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双11”电商购物狂欢节拉开帷幕,物流市场也迎来高峰期。据国家邮政局统计,2021年11月1日,全国揽收快递包裹5.69亿件,同比增长28.5%。某快递公司服务点负责人表示,“双11”期间招工难,甚至采取了紧急雇佣临时工的模式来缓解压力。对此,菜鸟裹裹工作人员回应称,推出“预售极速”和无人车配送是为了帮助高峰末端配送。
此外,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表示,用工企业和合作企业应依法承担各自的用工责任,使新形式用工管理更加规范,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市人大代表李继超建议,企业要做好维护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的工作,建立更加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全国劳动模范、市人大代表、快递员陈春希望消费者能给快递员多一点理解和包容。
消费者
物流太快,还没退款就收到货了。
11月1日零点,“双11”电商购物狂欢节正式开始。根据天猫平台公布的数据,今年双11第一个小时,超过2600个品牌的成交额超过去年全天。与此同时,JD.COM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双11前四个小时,已售出超过1.9亿件商品,两小时内有数百万消费者收到双11发来的快递包裹。
有市民表示,订单比往年多,但物流一样快
热爱网购的深圳市民王女士告诉南都记者,随着“双11”购物狂欢节的到来,她最近网购量明显增加,但收货速度并未受到影响。“我觉得今年的‘双11’活动比去年开始的早,打折力度也比往年大,所以我的订单也比往年‘双11’多。虽然购物订单多,派送零件多,但派送速度和往年一样快。广东省内的订单基本上隔天到,省外的大概两三天就到了。”随着网购平台活动和商家提供服务的增多,王粲女士不禁感叹:“越来越多的购物节也反映出在疫情防控的常态下,促进网络消费是大势所趋。”
“直到11月1日早上签收了一大堆快递才出门上班”[S2/]
深圳宝安区市民林女士告诉南都记者,她在11月1日凌晨就完成了几十个网上订单,有些凌晨付了尾款,第二天早上就收到了快递。“我半夜12点多付了尾款,早上收到快递。这个物流太快了。其实有些订单在付完尾款后想再次退款弥补交定金的冲动,但是第二天系统还没开通退款功能,货都收到了,再退款就很麻烦了。”
此外,深圳市民陈先生表示,11月1日上午,他签收了很多“双11”快递才出门上班。“我感觉快递就像是提前埋伏好的。那天早上我还在家里吃早饭的时候,快递员拿着快递包裹来敲我的门,对于不满意的商品,点击退货后系统会立即确认,第二天就会有快递员过来取件寄回来。”陈先生认为,从早些年的“双11”物流大爆发,到现在的快递已经快速送达,而且“双11”的物流服务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
信使
陷入提高调度性能和兼顾服务质量的两难境地。
11月3日,顺丰速运指挥调度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大数据系统预测,2021年“双11”,顺丰速运日均最大处理量和业务总量将再次创历史新高,其中收寄量预测约为普通工作日的2.5倍,派件量预测约为普通工作日的2.2倍。深圳是主要地区之一。
快递数量成倍增长,经常加班到半夜
11月4日,南都记者在深圳华强北振华数码商城、王源数码商城等一些大卖场周边看到,往日繁忙的马路似乎比以前更加热闹繁忙,拉着拖车运送大大小小包裹的人络绎不绝。童渊快递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最近的包裹揽收比平时增加了近三分之一,高峰期每天加班到凌晨两三点。与此同时,杜南记者在与深圳福田区华强北附近一家德邦快递员的交谈中了解到,“双11”期间,快递的发送量比平时增加了近一倍,主要是哈曼美妆广场一些电商的订单,每次发货大概有三四辆拖车,以便当天送达。与此同时,深圳福田区梅林区一位负责德邦快递的工作人员表示,快递采取的是就近配送,多劳多得的模式。“我们根据重量计算佣金。比如一单快递,一公斤1元佣金,每公斤增加0.25元。‘双11’期间,一个快递员一天送1000多斤,大概是1400元佣金。”此外,一位德邦工作人员表示,为了防止仓库在“双11”期间发生爆炸,通宵进行卸货。“晚上,许多卡车都来卸货。为了防止货物堆积后爆炸,我已经连续三天通宵工作了。”
为了保证收入,我们只能设法增加交货订单的数量
此外,在“双11”活动期间,很多快递员表示进退两难。“我平时下班比较早,这几天经常工作到凌晨。”一位快递员工告诉南都记者,今年“双11”期间,快递服务比平时增加了一倍多,营业网点几乎所有工作人员都在加班。“我一般下午6点下班,现在有时候送件到凌晨1点。”工作人员表示,由于快递员是按照派件数量的提成来计算工资的,面对“双11”快递增量,只能启动加班模式。“近几年,配送费不断下调。现在快递大概有1.3元的佣金。要想保证收益,只能想尽一切办法增加送货订单,完成公司业绩,这样有时候就不能兼顾服务质量,停止送货上门,而不是送货上门,很容易让消费者投诉,‘双11’期间客户投诉比较多。”据该员工介绍,快递公司并没有给他加班费和社保等相关福利,但由于派件的提成费用增加,“双11”期间的收入也能相应增加。
