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房产拍卖消息引起了网友注意。
两处房产位于北京东城区,到10月28日结束,价格已经分别加到1832万和2574万。而这两栋房子的所有者,是东方园林的创始人何巧女和她的丈夫秦凯。
加上网络上关于东方园林“欠薪问题”一直争议不断,何巧女又一次成为热议的焦点。
从白手起家到成为浙江女首富,从与董明珠并称为“商界双姝”到如今无奈拍卖房产,何巧女的人生可以说是跌宕起伏。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通过时光倒流,探寻一下何巧女人生的高光和低谷。
1966年,一个小女孩出生在浙江武义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希望这个女儿乖巧懂事,就给她取名“巧女”。
何巧女的父亲对园艺种植非常有研究,80年代就靠种植花木起家。
或许是从小的耳濡目染,何巧女对园艺非常感兴趣。1984年,她考入北京林业大学进行专业的园艺学习。
毕业之后,林巧女进入杭州林业局工作。这是别人求之不得的“铁饭碗”,但何巧女并不开心,因为稳定从来不是她的目标。
没过多久,她辞职下海,与父亲一起经营花卉生意。
1990年北京亚运会召开,这对何巧女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机遇。
何巧女利用自己的外语优势,在展销会上积极向外国游客推销自家的盆景,吸引了很多外国游客的注意,成为那次展销会上的一大亮点。
也正是这次难得的机遇,何巧女看到了北京这座大都市的吸纳和包容,以及巨大的市场潜力。她决定留在北京,发展属于自己的事业。
1991年,何巧女租下了母校园林系的温室花房,然后从南方购置了一批盆景,租售给酒店和写字楼等,正式开启了她的创业之路。
凭借着专业的园艺知识和出色的营销能力,没多久,何巧女就在业内打下了不小的名气。
1992年,何巧女创办东方园林艺术服务部,企业发展蒸蒸日上。就当她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公司却出事了。
先是公司的高管卷款潜逃,后来又遭遇投资失利,连创业之初一起打拼的合伙人也离她而去。
这样接二连三的打击让何巧女身心俱疲。
摆在她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咬牙坚持,要么就地认输。
何巧女没有因此放弃,凭借着超乎常人的坚持和毅力,她生生在绝境之中闯出一条活路。
而且通过她和团队的不懈努力,东方园林陆续承接了一系列国内市政景观项目,创造了很多经典的设计作品,其中就包括中央电视台的新台址,
锦州世博园盐碱治理项目,
上海世博公园等。
东方园林的逆境攀升,让何巧女看到了公司背后的巨大发展潜力。她开始筹划东方园林的上市,只是她的这一决定,遭到了公司很多高管的反对,有的为此甚至带着团队出走。
但这一切都没有阻挡何巧女带领公司上市的决心,因为她清楚地知道,安安稳稳地做一个一两亿的公司,她根本做不到,她要的是更高更强。
2009年11月,东方园林成功在A股上市。
上市之后,东方园林的发展更为迅速。五年的时间,东方园林完成了十亿到百亿的市值跨越。
但东方园林的目标不止于此。
在研究华为、万达、万科等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时,他们发现,这些企业从百亿到千亿市值的跨越,实现的时间一般为4-6年,这无疑成为了何巧女的下一个奋斗目标。
2013年,她便提出带领东方园林冲击千亿企业的大目标,董明珠能做到的事,她也想要做到。
2015年,何巧女的身家一度达到190亿,成为名副其实的“园林首富”。
恰逢PPP项目大热,商业嗅觉非常敏锐的何巧女,又一次找到了进一步将公司发展壮大的契机,并将公司的发展重心向PPP项目倾斜。
但PPP是风险与收益并存的项目,虽然收益高但是回款周期比较长,对于企业的资金准备有很高的要求,这也成为日后掣肘东方园林发展的关键因素。
随着市场的飞速扩张尤其是PPP项目战线地无限拉长,公司的资金回笼开始出现问题,逐渐陷入资金紧张局面。而地方政府政策的不断收紧,更是让东方园林雪上加霜。
2018年,为了有效缓解资金的运转问题,东方园林计划发布10亿元的公司债券,但实际仅有0.5个亿的进账。这样大规模的债券缩水引发了更糟糕的市场反噬,不但没有缓解紧张的资金局面,反倒将自身弊端一下子暴露到大众眼前,市值因此大规模蒸发。
无奈之下,何巧女只能寻求国资支援。但还是没能挽住公司发展的颓势,到2021年上半年,归属净利润亏损超过5亿元。
相比于何巧女的创业经历,她的慈善设想更是让人眼界大开。
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根杠杆,我能撬动地球”。放到何巧女身上,就成了“给我一个口号,我能拯救世界。”
2016年,何巧女在中国企业家年会中提到巧女基金会的十年目标:
- 保护一百块以上的自然保护地,约10000平方公里;
- 建立大自然保护公益生态圈,包括十年吸纳200万个会员,建立200个战略合作机构,壮大100个NGO,创立研究院、智库、论坛等。
但还有最为关键的第三点,就是募集资金。她的目标是募集资金200亿。
据她所言,那时候东方园林计划捐款的股票价值是30个亿,等这30亿市值增长到60个亿的时候会投放50个亿到这项工作里面。不能说是倾尽全力,但也是诚意十足的。
如果说这其中没有这个“等”字。
当然,这样的承诺和期望,对于何巧女来说并不是第一次,甚至可以说是家常便饭。
2017年的中国企业家年会上,何巧女再谈未来十五年战略目标,投入500亿到1000个公益保护项目中,力争保护国家1%的土地,而这500亿中,有150亿是公司直投,而这150亿是指的什么呢?就是她曾经承诺的30个亿的市值。
而这些股票的捐赠,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这样的长期,足以让何巧女成为“慈善巨星”。
我们不可否认她曾经为慈善事业做出的贡献,但是也难免唏嘘她后来“诺而未捐”的意图。
如今,何巧女虽然仍是东方园林的最大股东,但已经退出了公司的实际经营。
曾经流传的关于她“花房姑娘”的创业传说,也逐渐淹没在时间的尘埃中。
那些她曾一直标榜的慈善宣言,也逐渐成为空谈。
而面对何巧女资产拍卖这一事项,东方园林给予的回应是“不影响公司及股权结构”。
尘埃落定之后,“断联”的东方园林和何巧女又将何去何从,我们不妨且走且看。
本文作者:杺辰
责任编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