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 周慧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夸夸群”,这个词曾一度成为年度网络热词。起床晚了?减肥失败?不小心踩到水沟里去了?……不管理由,不分时间地点,只要你在群里发言,马上就会有一大群人积极响应,用各种各样方式,从各个角度夸奖你,甚至在淘宝上一度都出现了“在线夸人”的服务。最近,杭州师范大学附属文晖实验学校的俞意老师也建了一个“夸夸群”,她的这个群,很特别。
生日会,没有蛋糕没有奶茶
俞意是杭州师范大学附属文晖实验学校707班的班主任,这天,她在朋友圈发了一则只有她班里的学生和家长才最能心领神会的推送。
不借助蛋糕和奶茶,用孩子最纯粹和烂漫的语言送上祝福,讲述同学之间的动人故事!
每当班里有学生生日,俞老师就会发出类似的朋友圈,或者是把相关的内容通过其他方式转给家长和学生。在她看来,班里的集体生日会很不一般。
事情要从俞老师和学生家长的一次电话沟通说起……
偶然而来的灵感
“是吗?这么巧!我正在想周五的班会课是不是可以引导一下嘉禾呢!”
在和嘉禾爸爸电话交流中,俞老师得知周五是嘉禾十二岁的生日。“嘉禾是个爱看书的孩子,但性格内向,因而朋友不多,嘉禾的爸爸希望我能够给到孩子帮助。前几天和他聊天过程中,我发现嘉禾同学的内心非常渴望能交到更多的朋友,非常想得到大家的肯定和支持。但是因为他不善言辞,更谈不上什么有效的沟通技巧,有时候还会‘词不达意’,明明是想跟人家亲近的,但脱口而出的话语却反而成了引发矛盾的 ‘导火线’。”
在俞老师看来,嘉禾的这一表正是处在青春期孩子们的共性——想要展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同时又希望自己的“不同”能被集体所接纳,被欣赏。和周围环境有冲突时,又不知道如何去表达自己的真实内心感受,被所谓的“自尊”“面子”牵制着,从而陷入低迷、沮丧、自我怀疑等负面情绪。
想到这里,一个计划在俞意老师心里暗暗敲定。“对,就这么干!”
集体生日会变成了夸夸会
就是那周的班会课。
班会一开始,同学们一个个走上讲台,开始夸赞起嘉禾。
“嘉禾,今天是你生日,首先祝你生日快乐。然后呢,我想说,和你相处时就觉得你知识面特别广,后来才知道你看了很多书……”
“嘉禾,你知道吗?你打篮球时的样子超级酷!祝你生日快乐哦!”
“嘉禾,虽然我们平日里交往不多,但是我觉得你是个十分热心的人。”
“嘉禾,和你做同学让我觉得特别开心!”
“嘉禾,谢谢你上次教我的那道数学题!”
……
平时里沉默寡言的嘉禾现在早已笑逐颜开,和同学们你一拳我一锤,互相开着玩笑。
每个同学发自肺腑的问候
原来,在此之前俞老师就跟同学们约定:从嘉禾开始,要给班里的每个同学过集体生日,但是集体生日会比较特别——没有鲜花蛋糕,没有奶茶零食。
全班同学需要做的是,在集体生日会那天,给小寿星最温暖的祝福和最诚挚的赞美。同学们听了之后,都是跃跃欲试,尤其是嘉禾,他是班里第一个过这样特殊集体生日的同学,所以,嘉禾也是特别期待。
果然,集体生日会上同学们此起彼伏的祝福和赞美让嘉禾激动又欣喜,因为他听得出来,也感受得到,这些“溢美之词”绝不是应付,而是每个同学发自肺腑的问候。
嘉禾后来对俞意老师说,他完全感受到了同学们对自己的喜爱,找到了在班上的存在感和价值感。在之后的日子里,嘉禾再也不是郁郁寡欢了,现在的他脸上挂满自信的笑容,经常能在篮球场上看到他和同学们的奔跑的身影。
没有蛋糕的集体生日更精彩
俞老师说,她也看到不少班级有给孩子们过集体生日的,而且每次过生日,鲜花和蛋糕之类的好像是必不可少的点缀。
“但我觉得,这些孩子们可能都会很喜欢,但是完全可以在家里和亲人一起享用啊!“俞老师说,“而在班集体度过的生日会,我更希望孩子们不仅只有停留在味蕾上的喜悦,还能更多的收获。比如学会去观察、感受、体会我们身边同学们,比如如何表达对同学们的关心和爱。”
俞老师看过一份国内调查,多数青少年认为对重要的人说“我爱你”太过肉麻,认为对身边的人表达“你很优秀”“谢谢你”很不好意思。所以,她会鼓励孩子们用写纸条,或者写周记让老师转述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但是,无论是哪一种,面对面直接表达一定是最好的方式,如果能够给孩子们这样一个场合,让孩子们可以自由大胆地去用言语传递自己的心声,一方面能够‘被夸奖’的孩子极大的信心,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导其他孩子学会发现并且欣赏同学的优点,有助于良好班集体的建设。”