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秒杀助手可靠吗(双11代拍背后存灰产:“抢拍器”低至8元,已有销售者获刑)

随着“双十一”的临近,各电商平台陆续上架低价限量优惠产品,这也让一条隐藏的“秒拍”产业链浮出水面。

记者在杜南调查发现,市场上有大量秒杀拍卖服务,收费1到50元不等。部分商家承诺提供用户名和密码后,可以在0.05秒内拍出指定限量商品。另外,如果顾客想自己动手,直接杀,也可以买8元到100元的“笛鲷”。

多位专家对南都记者指出,提供自己的电商账号让职业个人或团队“开枪杀人”,不仅面临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严重时还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造成账号被盗、电信网络诈骗等问题,从而对消费者的财产安全造成极大隐患。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潘鹤林表示,代理拍卖的主要方式是利用程序非法入侵或控制计算机系统。“这种手段涉嫌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条规定的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

商家:提供密码和用户名,0.05秒到达限定商品

杜南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上以“拍照”“帮忙抢劫”等关键词进行搜索,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商品。杜南记者选择了一家排名靠前的公司,截至10月31日已有393人付费,起拍价为10元的“×格代派”进店咨询。

宝贝的详细拍卖流程显示,进店时会先发商品链接、尺寸、颜色,客服报价后买家支付相应的拍卖费用。店家强调“用买家提供的账号进行拍卖,店家不提供账号”。店家并没有承诺100%的成功率,也就是“充值成功,退款失败”。如果买家的订单在拍摄一分钟后刷新成功,就会收到货。如果订单没有拍卖失败,将会收到退款。



淘宝秒杀助手

“×兄弟一代”的生成过程。

在商品点评中,南都记者注意到,该店成功的商品有限量汉服、JK制服、热门课程、盲盒等。有用户表示,“超级厉害,快贼,几万人能抢100份”“下单稳准,0秒下单!”

杜南记者给客服发了一个限定的JK制服链接,对方要求拍下价值20元的商品后提供IP地址,并说明了原因——有些电商平台会限制异地登录,强制下线修改密码,“但IP密码不会有问题。”

客服承诺,在规定时间秒杀成功后,这款限量产品会出现在记者的待付款页面。“只需关注待付款,一般订单会保留半小时。”

除了电商平台,在QQ中以“代理”、“秒杀”、“抢”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也能出现大量从事这类业务的群聊和个人。垂直品类较多,以海淘、盲盒、球鞋、女装等100人左右的小群聊为主。

行业:“笛鲷”的价格从8元到数百元不等,可以同时打开1个0个进程下单

为什么这些提供秒杀服务的商家如此自信,他们使用了什么辅助工具?

有二手交易网站的商家向南都记者推荐购买“秒杀”。“秒杀器”也叫“快照设备”,主要用于最小化下单流程量,提前操作。提交快照数据时,会自动判断提交的数据是否有效,如果无效,可以即时自动再次提交。该功能在快照设备中称为“辅助快照”。

一款“秒杀助手”的网络安装教程显示,可以同时启动10个流程下单,下单时间间隔在0.05秒到10秒之间。在千人秒杀中,使用WAP功能抓拍可以获得更快的服务器响应速度,自然比手动购买快很多。



二手交易平台上有大量的“抢拍”商品链接。

南都记者搜索发现,二手平台上有大量“抢人器”,价格从8元到数百元不等。一位标价8元的拍卖师商家告诉南都记者“不安全”,强调是“自己按照教程操作”。

此外,你还可以在搜索引擎上找到很多“抢镜头”的免费下载链接,但在下载的过程中,记者也被导向了很多色情和赌博的页面。

风险:或隐私泄露,消费者维权困难

安徽省公安厅经侦总队已发布公开提醒:消费者进行网购时,应选择合法正规的网站,尽量不要使用非官方的秒杀插件软件。要加强自我保护,在电脑中安装杀毒软件并及时更新病毒库,同时开启实时防护功能,定期查杀电脑中的木马病毒。

据警方介绍,用户必须事先输入自己的银行账户和密码,才能通过“网购秒杀器”进行竞价,秒杀器成功后再用秒杀器进行支付。而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了这一特点,将秒杀器与支付宝劫持木马捆绑,或者直接将木马程序伪装成秒杀器,以“免费秒杀、快速秒杀”等宣传内容,引诱用户点击下载病毒木马捆绑的安装包,导致网民电脑中毒,进而被植入远程控制、网银盗号病毒,最终导致银行卡信息泄露,卡内资金被不法分子窃取。

浙江垦丁律师事务所律师徐娟告诉南都记者,使用代理秒杀会暴露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收货地址、联系电话等。”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就会受到各种骚扰电话、推销短信的困扰,也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从而引发账户被盗、电信网络诈骗等问题,给消费者的财产安全造成极大隐患。"

在徐娟看来,如果后续个人信息被泄露,消费者可以通过诉讼等渠道维权。但有一个核心问题,就是由于掌握个人信息的渠道很多,信息泄露的渠道并不单一,消费者往往很难判断是哪个环节导致了信息泄露,取证困难,容易陷入维权困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潘鹤林认为,消费者也可能面临维权技能缺失的问题。“最有可能的维权方式是和公安部门、电商平台一起报案维权,但涉案金额小,公安部门立案可能有难度。即使立案,也需要平台的有效配合。”他指出。

治理:“代拍”团队涉嫌犯罪,有相关先例

潘麟告诉杜南记者,目前拍卖的手段主要是利用程序非法入侵或控制电脑系统,从而模拟人们在短时间内抢购商品。实验证明,机器拍卖可以在0.05秒内完成购买,比人快很多,机器可以在短时间内操作多次,也比人快很多。此类手段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条规定的为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程序、工具罪。

徐娟律师指出,“代理杀人”是一种欺骗行为,不仅直接挤压了其他消费者的购买机会,也严重扰乱了电商平台的运营生态,突破了电商平台销售有限商品的随意性和公平性,构成不正当竞争。

也有过抢拍子的先例。裁判文书网显示,2018年,两名黑灰工被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判决书显示,杜某、朱某通过销售“联合笛鲷”非法获利共计405215元。根据吴某的说法,淘宝的安全部门负责黑灰产技术的攻防情报工作,受害单位淘宝经常进行限时限量商品抢购活动,用户可以以比平时更优惠的价格买到部分商品。而杜某、朱某销售的抓拍软件,可以自动替代用户的定期、大额订单,通过破解淘宝软件,软件可以与淘宝服务器精准同步,提高抓拍效率。

法院认为,杜某、朱某提供专门用于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均已构成提供程序、工具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公诉机关指控杜某、朱某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

最终,杜某因犯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朱犯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一万元。二人的违法所得依法予以追缴。

除了购买二手拍卖业务的消费者和提供二手拍卖业务的商家,这两者之间,提供限量产品的电商平台该怎么办?

徐娟建议,销售限量产品的电商平台应完善注意义务,通过关键词审核、大数据调查等方式,对提供拍卖服务的账号进行持续监控、分析和识别,并立即切断拍卖的不当操作,开展“反向拍卖”、“反向拍卖”。

“此外,或许可以出台针对拍卖的相关处罚措施。如果拍卖人不好辨认,就从买家开始拍卖。一旦买家被认定为拍卖的买家,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惩罚,这样需求者就少了,拍卖也就少了。”潘麟建议道。

监制:杜南新商业法治研究中心

南都记者朱伟静采写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