多关注快递柜资源的“竞争”
记者了解到,除了行业普遍面临的就业难,“双11”期间,快递柜和单件数量也呈现出“僧多粥少”的局面。据顺丰工作人员介绍,面对如此庞大的派件数量,各分拣点和公司层面也更加注重快递柜资源的“争夺”。工作人员说:“公司通过补贴或者出租的方式,为快递员争取到了更多的快递柜,几乎翻了一倍。”即便如此,快递柜的铺设密度仍然赶不上节日促销带来的巨大订单量。据了解,由于大部分消费者都要上班,白天,每个小区的快递柜都处于“爆满”状态。“只有有人来取,才会有更多的空快递”,这也导致了晚上快递的又一个高峰。“为了抢占有限的资源,有的快递小哥故意等到23点才送。”工作人员说。
物流点
今年“双11”的物流响应周期拉长,急招快递员,缓解调度压力。
“发货量直接增长了300%”。对于“双11”繁忙的业务量,深圳南山区一家顺丰速运营业点的负责人介绍,以往快递员每天的派送高峰在200件左右,但从11月份开始,最多的时候达到了800件。“平时晚上七八点就能下班,现在却要忙到晚上十点。”该负责人表示。
日前,深圳大云快递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今年的“双11”与往年不同,有两个业务高峰,分别是11月1日至5日和11月11日至14日。因此物流整体响应周期拉长,给调度、中转、仓储、运输等各个环节的灵活性带来考验。据工作人员介绍,“双11”物流高峰期,很多营业网点急需人手,内部推荐成功一人奖励200元。“以香蜜湖地区为例。‘双11’期间雇了三个临时工,结算是按每小时20元。高峰时期,他们每天工作10个小时左右。同时,公司也派出工作人员支援营业网点,主要是帮助店内分发包裹,快递员数量还在扩充中。”
同时,深圳大云快递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快递员的需求数量随着快递业务量的波动而变化,用工形式更加灵活。“目前主要有派遣业务员和长期合作的临时工,可以把快递员的人力成本劈到天上去,但临时工增加了营业网点的运营成本,主要想招劳务外包员工和挂靠快递员。他们以个体户的形式与快递公司形成一种合同关系,给固定的区域下订单,派单计算后拿到提成收入。”工作人员透露,这种合作形式的快递员都是个体户,快递公司不为其缴纳社保、五险一金。“考虑到运营成本,我们现在不招长期快递员,临时工按工时发工资,劳务外包员工按提成发工资,但是没有社保、五险一金。”
此外,深圳德邦物流有限公司梅林营业部经理告诉南都记者,“双11”期间,快递量成倍增长。“快递数量是平时的3倍左右,高峰期快递员平均每天要送800公斤的货,相应的工资也会上调3倍左右。”据该经理介绍,公司为快递员购买了五险一金等基本社会保险,并提供一定的基本工资。为了备战“双11”物流高峰期,公司提前做好了人员储备。“我们从10月份开始准备‘双11’,包括招聘、培训和演练。同时,我们也在招聘快递员,为‘双十二’的小高枫做准备,推荐成功,入职一定时间,奖励1200元。”
快运公司
推出了数字智能供应链,部分地区可以体验无人车送货到楼。
2021年,“双11”电商大促迎来第13个年头。作为电商推广的重要一环,物流行业今年也推出了新的应对系统。11月3日,杜南记者从菜鸟裹裹获悉,今年针对预售商品推出“预售极速”方式,即针对促销期间预售商品推出的极速物流服务。消费者付款的预售商品会提前预置到离消费者最近的快递站点。一旦消费者支付尾款,这些预售商品就会从消费者楼下送到最近的地方,最快分钟送达。此外,工作人员表示,为了节省人力资源,“双11”期间部分区域可以体验无人车送楼服务。“‘双11’期间,菜鸟联合达摩院投放了350辆菜鸟无人车,覆盖全国70多个城市的200多所大学校园。”
同时,顺丰工作人员表示,在第13个“双11”,顺丰也推出了新举措。据介绍,面对渠道流量去中心化、订单碎片化、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商业业态和模式,顺丰通过数据和人工智能构建大数据决策、智慧供应链、全渠道运营等服务,帮助商品高效直达用户。“利用实时大数据,品牌动态预设销售信息。顺丰可以基于标准化、数字化的协同信息,提前预测品牌的销售峰谷,帮助品牌有针对性地提前行动,抢先调配商品、仓储、运输,从而更高效地触达消费者,成功地将商品和体验传递给用户。”此外,在最后一公里配送中,工作人员表示将继续在深圳、广州等地高峰结束时投入无人车配送。“码头无人配送车可以将车辆定位、环境感知、路径规划与决策、控制与执行等技术与物流配送场景相结合,形成码头无人配送的整体解决方案,通过无人车实现码头小哥在不同场景的配送能力补充,以满足楼宇、园区、空旷道路等不同场景的实时配送需求。”
据工作人员介绍,顺丰集团工会、员工关系等部门制定了业务高峰期员工关怀行动计划,从多方面保护员工。“顺丰集团员工工会和员工关系部也制定了业务高峰关怀行动方案,将从资金支持、发自内心的同情、需求解决、氛围营造等方面开展员工关怀支持工作,做好员工后勤保障工作。”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双11”期间,顺丰采取多种接单、调度、用工并行的模式,以大数据预测为风向标,充分利用常规资源,扩大协调社会各界资源,扩大调度能力,保障高峰时段用工。针对近期多地疫情零星反弹的情况,顺丰还从作业、快件安全、人员安全等方面重申了疫情防控的措施和要求,确保高峰期的寄递安全。
市人社局
我们会更加重视快递员的社会保障,让管理更加规范。
快递员是快递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快递员数量随着快递员数量的增加而增加。据国家邮政局统计,2021年上半年,我国快件量已达到494亿件,预计全年快递员需求将达到240万人。
7月10日,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布《关于做好维护快递员合法权益工作的意见》,指出快递员依法享有参加社会保险和获得社会保险待遇的权利, 鼓励企业直接用工,减少合作用工的不规范操作,同时企业可以优先为快递员缴纳工伤保险,推动企业为快递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11月4日,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自2021年4月1日起,深圳开始实施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等特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的办法。其中,提供网约车服务、外卖服务、快递服务等新业态的从业人员可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人员表示,希望用工企业和合作企业依法承担各自的用工责任,同时更加重视快递员的社会保障,使新形式用工管理更加规范,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市人大代表李继超
应该督促快递行业建立更加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此外,深圳市人大代表李继超认为,物流行业在“双11”期间处于高峰期,对快递员劳动力的需求也会增加,快递公司必然会遇到“招工难”的问题。“临时雇个快递也没那么容易。同时,快递员的工作强度大,工作条件艰苦,老年人、女性群体、体弱者不适合。因此,招聘对象将在范围上受到限制,这加剧了招聘的困难局面。”同时,李继超指出,目前物流行业竞争激烈,部分快递公司通过降低码头费来降低运营成本,导致快递员难以达到合理的收入水平,快递网络处于紧平衡状态。
李继超建议,要规范物流行业管理,避免物流行业恶性竞争,同时加强对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的保护。“快递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要做好维护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的工作,包括提供五险一金和高温费,建立更加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让他们工作更加舒心舒适,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归属感,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关键的、内生的强劲动力,维护和巩固物流业健康发展。”
全国劳动模范、市人大代表、快递员陈春
消费者希望给快递小哥多一点理解和包容。
11月4日晚,全国劳动模范、深圳市人大代表、深圳顺丰快递员陈春忙得连面试时间都挤出来了。他说,在“双十一”期间,随着快递包裹的增长,快递员的工作量普遍飙升,大约是平时的两倍甚至几倍。但据他所知,所有快递公司都有提前的人员储备,比如临时招聘,或者企业其他类型的用工作为高峰用工的补充。总的来说,这个时候的快递员还是处于一年中最忙的时候。“在此,也希望消费者能给我们的小哥哥多一点理解和包容,谢谢。”
他还提到,快递员群体的权益保护需要政府、企业乃至全社会的参与。“比如今年7月,七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做好维护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工作的意见》就提出得很好,很符合我们快递员群体的愿望,从薪酬、福利保障、职业发展、社会认同等多方面进行了考虑。”
统筹:南都记者蔡雨晴
南都记者吴春怡秦士林王童谢梦陈荣梅蔡雨晴
摄影:南都记者徐松龙[/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